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玛莉――我喜欢“妈妈”这个角色

时间:2022-06-25 09:35:02

6岁时是街童,从小在孤儿院长大,1975年获得香港小姐冠军,后从事公关礼仪培训,如今是香港知名、权威的礼仪培训师。她曾先后获得香港十大杰出女性、21世纪女性典范、2002年成功女性、2006年教育成就奖……面对众多荣誉,张玛莉说,家庭才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双儿女(儿子24岁,在读博士,女儿21岁,大学毕业)是她最值得骄傲的。

玛莉11岁那年,有一个美国人教她跳JAZZ(爵士舞)。这个美国人很疼她,就带着玛莉和几个小孩子一起去吃饭。吃完以后,玛莉很舒服地伸了个懒腰,然后大声讲话。接着,这个美国太太就对她说:“玛莉啊,你知道吗?你一直做得很好,但是,你伸了个懒腰,又走来走去,其他人就会觉得你没有家教。没有人教你,不是你不懂,因为你小嘛。如果你真的懂了,有人关心你、爱你,你就会慢慢爱你自己,去尊重其他的人。你不会吵,走来走去,做这个动作。”

这位太太的一席话让当时的玛莉很感动,因为她觉得这个太太是真的疼她、爱她,以至于到今天都记忆犹新。

当玛莉获得香港小姐的殊荣后,金钱、名誉、地位都随之而来,但她还是觉得家对她很重要,所以她选择了结婚。结婚以后,她又选择在家里照顾小孩。有人问:“你不觉得这样可惜吗?”她说:“幸福是选择自己真的想要的东西,然后自己喜欢自己选择的东西。既然选择了做妈妈,就要爱这个妈妈的角色,努力做一个称职的妈妈。”

尽量给孩子各阶段所需要的

玛莉觉得自己不是教育专家。作为母亲,她觉得孩子的成长很快,她只是努力在孩子成长的各个阶段给予孩子所需要的,并扮演好不同的角色而已。

小时侯:妈妈就是妈妈

当孩子小的时候是没有选择的,是父母把他带到这个世界来的。所以,在孩子没有选择的时候,作为妈妈,就要像一个妈妈给孩子所需要的:带孩子出去玩、参加聚会,给他一个安稳的家,一个有爱的家,这是基本的。

长大一点:妈妈要像姐姐

当孩子慢慢长大,从中学一直到大学,妈妈的角色就要像一个大姐姐,引导孩子,给他尽可能多的价值观、道德观的影响。比如:钱是什么,家是什么,爱是什么,朋友是什么,工作是什么。玛莉觉得:这些事情,一定要教给孩子。慢慢地,再对孩子开放,和他讨论性是什么,性教育是什么。像一个姐姐,就意味着体谅孩子的感受,对孩子不专制,可以替孩子分析:这是好,这是不好,这个你最好做,这个你最好不做,但是最后决定是孩子的,因为那是孩子的人生。如果替孩子全都决定了,他就学不到了。

长大了:妈妈就成了孩子的朋友

如今,儿子已经是博士研究生了,女儿也大学毕业了。这时,玛莉就成了孩子的好朋友。他们常常一起去吃饭、听音乐,孩子的同学也自然成了她的朋友。

为什么要这样呢?玛莉觉得:孩子长大了以后,她自己就不能再像一个妈妈,说:“这个不对,我不要这个。”比如,有时孩子的朋友打电话过来,明明自己不喜欢,怎么办?这时,最好不要对对方说“你是谁?他很忙”,就挂了电话,因为这样会让孩子很尴尬。孩子交朋友是要慢慢学的。这不仅仅是教他A是坏人,而是要告诉他A不好的地方在哪里,要小心什么,然后再把那个A也一起拉回来,说不定他也是一个好孩子。做长者的有这个责任。所以,对于孩子,她觉得要保住、抱回来,要让他觉得:家永远是一个基地,做错什么不重要,最后妈妈会原谅我的。家是可以永远回来的地方,不管他多大。

