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发展方案编制指南(第四部分)

时间:2022-06-25 07:46:36

低碳发展方案编制指南(第四部分)

摘要:实现低碳增长的政策和行动将对每个行业的政策和行动、政策表述、衡量标准、温室气体减排潜力以及政策和行动的成本效益进行介绍。本节介绍工业部门的行动。这里所表述的工业部门的政策和行动包括了以下的直接行动:制定目标和标准。这些直接行动由以下的政策和行动所支持:财政激励、能源审计、对标、信息传播。

摘要:低碳发展;规划;工业;能源

中图分类号:X24 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issn1003-8256.2014.01.007

了解每项政策或行动的成本效益或相对成本是很重要的。加州的“全球变暖应对法案”对成本效益的定义是“应对潜在的全球变暖效应的单位温室气体减排的成本” 。

节能潜力和成本的估计是根据“常规情景”下预测的2020年排放量与与各项节能措施可带来的节能量,所以,不同地点采用不同分析方法,会造成相互比较上的困难。在中国,各个省份首先要建立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和基准线,并评估各个节能行动的实施潜力,才能确定政策和行动的成本效益。因此本文提供的成本数据仅供参考,不宜被直接使用。

政策制定者应考虑将可对企业和社会创造许多机会的节能目标和其他措施相结合。目前欧盟的能效政策是基于2006年所采用的能效行动计划。这个从2007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的六年行动计划的目标是在2020年以前达到减少20%的能源消耗。它包括了许多为改善产品、建筑、服务的能源绩效,增加能源生产和配送的产量,减少运输对能源消耗的影响,促进对能效的投融资,鼓励和加强合理的能源使用方式,以及促进能效的国际活动而提出的措施。 及在2020年以前达到减少20%的能源消耗是与其他由欧盟所制定的目标并行的:减少20%的温室气体(与1990年的水平相比较)和达到20%的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两者都要在2020年以前实现。(应该注意的是这些最新的目标是有法律约束力的,但能效目标则没有)。

预期由于实施2006年行动计划而取得最多节能的是在商业和居住建筑方面,估计的节能潜力分别在30%和27% 。其它估算的节能潜力其次是:运输 (26%)和制造业(25%)。实现这些潜力预计到2020年整体上年节约3亿9千万吨油当量,相当于每年节能1000亿欧元。这意味着每年减少7亿8千万吨二氧化碳的排放。

1 制定目标

政策描述

制定能效或温室气体减排目标是一种普遍的做法;一个最近的调查显示在全世界18个国家和地区中有23个此类计划,包括欧洲、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中国台北 (台湾) (Price,2005)。这些目标一般是自愿承诺或经协商达成的协议,但也可能是政府下达的强制性目标, 例如在中国的“千家企业节能行动”计划。目标可以征得各企业或通过行业组织如行业协会的同意。

完整的目标制定方案中的关键组分是制定目标的过程、明确节能技术和措施、制定节能行动方案、开发和实施能源管理规程、开展财政鼓励和支持政策、监测实现目标的进展和对计划的评价。这里先讨论目标的制定过程;过程中的其他组分将会在以后的部分谈及。

制定能效或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的过程涉及到为每个工业设施做一个能效或温室气体减幅潜力的初步评估,包括将经济上可行并有可能实施的措施列出清单。这些由公司或由独立的第三方所做的评估将会提供给政府,作为政府和行业间进行有关制定目标的讨论和协商的依据。

自愿的承诺经常由企业单独地(并且通过网站或年结报告来宣布)或通过政府计划作出。美国联邦环保署(EPA)的“气候领导者”计划中的大约200家公司承诺编制全公司范围的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制定有力度的减排目标,并且每年将他们的进展向环保署汇报。所制定的目标必须是在公司级 (至少包括所有在美国的实体),将拥有可用数据的最近年份定为基准年,将在4-6年后达到的指标定为绝对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公司使用“目标提案范本”将他们提出的目标呈交给环保署。环保局通过与同行业预期的温室气体减排幅度进行比较,并考虑到公司目前的排放强度,对每个提出的目标进行评估(U.S. EPA, 2010a) 。

中国的第一个自愿承诺是在2003年由参加山东省能效协议试点项目的两家钢铁企业作出的。承诺以2002年作为基准年来制定在2005年的绩效目标(Price et al., 2003)。济南钢铁厂在这期间节约了29万2千吨标准煤 (tce) (8千6百万亿焦耳,PJ)并且将每吨钢的能耗减少了9.5%。而莱芜钢铁公司则节约了13万吨标准煤 (tce) (3千8百万亿焦耳,PJ)并且将它的能源强度减少了9% (Wang 2007)。山东政府至2009年已与大约400家作出节能减排承诺的企业签署了协议。政府到2010年的目标是增加到 500家企业。另外在江苏、江西和广东省也都有企业作出了承诺;迄今总共有534家企业作出了这样的自愿承诺(Jiang Yun, 2010)。

在2000年建立的英国气候变化计划是为了实现国家对《京都议定书》中2008-2012年减少12.5%的温室气体排放(相对于1990年)的承诺,以及至2010年减少20%二氧化碳排放(相对于1990年)的国内目标(DEFRA, 2006)。气候变化计划的一个关键组分是气候变化税,一种向工业、商业、农业、公共部门征收的使用能源(天然气、煤炭、液化石油气和电)的税。通过参加气候变化协议(CCAs),高能耗的工业部门通过与政府协商改善能效的目标。所有实现了协商目标的公司可得到80%的气候变化税收优惠。

在英国,制定气候变化协议目标的过程是从政府负责的资料收集开始。政府从各种来源得到有关高耗能行业节能潜力的资料(良好的实践指南和案例分析、新的实践案例分析、关于未来实践的资讯、一个关于按照“常规情景”之下预期的工业部门二氧化碳的排放情况和两种包括所有经济有效而且技术上可行的技术情况的报告) (Shock, 2000; ETSU, 1999)。然后,在十个能耗最高的部门中的各家公司根据对他们的潜力的评估作出可行的改善能效估计,并将这些资料提供给他们的行业协会。这项评估包括对按照“常规情景”之下的预期结果和如果采取了所有经济有效的措施后所预期的结果(根据近期的能效措施、技术的吸纳率、预期的增长率、投资计划)。收集了这些资料以后就要与每个部门进行协商。工业部门向政府提出一个部门的整体目标。政府经常会根据同行业经济有效的工艺流程和能源管理的常规标准资料要求工业部门将他们提出的目标修改到更富有挑战性的水平(Price et al., 2005a)。

在荷兰的长期协议(LTAs)中,为了支持实现在1989年至2000年之间降低能源强度20%的全国能效改善整体目标,荷兰政府部门与每年消耗超过0.034 Mtce (1千万亿焦耳 (PJ))的工业部门达成了协议。将这个目标在各个工业部门之间进行划分,大多数行业采纳了减低20%,但也有根据本身的能效潜力评估制定了不同的目标。例如,炼油工业的整体目标是减低10%,而飞利浦照明是减低 25%。

