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控制混凝土施工质量

时间:2022-06-25 11:34:21

论如何控制混凝土施工质量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的建筑工程建设事业逐渐发展起来。而混凝土施工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结构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因此,强化对混凝土的施工与质量控制,将有助于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与施工质量。下面我们将与大家一起讨论如何控制混凝土施工质量。

关键词:原因 研究 管理

中图分类号:TU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混凝土会造成裂缝的原因

1、非荷载作用引起的裂缝 混凝土的收缩。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由于水分蒸发、体积逐渐缩小而产生收缩。根据力学分析,由于结构构件受到支座的约束,当其收缩所引起结构构件的约束应力超过一定程度时,必然引起结构构件的开裂。 力学形变及温度应力裂缝。温度裂缝多发生在大体积混凝土表面,由于水泥的水化将产生并释放大量的水化热,造成混凝土构件内外部温差较大,膨胀不一致,混凝土表面产生拉应力,内部产生压应力,当这种拉应力超过了混凝土抗应力时便产生的裂缝。温度变化较大的地区。温度裂缝通常无规律,大面积构件裂缝常纵横交错,受温度变化影响明显,裂缝冬宽夏窄。 2、钢筋混凝土的结构,在使用荷载的作用下,截面的混凝土拉应变是大于混凝土极限拉伸值,作用于截面上的弯矩、剪力、轴向拉力及扭矩等荷载效应会引起结构构件产生裂缝,这种情况下结构是带裂缝工作,是设计允许的;由于基础不均匀沉降,使混凝土结构出现的裂缝,也属于荷载作用引起的的裂缝,这种裂缝大多是由于地勘不准确或施工控制不到位造成的,是不允许发生;由于在施工中过早对结构构件承受荷载,使结构构件达不到设计强度,迫使混凝土产生裂缝,这是可以避免的;混凝土结构构件在使用过程中,超过设计的允许最大荷载,导致混凝土裂缝。这种破坏性裂缝是不允许的。

3、施工操作不当引起的裂缝 混凝土过早拆模,或者混凝土未达到终凝时间承受荷载等都可直接造成混凝土裂缝;在施工中板的上层钢筋一般较细,在交叉作业中,施工人员不采取措施对上层钢筋踩踏,使钢筋弯曲变形、下沉,保护层过大,导致板面裂缝;在施工中混凝土水灰比过大,多余的水形成水泡或蒸发后形成气孔,减少混凝土实际有效断面,在荷载作用下,使空隙周围产生应力集中,导致板面裂缝;混凝土砂石含泥量超标或级配差,会使混凝土产生网状裂缝或侧面裂缝,混凝土组成材料质量不合格,导致结构裂缝。

二、关于混凝土材料的质量控制的研究 在混凝土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加强对混凝土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提升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有效手段与措施。要采取措施对混凝土材料进行全方位的质量检验,以防其中潜在的有害物质遗留下来,不仅降低混凝土的强度,而且不利于建筑工程的施工。因此,要强化对混凝土材料的质量控制,就要做到以下两点:1、是要采取措施强化对混凝土外加剂的质量控制。混凝土外加剂的作用是:混凝土在严寒区域比较抗冻,在炎热区域就需要对混凝土的搅拌时间进行适当地调整,将外加剂加入其中,将会在很大程度上调整混凝土的缓解时间,从而达到混凝土的最佳强度。首先,要对混凝土外加剂的生产许可证与产品质量证书进行检验;其次要审核有关法定的检测单位对混凝土外加剂的性能指标测试报告,对于不合格的产品要及时地更换新材料;三是要在混凝土外加剂进入施工现场之前,抽取相应的样本送到试验室进行检验;四是要仔细地检查混凝土外加剂的包装袋上的生产日期,尽量防止质量过期或者已经结块的产品进入施工场地。2、是要采取措施强化对混凝土中水泥的质量控制。首先要选择旋窑出产的水泥用做配置混凝土的原材料,其次是要检验水泥的成分,对于三氧化硫、氧化镁以及安定性不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水泥,一律不采用;三是要检查水泥包装袋的标志是不是齐全,是不是结块或者过期;四是严格检查水泥的质量合格证与生产厂家的生产许可证;五是要抽取一部分样品送到试验室进行检验,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地采取补救措施。

施工的质量管理1、影响质量的因素1)混凝土的配合比例混凝土的配合比例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第一要素,混凝土的配合比例应该满足施工技术的要求,以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强度。在科学部门所配出来的配合比例并不一定完全适合施工的现况,当施工现场的运输设备、气温等发生了变化之时,应该根据变化来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例。2)混凝土的和易性和易性,指的是混凝土在搅拌时的粘聚性、流动性、保水性等性能的综合。如果混凝土的和易性不好,就可能导致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或者振捣不实。只有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和易性,才便于振实,不会发生离析的现象。3)振捣过程混凝土在浇筑时有没有经过充分的振捣,是影响混凝土最终质量的重要因素。由于浇筑时振捣不良引起混凝土内部出现蜂窝、孔洞等问题的情况时有发生。所以,施工单位要重视混凝土的振捣工作,在对混凝土进行振捣时应该由专业的人员,采取专业的操作来进行。4)施工人员作为施工的操作者和指挥者,施工人员对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影响是无可置疑的。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单位应该严格控制各个环节,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和和质量管理体系。为了问题能够得到切实的解决,还应该从技术和管理措施两个方面来约束有关的部门和人员,最终用人员的素质来保证施工的质量。2、混凝土施工中的控制1)供应商在选择商品混凝土的供应商的时候,应该选择信誉好、资质高的商家。应该安排好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和施工现场之间的联系,对混凝土浇筑的速度做好计算,选择合理的车辆和路线,使混凝土运至施工现场时的质量有所保证。2)施工操作应该在周密的科学组织之上合理安排施工的速度,保证施工操作严格按照程序进行,杜绝盲目的赶工。在浇筑工程中不踩踏钢筋,不移动预埋的线管。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前不能踩踏和堆放重物。3)现场管理应该对施工现场加强管理,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保证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增强施工人员的责任心。3、要做好混凝土市施工之前的组织工作,要在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混凝土施工的各道工序的责任要明确到个人。同时要制定科学的职工工作考核制度,从而在最大程度上约束职工的行为,提升他们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与质量意识。另外要定期或者不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培训工作,提升员工的混凝土施工技术。

4、要做好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检查工作:

1)是要严格地控制混凝土搅拌的时间,在不加外加剂的时候,要使其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在加入外加剂的情况下,要延长一分钟的时间。

是要严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的入料顺序,一定要先放石子,接着水泥,再接着是黄砂,最后在搅拌过程中加入适量的水,其中材料的数量必须要称量准确。

是要对混凝土搅拌混合物的坍落度进行间断式检查,仔细地观察混凝土的粘聚性与保水性。

是要严格地控制混凝土搅拌过程中的加水时间,在此过程中,要时常检验电子计量的装置,在明确加水时间后,严禁私自改动加水时间。

是对于已经搅拌稳妥的混凝土,要一次性卸完,严禁边卸边加入混凝土原材料。

结语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的城市建设发展速度相当迅速房屋建筑工程规模变得越来越大。钢筋混凝土结构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结构,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加强对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与质量控制,是当前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而又紧迫的任务。

上一篇: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梁桥静载试验评定及分析 下一篇:公路工程建设中路基设计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