快乐妈妈的沟通秘籍

有人说做妈妈很辛苦,但是张玛莉却觉得做妈妈很快乐。因为她觉得只要和孩子沟通好,快乐就变得很简单。

沟通秘籍1:什么都参与,什么都和孩子分享

玛莉说自己是一个很喜欢玩的人,而且什么都玩。比如,孩子去划水,她就跟着孩子去划水;孩子去游泳,她就去游泳。而且,她什么都和孩子分享,她有什么朋友来,孩子都认识;她去什么地方可以带孩子去的,她一定带孩子去。有时,她去讲课,也带着孩子,所以,和孩子在一起,孩子开心,她也快乐。

沟通秘籍2:用开明的心和孩子去沟通

有一次,学钢琴的儿子对她说:“妈妈,考完这个以后,我永远都不考了。”“为什么?”“我觉得弹琴不好玩!”儿子觉得不好玩,于是她就跟儿子说:“哎,你可以不考啊。你一直学就行了!”因为玛莉觉得这个考试对儿子、对她都没有用,因为她并不要求儿子当音乐家,如果孩子真的喜欢,他自己会的。如果逼他这么做,那他永远都不会喜欢音乐。有趣的是,一直到现在,儿子自己还在玩音乐。玛莉说,如果当时她逼儿子的话,他现在一定不会这样。所以她觉得父母要有一个开明的心,不要抗拒,说‘这个不好,这个不适合’,这个很重要。

沟通秘籍3:相信孩子、尊重孩子

玛莉说自己是一个很现实的人。所以,对于很多事情,作为母亲的她总是试着去了解孩子为什么这样做、孩子为什么这样想,然后支持他。所以,孩子交什么朋友、做什么,她多数会听孩子的。

在香港做过一个节目叫“孩子不再听话”的她最后发现:不是孩子不听话,而是我们大人不再相信孩子,不再听小孩的话。因为孩子说的和我不一样,我不要听。所以,她觉得,如果父母真的尊重孩子,那孩子一定懂得尊重自己、尊重父母。当孩子真的爱父母的时候,他一定不会做伤害自己的事情,他真的会做父母喜欢的事情,父母不用再叫他,他自己会的。比如,当孩子生病的时候,我们可以让孩子知道做父母的辛苦和对他的爱:“你看,你生病可以睡在病床上,爸爸妈妈就辛苦了,要带你去看医生,日夜照顾你,担心好多天。”这样,慢慢地,孩子就会知道:原来我照顾自己,我不做伤害自己的事情,就是爱爸妈了。

做妈妈更要学习

做妈妈,除了照顾家庭和孩子以外,还要不断地学习成长。这一点,张玛莉很有体会。她说,刚开始的时候,她只有中学毕业,什么都不懂,而她先生却是博士,后来她觉得这样越来越不对劲,于是自己就去看书、去学。接着,她又利用空余的时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比如,回学校读书、学习画画、摄影、插花等等,接着又做一些慈善的事情和一些电视台节目,慢慢地就感觉自己进步了。她坦言,家里有两个博士,如果她不提醒自己好好学习的话,可能沟通都成问题。所以,做妈妈要爱惜自己,做好自己的本分,提醒自己,这就是爱对方的表现。

如今,一双儿女都已经长大,玛莉感觉很欣慰,于是她就把很多精力放在礼仪培训、做慈善和公益的事情上。去过非洲许多贫困国家和地区的她说,当她得知当地人一杯水得来不易,而自己在家一打开水龙头,就有哗啦啦的水出来,她就知道自己生在福中,就会很感恩、很珍惜。所以,她常常告诉自己的孩子和周围的年轻人:“我们不能只管自己一个人收获很大,要懂得分享、回馈社会。因为你自己赚回来的,一个人抱着没用,走的时候,什么也带不走,”她说,“积极地参与各种义工和慈善活动,自己会慢慢地感觉很幸福!”

上一篇:我的家教手记 下一篇:防踢被套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