建立工业部门目标的过程是从按工业对该部门进行初步能效潜力评估开始的。然后根据研究的结果为该部门制定一个定量的改善能效目标。用一个长期计划(LTP)来介绍该部门计划如何去实现它的目标。长期协议包括了各家公司的承诺,例如准备节能规划 (ECP)和每年监测能效的进展,利用能效指标(EEI)来表达。荷兰的能源和环境机构NOVEM 再将每个工业部门的公司可能实施的、在经济上可行的措施列出清单,根据该清单为每个部门设立改善能效的目标(Nuijen and Booij, 2002)。长期协议在1989-2000年期间以平均改善能效22.3%超额实现了它的目标。

在日本的 Keidanren自愿环境行动计划中,Keidanren的成员致力于在2010年之前将温室气体的排放稳定在1990年的水平,在1997年有38个工业部门自愿设立了以部门为基础的节能目标。部门的数量后来增至58个, 包括35个来自工业和能源转换部门。各家企业承担他们所属的工业组织的目标,但并没有法律约束力。根据对节能技术和潜力的技术和经济分析建立各自的目标。企业可选择绝对目标、强度目标、改善产品能效目标。在35个工业部门中,有12个承担了绝对二氧化碳减排目标,9个是降低二氧化碳强度的目标,5个是减少绝对能源使用的目标,15个是能源强度目标(Wakabayashi and Sugiyama, 2007)。

在“千家企业节能行动”中,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NDRC) 为每个企业制定了目标,以支持省级目标和达到“千家企业节能行动”节能1亿吨标准煤 (Mtce)的整体目标。最初,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为每个企业制定初步目标时已考虑到他们的大致情况(如果已知),例如所属的工业部门(由于不同的部门有不同的节能潜力),以及企业的一般技术水平。这些目标并不是基于对每个企业或每个工业部门的详细节能潜力评估。之所以采取这种方法是由于时间的限制。

在荷兰的长期协议计划中,平均目标是至2000年将能效从1989年的水平提高20%。长期协议计划在2000年结束时,整个计划期间平均改善了22.3%(Nuijen, 1998; Kerssemeeckers, 2002; MEA, 2001)。估计所有行业在整个计划期间节约了150千万亿焦耳(PJ)(Nuijen and Booij, 2002),其中大约一半是由长期协议促成的 (Blok et al., 2004)。因此,所有在计划中的工业总共减少了大约1千1百万吨二氧化碳(MtCO2),其中 5百5十万吨二氧化碳(MtCO2)归功于该计划,而其余的即使没有该计划也能取得。

“英国气候变化协议”取得了更多的二氧化碳减排。表10显示了在第一个目标阶段(2001-2002年)总共实现的减排几乎高于该阶段所定目标的三倍(Future Energy Solutions, 2004)。各部门做得比预期的更好是因为工业低估了通过能效所能达到的成果。当协商目标时,多数公司相信他们已有很高能效,但因为实施“气候变化协议”的目标使他们真正管理了用能,特别是通过更优化的能源管理,公司节省了比原先想象的要多 (Pender, 2004)。在第二个目标阶段工业实现了超过政府所制定的目标两倍多的总体减排,并在第三个和第四个目标阶段达到将近两倍(AEA Energy & Environment, 2009; DEFRA, 2005; DEFRA, 2007; Future Energy Solutions, 2005)。

有大约9000个设施参加了这个计划。如果在2007年和 2008年达到每年减排2千30万吨二氧化碳(MtCO2)在这9000家工厂之中均匀分配,则平均减排是2255 吨二氧化碳(tCO2)/工厂/年。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09年11月宣布“千家企业节能行动” 节能超过了1亿吨标煤 (Mtce)的目标,至2009年底共节约了1.06亿吨标准煤 (NDRC 2009)。将它分为5年并在大约1000家参与企业中平分得到了约2万吨标准煤 ( tce)/工厂/年。使用2.5吨二氧化碳(tCO2)/吨标准煤(tce)的转换系数估计出平均每家企业每年减排了5万吨二氧化碳(tCO2)。

成本效益

通过对长期协议1(LTA1)计划的评估发现该协议能帮助行业集中关注能效并找出符合常用的投资标准的经济有效的选择 (Korevaar et al., 1997)。从这个计划所取得的节能是在工业中通过消除或减少障碍以增加实施和发展能效方法和技术的全面努力成果。它突出了提供包括财政、技术、资讯协助的整套措施而不是某一项单独措施的重要性。在对长期协议的回顾中注意到除了节能之外,至少是同等重要的是协议“将节能问题放入了公司的议程”(MEA, 2001)。

在2002年对长期协议1的评估发现在计划期间有30%到40%所取得节能“很大程度或完全”可能是由于签署了长期协议所促成的。这些节能成果由更换现有设备(32%)的投资、改造措施的投资(18%)、热电联产(CHP)的投资(22%)、良好的内部管理(9%)、及其他未经分类的措施(22%)所组成 (Kerssemeeckers, 2002)。一个更近期的评估得出,假设节能可维持10年并使用5%的社会折现率,长期协议1的二氧化碳减排的成本约为每吨10美元 (Blok et al., 2004)。

随着从2004年开始实行电力税,瑞典建立了高能源强度工业的“能效改善计划”(PFE)。截至PFE的第二年底(2006年),代表瑞典约五分之一总用电量的117家公司参加了该计划。现在几乎所有的公司都递交了他们首个有关开展改善能效活动的报告,包括能源审计和对他们的能源使用的分析以及采用了认证的能源管理系统。2006年,有98家公司递交了他们的两年报告并且概述了他们计划在2009年以前开展的将近900 项能效改善措施。这些措施将花费公司大约1.1亿欧元, 每年能减少用电量 1 万亿瓦小时(TWh),从而每年为公司节省5千5百万欧元。另外,公司通过参加该计划能得到 1千7百万的减税额(SEA, 2005; SEA, 2006; SEA, 2007)。

英国的国家审计局在2007年回顾了“气候变化税”和“气候变化协议”(CCA)时发现了那些协议和监测计划共同提高了参与行业对挖掘能效潜力的意识。回顾发现,一般来说CCA的收益超过了计划的管理成本(NAO, 2007)。英国钢铁协会表示“这些协议比其他的政府计划在增加全行业的能效意识上起了更多的作用”(UK Steel, 2007)。食品和饮料联盟表示“以我们的观点来看CCA带来了很好的‘软硬兼施’平衡方法来改善能效及减排……很重要的是, CCA也通过降低能源成本加强了业务和竞争上的收益” (Food and Drink Federation, 2007)。

