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及管理办法

时间:2022-06-25 11:51:21

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及管理办法

[摘 要] 财务风险管理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和企业发展方向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对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现代企业,深入分析财务风险,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来防范财务风险,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分析了企业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办法,力求降低风险程度,提高经济效益,从而保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关键词] 财务 风险 管理办法

一、前言

财务风险管理是现代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整个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中,企业无论处于生存、发展与赢利的任何一个阶段,财务风险的认识和管理始终是一个重要的议题,认识、防范和管理财务风险是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前提条件。

1.财务风险的概念及基本类型

财务风险是指公司财务结构不合理、融资不当使公司可能丧失偿债能力而导致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的风险。财务风险是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企业管理者对财务风险只有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风险,而不可能完全消除风险。财务风险的基本类型如下:

(1)筹资风险:筹资风险指的是由于资金供需市场、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筹集资金给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

(2)投资风险:投资风险指企业投入一定资金后,因市场需求变化而影响最终收益与预期收益偏离的风险。企业对外投资主要有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两种形式。

(3)经营风险:经营风险又称营业风险,是指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供、产、销各个环节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所导致企业资金运动的迟滞,产生企业价值的变动。

(4)存货管理风险:企业保持一定量的存货对于其进行正常生产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但如何确定最优库存量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存货太多会导致产品积压,占用企业资金,风险较高;存货太少又可能导致原料供应不及时,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严重时可能造成对客户的违约,影响企业的信誉。

(5) 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企业资产不能正常和确定性地转移现金或企业债务和付现责任不能正常履行的可能性。

二、 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

1.规模扩张引致的风险

从理论上讲,企业规模变化所引起的报酬变化分为三种:一是报酬增加的幅度超过规模扩大的幅度,它是规模经济的结果。二是规模增加的幅度与报酬增加的幅度相等,既当整个生产经营规模增加时,每一要素的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都维持不变。三是报酬增加的百分数小于生产要素投入增加的百分数,它是规模不经济的结果。一般认为,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往往先是规模报酬递增,然后是规模报酬不变的阶段,如果再继续扩大生产规模的话,厂商将进入规模报酬递减阶段。因此,无论是企业、行业或地区都有一个资源合理配置问题,在做出扩张企业规模的决策时,要充分考虑生产规模是否适度,是否构建了与企业规模扩张相配套的有效的内部管理制度等,否则,无限度扩大企业规模,盲目走企业扩张的道路,终将导致企业的失败。

2.多元化经营:投资失误引致的风险

企业经营的多元化反映了企业经营业务领域的分散化,它可以提高企业的市场适应能力和市场弹性,使企业形成协同效应,降低管理与组织费用等,但是过度的多元化易造成企业因信息沟通不畅、业务过多而难以协调和控制,易导致企业效率降低,此外,过度多元化会分散企业的资源和精力,削弱主营业务能力和竞争优势,也会使企业因进入其不熟悉的行业而加大经营风险。因此,企业多元化经营必须充分关注相关多元化。对企业而言,其核心竞争力往往是与专业化经营同时出现的,产品之间或业务活动之间具有关联性,使得公司可以享有并充分利用各产品和各业务间的相关性,实现成本优势。

3. 内控不力:公司治理弱化引致的风险

首先,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有利于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实施。设计的再完美,再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如果没有实施的组织保证,也不能落到实处。其次,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是内部控制的组织保证。它具有权利配置、激励约束和协调功能,从而影响内部控制的效率。

三、财务风险管理办法

我们应明确企业资本结构的不合理是产生财务风险的重要原因,而资本结构的变化也涉及到资金流动即筹资、投资、周转与回收、分配的全过程,笔者试图从资金流动过程来谈一下降低财务风险的办法。

1.加强筹资的管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筹资活动是一个企业生产经营的起点,企业筹资的渠道有二大类:第一类是所有者投资,如增资扩股、税后利润分配的再投资。这部分资金不存在还本付息问题,可以长期使用,自由支配,其风险存在于效益的不确定性上;第二类是借入资金。企业在取得财务杠杆利益时,实行负债经营而借入资金,从而给企业带来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和收益的不确定性。企业在筹资的过程中,要将筹资规模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使负债与企业承担的能力相适应,防止债台高筑;在举债时,要使债源分布平衡,还债时间均衡,长、中、短期债务的搭配要合理,放止还债高峰集中到来。同时要使借债投资的回报率高于资金成本率,确保投资项目盈利。

2. 加强投资的管理

对于筹资来的资金如何才能产生巨大效益,这就需要对各项投资进行慎重决策,要根据企业的中长期发展目标与方向,进行科学预测,确定投资方向,力争以最少的投资取得最大利益。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其重要原则既要敢于进行风险投资,以获取超额利润,又要克服盲目乐观和冒险主义,尽可能降低投资风险。追求一种收益性、风险性、稳健性的最佳投资结合。

3. 加强资金周转的管理

加快企业资金的周转速度,就要从资金来源结构、资金运用结构、企业信用程度三个方面来把握。把握资金来源结构,就是要使企业有足量的资金,以满足企业资金周转的需要;把握资金运用结构,就是要使企业资金合理分布在产、供、销三大环节,尽量减少资金在生产过程中的资金占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使资金实现短时间周转;把握企业信用状况,就是企业要重合同、守信用,为企业再筹资创造宽松的环境。

4.加强资金的回收管理

资金完成一个周转的最后环节是资金的回笼,这就要求企业要把好成本质量关,产品要做到质优价廉,以便顺利实现销售,避免积压。同时要做好结算资金向货币资金的转化,提高收款质量,尽量减少应收账款的形成,因为它有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坏帐损失成本。

应收账款虽然使企业产生利润,然而并未使企业的现金增加,反而会使企业运用有限的流动资金垫付未实现的利税开支,加速资金的流出。为避免应收账款造成的损失,企业应注意建立稳健的信用政策,注意评估对方的资信情况,评估对方的偿债能力,建立有效的销售责任制,这样有利于控制资金的回收风险,减少坏帐损失。

5.加强收益分配的管理

收益分配是企业一次财务循环的最后环节,收益分配管理如何,关键在于企业能否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收益分配包括留存收益和分配股利两个方面。留存收益是扩大规模的来源;分配股利是股东财产扩大的要求,两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企业如果扩充速度快,就需要购置大量资产,税后利润大部分就要留用。但如果利润率很高,而股息分配低于相当水平,不但可能造成一些股东的不满,也可能影响企业的股票价值。这就要求企业在进行收益分配时,既不能过分强调企业利益,而损害投资者利益,也不能忽视企业的长远利益而影响企业的资金储备。

四、结束语

总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风险是无法避免的。因此,我们要对财务风险始终保持一个清醒的认识,要努力提高防范和管理财务风险的能力。需要强调的是,在企业风险管理中必须从企业的实际和所面临的风险的特点出发,决定采取什么样的风险管理策略,而且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不断做出调整,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吴少平 李小燕:谈财务危机预警分析指标的确定标准[J].金融科学.2000.1

[2] 刘俊霞 王翠花:浅析企业财务风险管理[J].财会通讯.2008.2

上一篇:新环境下企业成本会计的发展趋势与应对之策 下一篇:浅议如何加强财务档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