对英国“气候变化协议”(CCA)计划的一个独立评估发现除了减少能源和温室气体排放以外,该计划也带来了“经济学术语上的正面宏观经济效应,即国民生产总值和就业的少量增加及在总体通货膨胀上可忽略的变化”(Barker et al., 2007)。作者的结论是:

“我们的评估支持了这种论据:在给予激励的情况下,工业部门能克服市场失灵和障碍来成本有效地改善能效。这种鼓励政策是气候变化政策的一个重要部分,特别是在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然而,国家的决策和管理者经常不愿迫使工业部门去实现重大的能效改善,因为担心会带来更高的成本和在国际竞争上的消极影响。正如英国的CCA所展示的,一项经过协商的能效改善目标并策划得好的计划实际上可能会超过它的目标,因为将注意力集中在成本有效的改善潜力上的结果会形成“意识效应”。我们的研究结果提出了强有力的能效改善目标不仅很有可能带来显著减少对最终能源的需求和二氧化碳的排放,而且也将给整体国民经济带来经济上的利益,一部分是通过改善国际竞争力”。

最后,英国下议院的环境审计委员会在2008年的一个报告发现签署了 CCA的企业相信 实施CCA 比征税更有效。报告指出,由于在许多协议中使用不同的基准年,因此要评估CCA的结果是极端困难的。报告还指出,“数据统计显示,遵守CCA的工艺过程刺激了对寻求节能的商业兴趣,关键是由于他们所提供的税务抵扣”。最后,报告表明如下,(House of Commons, Environmental Audit Committee, 2008):

“根据经济理论,企业应该采取合理的行动通过提高能效来寻求降低他们的成本。实际上看来他们需要额外的刺激来改变他们使用能源的方法。这对气候变化政策有更广泛的深刻涵义。如果连大公司也要求额外的政策来促使行为上的改变,对小型企业、公共团体和个人家庭一定更是这样”。

估计由于实现英国CCA目标而使工业在不再需要购买的能源上每年节省了8亿3千2百万美元 (Pender, 2005)。将该数值分摊到大约 9000个参与机构得到平均每年节省超过9万美元。另一分析估计CCAs在2010年节约每吨碳的净收益净将是38美元/吨二氧化碳(tCO2)(DEFRA, 2006)。

2 标准

2.1 产品标准

政策描述

产品标准,即规定具体产品最大能耗的特定要求,常用于家用电器和办公设备中,但对于工业设备则不常用,但电机、工业锅炉、变压器等例外。澳大利亚、巴西、中国台北、哥斯达里加、以色列、墨西哥、新西兰、中国、韩国、及美国对于三相磁感应电动机的最低能效标准有强制性的规定;欧盟、印度、马来西亚对同样的电机则采用自愿的标准 。加拿大、中国台北、欧盟对燃油锅炉的最低绩效标准有强制性的规定 。荷兰的一个对能效标准的评估发现工业企业优选能源税和碳税而不是标准,但特别偏向补贴和自愿协议。工业能效标准迄今的经验“并不令人鼓舞” (Blok et al., 2004)。

2.2 系统评估标准

对81个在美国的工业设施中根据工厂或具体系统的工业能效策略所实施的项目的评估中,发现了在81个项目中有54 个(66.7%)所节约的辅助开支和生产收益可归功于使用系统评估。评估发现归功于系统评估的合计年度开支节约占所实现的项目总节省的31%。这些节省将投资简单回收期从1.43年缩短到略少于一年(Lung et al, 2005)。

2.3 工艺流程或基于绩效的标准

政策描述

在欧盟的工业设施必须获得达到综合污染预防与控制局(IPPC)指令要求的营运许可证,目的是要达到综合预防与控制来自欧洲大多数工业设施的污染 (EU, 1996)。在该指令下,欧盟成员国必须依靠BREF文件,该文件为有潜在产生显著程度污染的设施的营运许可证的要求建立了基于绩效的标准。BREF文件为各种工业部门规定了最佳现有技术(BATs)。最佳现有技术概括了达到经济有效地保护环境的最有效手段。目前有31种工业的BREFs,对每一个包括在指令中的领域的最佳现有技术都有表述(EC, 2008)。

欧盟委员会在2005年通过了一个对耗能产品的环保设计指令 (指令2005/32/EC),要求耗能产品的制造商在设计产品时将其生命周期的能源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减到最小。该指令提供了进入市场的准则,但没有规定具体的标准或节能指标。该准则包括了40个产品,但只有电机和泵的标准与工业部门有关(Eichhammer, W., 2009)。

中国最近了包括22种工业的基于工艺流程或绩效的标准(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办公厅, 2008)。每个标准提供了现有工厂的最低能耗绩效水平,新建工厂的最低能耗绩效水平以及先进的最低能耗绩效水平(见表11)。

爱尔兰能源协议计划(EAP)的参加者需要取得新的爱尔兰能源管理系统IS393的证书并实施该标准以取得最大的能效收益。至2008年,有28家公司认证了在其设施实施了IS393 (1 家在2006年、9家在2008年、18家在 2007年)。EAP的成员公司报告在2007年的能效增加了8%,而 2008年增加了6% (SEI & LIEN, 2009)。

成本效益

美国两个企业实施能源管理标准的经验表明其节能的成本效益分别达到了5%和14%。使用能源管理标准估计在15年期间每年能取得大约10%具成本效益的节能成果(McKane, 2010)。

3 财政激励

鼓励投资能效设备和流程的的税收和财政政策不是通过增加与用能有关的费用来刺激能效,就是通过减少与能效投资有关的费用来实行。在过去的三十年中许多国家尝试了各式各样的方法。另外,在数个国家中也可找到全国性减少能源或温室气体排放计划将各种财政鼓励结合起来的综合政策。这样的综合政策经常是将若干税收和财政政策组合并与其他节能机制相结合,如自愿协议等全国性能源或温室气体计划。

鼓励向能效技术和措施的投资包括有目标的拔款或补贴、减免税收、对能效的贷款。拔款或补贴是将公共资金直接给予实施能效项目的一方。由公共资金补贴的贷款以及提供比市场利率低的贷款可以用于能效投资。创新的贷款机制包括通过能源服务公司(ESCO)股权投资、风险保证资金、周转基金、风险创业资本等。对购买能效技术的税收优惠可以通过免税、减税和加速折旧来提供。一种常用的方法是提供一个列有特别税收待遇的技术的清单。取决于具体的计划,这种税收待遇可能是:1) 加速折旧:购买符合条件的设备者可以比标准设备更快地将设备费用折旧;2) 减税:购买者可从年赢利中扣除一部分与设备有关的投资成本;3) 免税:购买者可免交进口能效设备的关税。

表15提供了欧盟自2000年以来采用的财政激励计划的清单。财政激励经常与其他政策结合作为增加他们的效率的综合能源计划的一部分 (Eichhammer, 2009)。

3.1 能源或二氧化碳税

政策描述

有几个国家利用能源或与能源有关的二氧化碳(CO2)税,通过在行为上的改变和在能效设备上的投资,向在他们的设施改善能源管理的工业提供鼓励。有几个北欧国家在90年代初率先采取向能源或与能源有关的二氧化碳排放征税。在奥地利、捷克、丹麦、爱沙尼亚、芬兰、德国、意大利、荷兰、挪威、瑞典、瑞士、英国现在都有这类税。在涉及利用能源税的目标制定计划中,例如在英国的“气候变化协议”和丹麦的能效协议中,是以减少所规定的能源税的形式提供对达到事先同意的目标的奖励(DEFRA, 2004; Togeby et al., 1999)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现“排放税在成本效益和环境效益上都很有成效”(Metz et al., 2008)。

丹麦政府在1990年制定了在2005年减少20%的二氧化碳排放的目标(与1988年的水平相比)。另外,据《京都议定书》和欧盟责任分担协议,丹麦有责任在2008-2012减少21%的温室气体排放(与1990年的排放水平相比)。为了支持全国的二氧化碳减排目标,丹麦在1992年5月15日起向家庭,并在1993年1月1日起向工业征收二氧化碳税。该税的目的是要解决环境保护问题以及填补财政缺口,并通过将税款重新导向经济来支持国家经济的增长。所有燃烧化石燃料的家庭对每吨二氧化碳需要支付13.4欧元(18.8美元/吨二氧化碳) 。然而,为了解决对国际竞争和国内就业的影响,登记了增值税(VAT) 的企业对每吨二氧化碳只需支付6.7欧元(9.4 美元/吨二氧化碳) (Svenden, 1997)。丹麦政府在1996年建立了一整套的“绿色税”,包括一个额外的二氧化碳税,新增的二氧化硫税和新的空间供暖能源税。当标准的二氧化碳税率保持不变,正规的能源税的征税基础延伸到包括定义为企业“空间供暖”的用途,重新调整和收紧了二氧化碳税的退税计划(Price, et al., 2005)。重型工艺流程的定义是耗能量大的流程。轻型工艺流程包括除了重型工艺流程和采暖以外的能耗。丹麦的二氧化碳税系统有五个等级,如表16所示。

瑞典在1991年引入了碳税。各工业部门只需支付50%的税以维持其竞争性,某些高能耗的行业如商业园艺、采矿、制造业、纸浆和造纸行业可以完全豁免。欧盟2004的指令导致电费增加了0.5欧元/兆瓦小时(MWh),影响了瑞典大多数的工业公司。

英国在2000年建立了气候变化计划以达到国家对《京都议定书》中2008-2012减少12.5%的温室气体排放(与1990年相比)的国际承诺和到2010年减少20%的二氧化碳排放(与1990年相比)的国内目标(DEFRA, 2006)。气候变化计划的一个关键组分是气候变化税,它是对使用能源所征收的税 (天然气、煤炭、液化石油气、电),适用于工业、商业、农业、国有部门。税收收入将通过减少雇主所交的国家保险金费率的形式返回给被征税的部门。这些收入用于资助那些为提高能效和发展可再生能源提供财政激励的项目 (DEFRA, 2004)。

衡量标准

衡量标准是与税的实施有关的能源使用或二氧化碳排放的减少程度。

温室气体减排潜力

将欧洲国家的能源或二氧化碳税作比较所得出的结论是,“一般能达到显著地减少碳的排放,并同时能减少氮化物、硫化物和其他空气污染物质的排放”。在53个不同的评价分析中,以碳的减少占排放基准线的比率而言,幅度从减少了25%到增加了10%。百分之八十的评价分析显示了排放的减少。排放的增加是由于该税刺激了显著的经济增长而增长超过了投资能效带来的节能抵消。能源或二氧化碳税计划的规划是极其重要的;大多数计划通过降低其他税项如社会保险、个人收入或者增值税等将税收回馈到经济中 (Hoener and Bosquet, 2001)。

对英国气候变化税的一个最近评估估计它与“常规情景”的情况相比将在2010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千3 百60万吨(MtCO2)(DEFRA, 2006)。

成本效益

在欧洲国家对能源或二氧化碳税进行的比较发现“一套政策中包括使用部分的环境税收入来资助能效或可再生能源改善是很可能对就业和国民生产总值产生正面的影响”(Hoener and Bosquet, 2001)。

估计英国气候变化税的成本效益(定义是节省每吨碳除成本后的净收益)为42.35美元/减排每吨二氧化碳(tCO2) (Cambridge Econometrics, 2005; DEFRA, 2006)。

3.2 拔款和补贴

政策描述

从70年代开始,对能效的拔款或补贴是所实施的第一批政策措施之一,而且依然是当今最普遍使用的财政激励。最近的一次调查发现有28个国家为工业能效项目提供某种拔款或补贴(WEC, 2004)。拔款或补贴是将公共资金直接地给予实施能效项目的一方。提供拔款或补贴的一般是公共部门,它们不会以投资回报的形式寻求直接的财政收益。由于“共搭便车”的问题、高额的办理费用或处理表格的复杂和漫长程序,国际最佳实践对除了某些类型的项目外是限制这类拔款或补贴的,不限制的项目包括一些有选择的投资回收期长但节能效果好的设备或者达到一定规模或成本效益好到一定程度的项目。

投资市场环境有较高风险的发展中国家可能发现以拔款或补贴的形式的直接公共资助是一个鼓励向能效投资的可行选择。与较传统的投资项目竞争时也可能需要公共资金,例如基础设施扩展取得了大多数可利用的资金,以非资产为基础的能效投资比起有资产的项目被视为风险更高,由于能效项目太小而不能得到足够的注意,能源价格不能反映真正的能源成本并且由于太低而使能效项目不能为各公司产生足够的财政收益。

澳大利亚的温室气体减低计划(GGAP)是针对经济中的所有部门,但着重于大规模的减排项目,特别是那些每年减少超过25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排放 。在前两轮的应用中,提供了15个项目和将近1.45亿美元,以减少2千7百万吨的温室气体为目标(Kemp and Macfarlane, 2003)。丹麦在它的补贴计划中,对能源消耗量大的行业以及参加自愿协议的公司优先分配拔款和补贴 (DEA, 2000)。

其他的补贴计划多集中于中小型企业,可能因除此之外它们不能负担开展大型能效项目。荷兰的BSET计划注重于中小型企业,为具体的技术例如热回收、热泵和吸收冷却等支付了高达25%的费用 (Kr用重于中小型t al., 1997)。 苏格兰的清洁能源示范计划(SCEDS)也着重于中小型企业。 SCEDS为在苏格兰开发、示范、应用、复制能效措施和可再生能源技术项目可提供高达8万GBP (在2005年相当于15万美元)的拔款 。

有些计划将拔款与成本效益标准相联系。泰国的“节能项目基金”(ECF),是在1995年作为“推广节能法案”(ENCON)的一部分而设立并由汽油税资助。“节能项目基金”向公共和私人部门提供补贴,对于高达50万泰铢(1万2千美元)的设施支付高达50%的费用。为了使设施能符合泰国的成本效益标准,泰国的计划要求每项节能措施达到9%以上的内部收益率 (Brulez and Rauch, 1999) 。

挪威的IEEN计划向任何投资在能源管理或能源监测的部门提供高达20%的拔款。象泰国一样,挪威在这个从1990-1993年的计划中也将拔款与成本效益标准相联系,但挪威设定了从7%到30%的最低和最高回报率的限度 (MURE II,n.d.)。从487个得到拔款的项目中,以共计12亿NOK的总投资(在2005年相当于1.88亿美元)带来每年共计1050百万千瓦时(GWh)的节电量。这些费用中仅16.5%是由IEEN补贴的 (1.98亿NOK或在2005年相当于3千1百万美元)。

奥地利的2009热电联产法将提供5千5百万欧元来补贴热电联产(CHP)项目,其中30%分配给工业热电联产厂。对新厂的补贴范围从对100兆瓦(MW)以下的100 欧元/千瓦(kW)到对400兆瓦(MW)以上的40 欧元/千瓦(kW) (IEA, 2010)。

自2004年以来,比利时的Wallonia向符合规定的最低标准的能效设备的投资提供了补贴,包括用于冷却的变速电机、空气压缩机、通风、泵(对于最少节能10%的项目,补贴100欧元/千瓦(kW),每个项目不超过5千欧元);热回收器(补贴50欧元/千瓦(kW), 每个项目不超过7500欧元);燃烧器 (每千瓦补贴3.75-12.75欧元,每个项目不超过7500欧元);冷凝燃气锅炉(高达12500欧元,取决于装机容量);以及微型发电厂和高效热电联产(补贴 20%的成本,最高15000欧元) (IEA,2010)。

土耳其在2008年实行的新立法对工业能效项目提供支付20%的项目费用的支持,最高达TRY 50万。这个计划的第一年期间挑选了17个项目。对这些项目的财政支持共计有1 百万TRY,项目的总投资成本是5百10万TRY。这些项目估计可节约6百30万TRY

的能源开支和节能6600 吨油当量(toe) (276 万亿焦耳,TJ)。另外,土耳其对中小企业使用的能效培训、研究、咨询服务费用提供高达70%的补贴(IEA, 2010)。

衡量标准

提供每个单位资助所取得的能源节约和/或二氧化碳减排。

温室气体减排潜力

对工业的补贴可能导致节能和有关的温室气体减排并显示出增加了能效技术的市场(De Beer et al., 2000b; WEC, 2001)。在荷兰的一项最近的研究发现补贴刺激了其他一些如果没有补贴是不可能做到的有关能源投资和研究开发活动 (Blok et al., 2004)。

3.3 能效贷款和创新的资助机制

政策描述

公共贷款(或软贷款)是由公共补贴并以低于市场利率的利率向能效项目所提供的贷款。补贴贷款的目的是促进能效措施,直到他们达到能被市场接受的水平并且可以自筹资金。根据世界能源理事会,在被调查的国家中,公共贷款与直接补贴相比是较不普遍的(WEC, 2004)。

在一些国家使用的创新的资助机制注重增加银行和私有资本对能效投资的介入。在努力减少公共赤字时,有趋势显示正转向这类私人资金,而不是公共资金。通过寻求从贷款营利的私人部门的介入,这些国家希望开发一个长远的自立市场,同时在短期内从投资中获得好的回报。

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的市场环境存在着较高的风险,使其很难从投资上比较保守且不熟悉借能效项目赚钱的银行取得资金。发展中国家也会面对来自较传统的投资如扩大生产或建发电厂等的竞争。另外,没有大资本投资的能效项目经常被视为较危险和/或规模太小而无法吸引多边金融机构的资金。

创新的资助机制包括通过能源服务公司(ESCO) 参与股权、担保基金、周转基金、创业资本。能源服务公司是提供项目筛选、工程、设计、安装、后续服务和维护、节能的监测和核证、和/或资助能源和能效项目的私人公司。作为支持能效的私有资金之一,能源服务公司的角色是帮助在资金之内取得和管理项目。世界能源理事会认为,如果可以筹集或提供最初的资助,转型经济体可能会特别受益于能源服务公司,虽然这种经验是相当新的。

但也有几个例外,例如工业购买蒸汽或热电联产,能源服务公司对发展涉及到工业系统的能效项目的作用就很少。对此有许多原因,包括:确认节能机会和完成交易的费用很高,每个设施现场的重复性是有限的,以及缺乏在特定工业上的专业经验等。能源服务公司一般是带着商业部门的经验进入工业市场并且倾向于集中在商业建筑中的常见措施如照明和暖通空调等,缺失大多工业场所的节能经验。近年来,工业系统设备的供应商开始提供“增值”服务,它可能包括一切从提供更广泛的产品范围(完整的控制、驱动、阀门、处理设备、过滤器、排泄装置等)到作为一个外部供应者来完成工业系统的管理。他们的成功看来要归功于他们在系统技能的专业水平和熟悉他们的工业客户的工厂营运和需要(Elliott, 2002)。

担保基金向发放中长期贷款的银行提供了一个担保。许多国家都有担保基金,但这些国家的基金一般不能充分地支持能效项目的资助,而且大多数对所担保的金额有上限。在这些情况下,为了保障与资助能效有关的信用风险,除了国家的基金以外还提供了特别用于能效的担保基金。要取得他们的最高效益,关键是对潜在的收益很好地进行评估。法国、匈牙利和巴西都为能效建立了担保基金 (Ademe, n.d.; WEC, 2004) 。

周转基金将贷款的支付返还到基金中以支持新的项目。这些基金一般要求公共或国家的干预,通过补贴利率 (低或零利率)或通过补贴投资本金来支持他们。他们可以在地方或全国实施,并且可以应用到任何部门。泰国的“推广节能法案”(ENCON) 帮助建立了ENCON基金。在 2003年与六个财政机构签署以共计20亿泰铢(相当于2005年5月的5千万美元)开设基金的协议。基金是固定三年并预期到时该计划应该能够自立,不再需要公共的支持。这种趋势已经开始,并有更多银行申请成为该计划的一部分(Energy Futures Australia Pty Ltd. and Danish Management Group (DMG) Thailand Co Ltd., 2005; WEC, 2004)。

正如英国政府的能源白皮书所概括的,英国的碳信托(Carbon Trust)是政府资助的独立非盈利组织以协助企业和国营部门到2050年减少60%的碳排放(UK Department of Trade and Industry, 2003)。碳信托提供无息贷款给中小型企业,范围从GBP 5000到GBP 20万不等 (在北爱尔兰则可达GBP 40万)。另外,碳信托资助地方政府的能源财务计划,推广政府的“强化资金补贴计划”,并且有一个创业资本小组作为少数持股人参与私人投资者的投资活动,每宗交易的投资范围从25万英镑到1百50万 英镑(相当于2005年的美元$28万4千美元到2百80万美元)。创业资本的投资包括先期的减碳技术以及能实施低碳技术的管理团队(Carbon Trust, 2005a)。

温室气体减排潜力

英国的碳信托向中小型企业提供了800项贷款共计3千万GBP,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万8千吨(tCO2)(Carbon Trust, 2010; IEA, 2010)。

3.4 税收优惠

政策描述

对购买能效技术的税务优惠可以通过免税、减税和加速折旧来提供。在22个国家中都有这样的计划(WEC, 2004)。一种常用的方法是提供可获得特别税收待遇的技术的清单。取决于具体的计划,这些税收待遇可能是: 1) 加速折旧是购买符合条件的设备可以比标准设备更快地将设备费用折旧;2) 减税是购买者可从年赢利中抵除一部分与设备有关的投资成本;3) 免税是节能设备购买者可豁免进口能效设备的关税。

加速折旧。在加拿大、爱尔兰、日本、荷兰、新加坡都有加速折旧计划。在加拿大,加速资产成本减免额类别43.1让纳税人能以30%的折旧率将规定的能效和可再生能源设备加速折旧,而不是以标准的每年在4%-20%之间 (Canada, Department of Finance, 2004)。另外,该折旧计划还包括预可行性和可行性研究的费用、项目谈判费用、场地获批费用等开销 (Government of Canada, 1998)。 (G爱尔兰在2008年通过加速资本减免 (ACA)计划引入了新的税务鼓励,意图鼓励工业公司采购能效最高的设备。公司可以从他们的赢利中扣除在该年购买合格的能效设备的全部费用。目前该计划有一个广泛的产品范围(大约5000个)( SEI & LIEN, 2009; DCENR, 2009a)。在ACA计划的第一阶段,五个类别的产品包括了:照明、照明控制、电机、变速驱动、建筑能源管理系统(S.I. ,2008)。 2009年,清单增加了另外 24个技术/产品,包括电动和部分电动的车辆以及相关的充电设备,替代能源车辆的改装,信息技术的基础设施硬件和相关的冷却设备,发电设备(工厂自用,例如太阳光伏板、风力发电机、热电联产(CHP)和厌氧分解设备) 、锅炉设备及控制和回收系统、暖通空调系统、先进的液体和气体处理设备(S.I., 2009)。详细的技术清单可以在“爱尔兰可持续能源”的网站上找到(SEI, 2009)。爱尔兰政府估计扩展后的ACA计划包括了“承担爱尔兰60%的工业能源使用的技术”(DCENR,2009b)。该计划使企业能“减免该年购买能效设备的全部费用”, 因而鼓励企业更多在能效技术和产品上的投资。

在日本1993年的节能和再循环协助法之下,加速折旧减免相等于30%的购买成本可用于投资在热泵、地板加热器、热电联产系统、分区供暖和冷却系统、高效率电气列车、低排放车辆、高能效的纺织厂设备、太阳能发电系统、中小型水力发电机和生产再循环的纸和塑料的设备 (Anderson, 2002)。

荷兰也提供了“环境投资计划的加速折旧计划”(VAMIL),允许投资者更迅速地将投资于环保的机器设备折旧,以减少运营成本和税赋。这个计划实际上自1991年以来已经实行并且包括减少用水、土壤和空气污染、噪音传播、垃圾的产生和能源使用的设备。要符合资格,设备必须对环境有相对良好的作用,在本国还没有被广泛接受,没有不良的副作用,并且在本国有可观的市场潜力。合格设备的清单是定期更新的。获取购买设备的相关咨询费用也可作加速折旧(IISD, 1994; SenterNovem 2005a)。

在新加坡的所得税法之下,公司投资合格的能效设备能在一年勾销资本支出而不是三年。但是与加拿大和荷兰的计划不同,用于确认和分析设备购买的有关信息获取或咨询费用并没有包括在这个计划中。更换设备,例如新的空调系统、锅炉和水泵、和节能设备如高效率电机,变速驱动电机或者计算机化的能源管理系统等一起都满足条件 (NEEC 2005)。

退税。在日本、韩国、荷兰、英国的计划允许公司从他们的年赢利中扣除能效设备的费用。日本的节能和再循环协助法也为中小型企业提供一个能效设备购买价格的7%的公司税退税(WEC, 2001)。在韩国,向能效投资是可以有5%的所得税抵免,例如更换旧工业窑炉、锅炉和熔炉的替换;安装节能设施、热电联产设施、热供应设施或者节能设备;可使用替代燃料的设施和其他可以减少能源10%的设施(UNESCAP 2000)。

税收减免。在荷兰的能源投资扣除(Energie Investeringsaftrek, EIA)计划之下,最初是40% 和目前是55%的年度节能设备的投资成本可以从购入设备的年赢利中扣除,最多达1.07亿欧元。合格的设备在“能源清单”中提供,而且为购买设备而获取建议的费用也包括其中。由隶属荷兰经济事务部的机构senterNovem给予批准。2005年为这个计划的预算是1.37亿欧元 (Aalbers, et al., 2004; SenterNovem 2005b)。

英国的“强化的资金补贴计划”允许企业在申报收入或公司税时将他们在“能源清单”中指定的合格能效技术上的花费申明100%的第一年税收优惠。企业可以从年度应课税利润中勾销他们同年投资在节能技术的全部资本成本(HM Revenue & Customs, n.d)。在2004年的能源技术清单上出现的技术是:空气能量回收、自动监测和定位、锅炉、热电联产(CHP)、紧凑式热交换器、空气压缩机、采暖提供的热泵、暖通空调的分区控制、照明、电机、管道工程绝缘、冷藏设备、太阳能供热系统、隔热屏幕、变速驱动、暖风、辐射加热器(Carbon Trust, 2005b)。

中国于2008年1月实行了公司所得税的新法律,对节能和环保的项目和设备的投资给予税收优惠 (NDRC,2008)。合格的投资从项目首获营运收入的年份开始得到3年免税并在第4 至第6年减少60%的公司税 (KPMG 2008)。另外,投资额的10%可以用来抵偿企业的所得税义务。

免税。德国给予每月或每年利用效率达到70%以上的高效率供热和发电联合设施(CHP或热电联产) 豁免全部石油税 (German Federal Ministry for the Environment, Nature Conservation and Nuclear Safety, 2004)。罗马尼亚的一个计划豁免能效技术的进口关税,并且豁免公司收入中用于能效投资的部分的所得税 (Alliance to Save Energy et al., n.d.)。罗马尼亚的议会在2000年11月通过了“能源效率法”。该法包括了所有领域的有效利用能源。法律中的一个组分是“对用于提高能效的装置、机械工具、设备和技术豁免关税”(CEEBICNet Market Research, 2004)。

加入瑞典的PFE计划并且依照它的要求对他们的设施进行能源审计和分析,引进和应用能源管理系统,建立和应用采购和规划的规程,并实行能效措施的公司将得到豁免0.5欧元/兆瓦小时(MWh)的电税。根据98家瑞典公司计划至2009年实施的改善,他们通过参与这个计划而将达到的免税额大约是1千7百万欧元(Swedish Energy Agency, 2007)。

3.5 差别电价

政策描述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NDRC)在2004年6月建立了一项政策允许对高耗能工业实行差别电价,即根据企业的能源强度水平制定电价,包括电解铝、铁合金、电石、烧碱、水泥、钢铁。在这项政策之下,根据企业的能源效率水平将他们分成四类:鼓励、允许、限制和淘汰类。电价按照不同的类别变化的目的是逐步淘汰效率低的企业和鼓励高效率的企业(Moskovitz et al., 2007)。企业在“鼓励”和“允许”的类别支付他们所在地区的正常电价。企业在“限制”和“淘汰”类别分别要额外支付每度(kWh)0.05元 和 0.20 元 (2006年美元汇价$0.0060/kWh和2006年美元汇价$0.0242/kWh)的附加价。到2006年,有30个省实施了这项政策,覆盖了大约2500家企业。2004年到2006年间,大约有900家在“淘汰”类别的企业和380家在“限制”类别的企业已经关闭、向能效投资或改变了生产流程(Moskovitz, et al,. 2007)。

2007年调整后的政策允许地方政府保留通过实施差别电价所得到的收入,更有力地激励省政府去执行该项政策(Moskovitz, 2008)。然而,差别电价制度还没有被完全落实。在一些地区仍然擅自向一些高耗能的工业提供优惠(减低)电价。这造成了这些工业迅猛和无计划的发展。2006年9月,国务院授权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禁止或制止优惠电价并且扩展差别电价所覆盖的工业领域,包括磷和锌冶炼工业。重要的是,在此后3年内,将淘汰类企业电价提高到比当时高耗能行业平均电价高50%左右的水平;并立刻增加“淘汰”类别企业的差价系数到4倍于每度(kWh)0.20 元(2006年美元汇价$0.0252/kWh)和“限制”类别企业的差价系数到2.5倍于每度(kWh)0.05 元 (2006年美元汇价$0.0063/kWh) (NDRC, 2006)。

作为EKO Energi协议的一部分,瑞典国家能源管理署 (STEM)对企业的生产和场地用能提供了完整的统计和分析,并且包括一个可以采取的行动的清单。STEM也提供全面的材料流动分析以及基于EMAS或ISO 14001标准的公司环境意识和管理及指南的介绍和比较(Uggla and Avasoo, 2001).

成本效益

能源审计可以是一个寻找节能机会的经济有效方式。在美国,对中小型的工业设施进行能源审计所发现的能效机会,如果被实施的话将会平均节省$230000 美元。对于更大型的工厂,通过由“节能从现在开始”计划所提供的能源审计,每次审计找出了平均USD$1.4百万的节能潜力 。

位于美国各地26所大学中的美国能源部工业评估中心,执行对中型工业设施的详细评估包括对能效改善节约潜力的详细评估、减少废弃物和预防污染、提高生产力。评估组对工厂进行勘测并且作工程测量以作为详细分析相关的成本、绩效、回收期预估的依据。评估组将能效评估结果做成一个带有分析和建议的安全机密性高的报告交给受评估企业 。2001年,这些大学工业评估中心对590个工业设施进行了评估并作出了3350个平均简单回报期为0.9 年的能效建议。当然,设施实施了其中的1550个建议(占46%),而所实施的建议的简单回报期平均为0.5年(Muller, M.R., 2001)。

美国能源部的工业技术计划在2006年发起了“节能从现在开始”项目,为美国耗能最高的制造业设施提供经过训练的能源专家进行节能评估。评估的目的是识别节能和减少成本的直接机会,主要集中在能耗大的系统如工艺过程加热、蒸汽、压缩空气、风机和泵 。 加节能从现在开始”项目在2006年完成了200个对大型制造工厂的评估并发现典型的大型工厂可减少每个企业的能源费用平均超过$2百50万,发现的能源开支节约共计$5亿并能减排4百万公吨的二氧化碳。评估针对耗能最大的制造企业,每年消耗高于0.036 Mtce (1万亿Btu),以及六个工业(超过80%的评估都在这些工业):化工制造业、造纸业、初级金属、食品、非金属矿产品、金属加工产品。6个月后的跟进调查显示大约7%的建议已被实施,估计每年可节省$3千万, 并有超过70% 的建议已做实施计划,在实施过程中或已被实施(Wright et al., 2007)。包括近期,有关中期和长期节能机会的评估报告提交给被调查企业,并且放在能源部的“节能从现在开始”网站上 。

5 对标

政策描述

对标是用来评估企业的衡量标准以确定其与其他公司相比所处的位置或与已建立的指标、目标或上限的距离的一个方法。用于评估企业的衡量标准有很多种,例如财务、生产能力、生产安全、环境等指标。对标于80年代首先由Xerox和Kaiser Associates(一家国际战略咨询公司)等公司所采用 (ICMR, 2002; Kaiser Associates, 1988)。Kaiser Associates制定的七步对标过程如下:

1.确定用哪些功能和/或工艺流程作对标

2.明确主要衡量标准和绩效的驱动因素

3.筛选接受对标的企业

4.衡量接受对标的公司的绩效

5.衡量企业自身的绩效

6.制定以“达到和超过”为目标的策略和行动以

7.实施和监测结果

尽管对标有许多类型,有两个特别与对能效活动的分析有关的是绩效对标和最佳实践对标。2008年一项对超过40个国家的450 个机构的调查发现将近50% 使用了绩效对标,而将近40%使用了最佳实践对标 (GBN, 2008)。

名为“全球对标网络”的机构为绩效和最佳实践对标提供了以下定义:

绩效对标描述从分析相似的工艺流程或活动所得到的绩效数据的对比。绩效的对比可以在两个公司之间或在机构的内部进行。它可用于了解强项和改善的机会。

最佳实践对标描述从分析相似的工艺流程或活动所得到的绩效数据的对比并识别、采用和实施产生最佳绩效成果的实践。最佳实践对标是最强有力的对标类型。它可用于“学习他人的经验”并达到突破性的绩效改善。

有关能效对标的项目和工具已被开发出来供世界各地的工业能效计划使用。可以从各种能效对标中找到实例,包括同行与同行比较、自身不同时期绩效比较、自身与全国或地区的平均和最佳实践比较、以及自身与国际最佳实践的比较。每一个类型都有它的优点和缺点。

挪威的工业能效网络(IEEN)在90年代制定了一个大规模的对标计划。IEEN对通过对标开展能源管理活动和评估能效潜力的公司提供技术和财政支持。 IEEN开发了一个网上对标系统使成员能提取关于他们自身的能源绩效与同行业中的其他工厂作比较。工业网络的成员每年通过互联网提供数据。参与的行业包括:铝、烘焙业、啤酒厂、渔业、肉类加工、奶制品、谷物干燥、鱼产品加工、铸造、纸浆和造纸、木材和木制品、及洗衣和干洗业(Institute for Energy Technology, 1998)。

欧盟委员会的“工业自愿协议中公司的能源对标”项目开发了一个自动化的计算机系统,允许公司在能效上与同行业中的最佳企业做对比 。该项目集中在三个工业部门:烘焙、啤酒和奶制品(EVA, 2001a, b, c)。每个部门中的各个工厂以生产、收入、具体能源消耗 (生产每个单位实体所用的能源)和其他几个指标进行对标。

在荷兰,对标是“对标协议”中的关键组分,参与的大型高耗能企业同意要成为世界上最高效率的地区之一(地区的定义是生产能力与荷兰类似的地理区域)或置身于世界上前10%能效最高的工厂中 。工业企业每年至少消耗能源0.5 千万亿焦耳(PJ)才能参加该协议。企业承诺最迟在2012年以前成为世界能效的领先者之一。政府保证参与的企业不受制于政府其他控制二氧化碳减排或节能的政策和不会向他们征收新的能源税。参与的企业需建立一个能效计划来介绍将如何实现他们的目标。

对标值按以下建立:

1) 最高效率的地区。为了与世界上其中一个效率最高的地区中类似的工厂作比较,需识别在荷兰以外的在工厂的规模和数量上与荷兰相似并达到国际最佳标准的地区。然后明确在这些地区中类似工厂的平均能效。对标标杆就是最高平均值的地区中的平均能效。

2) 前10%。为了成为世界上能效最高的工厂中的前10%,必须确定荷兰以外的类似工厂的能效。将它们根据能效水平排列。对标标杆就是前10%工厂的能源强度。

如果不可能使用以上介绍的两种分析方法,则需确定荷兰以外的最佳工厂的能效,并且将对标标杆定在比该工厂的能效低10%。公司可以提供关于他们的特殊情况的资料来支持使用不同的百分比。对标委员会在接受独立机构的建议后再确定该要求是否有充足的支持。在设定对标值时,也要考虑到2012年所预期的能效改善。而且每隔四年必须重新确定世界领先者。每个个案都要做到这样是不可能的。例如,如果涉及一个独特的工艺流程或如果外国的工厂不想参加对标,那只有采用最佳实践的方法来确定世界领先者。有六家发电企业和97家工业公司共232个设施签署了对标协议。这些设施的总计能耗是1060 千万亿焦耳 (PJ)并且代表了全国94%的工业部门能耗和100%的电力部门能耗(Commissie Benchmarking, 2002)。

美国的工业“能源之星”计划是美国政府实施的一项自愿项目,旨在帮助制造企业通过优越的能效来保护环境。该项目有将近600个来自各行业的企业参加。这些参与企业可以享受能源管理的资源、交流的机会和包括具体工艺流程和实用的能效措施的具体行业能效指南。除了这些资源之外,工业能源之星计划还发展了一种对标工具用来测量一个制造厂的用能效率与其他在美国的同行业工厂相比较的状况。这种具体行业的能源衡量标准指数(EPI)工具根据企业的能源利用情况排列顺序,并考虑到同行业工厂之间的区别将影响能源使用的活动和因素统一化。工厂和公司的能源管理人员输入工厂的关键运行状况就可得到他们的能源绩效或效率的百分数得分。输入的包括了各种类型能源的用能量和设施的年产量。当数据上许可时, EPI有可能将能源与工厂的产量相联系以单位产品来计量。得分按1到100,代表了工厂相对于在美国同行业中类似的营运的排位。 EPI帮助企业评估他们的设施的目前效率,使他们明确需优先调拨资源进行改善之处并追踪进展情况。目前EPI的对标工具可使用在汽车制造、水泥、容器玻璃制造、平面玻璃制造、冰冻炸薯条加工、果汁加工、炼油、制药和玉米加工等企业 。迄今有71个工业设施使用EPI工具取得了能源之星标识 。这些设施在美国的分布如图9所示。

加拿大自然资源部的节能办公室(OEE)提供了两个指南,《能源绩效对标》-公司与本行业的平均值比较它的实际能源强度;《最佳实践对标》-公司与同级中的最佳相比较 。OEE开发了能源计算器以协助公司明确他们的设施中各类燃料的能源利用情况 。一旦计算出能源强度,设施可以与OEE出版的设施能效标杆比较,包括水泥、鱼和龙虾处理、液体牛奶、采矿(露天矿和地下混合矿)、炼油、钾盐、纸浆和造纸行业 。

衡量标准

工业能效对标的衡量标准是开展绩效对标或最佳实践对标企业的数量。企业因对标而取得的能效改善也可作为绩效衡量标准。

温室气体减排潜力

温室气体的减排潜力可以通过自我绩效对标来确认,或者通过同行与同行的对比。有巨大节约潜力的部门或工艺流程可以通过有效的能效措施和技术来解决。以下五个案例分析进一步提供了温室气体减排潜力的细节。

挪威的工业节能网络的乳制品业参加者的节电潜力如图10所示,它为乳制品业提供了对标的结果,对几家公司(由5位数字编码识别)在1996年, 1997年和1998年生产每公升牛奶所用的电量(度)进行比较。使用这种对标,公司能将目前年份的用电与他们以前年份的用电相比较,并且可以将自己与其他牛奶生产商相比较。

荷兰“对标协议”计划期望在2012年的节能达到95千万亿焦耳(PJ),可减排大约5 百80万吨二氧化碳(MtCO2) (Commissie Benchmarking, 2004)。

要取得EPA的能源之星标识资格,工业设施用能表现必须达到在所有美国工厂的前25%水平。前17个取得EPA能源之星标识资格的设施的实际用能与如果设施处在美国的平均(50%)水平的区别相当于每年1百4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 (Boyd et al., 2008)。

6 信息传播

政策描述

有强有力的工业节能计划的国家通过各种技术信息资源包括能效数据库、软件工具和专门的工业或技术节能报告来提供能效机会的信息(Galitsky et al., 2004)。

美国能源部(USDOE) 的工业技术计划提供许多软件工具,例如为评估电机、泵、压缩空气系统、工艺流程加热、蒸汽系统能效的MotorMaster 。包含关于能效方法、技术、流程、系统、计划信息的说明书或小册子,或者提供示范项目或年终报告的成果。美国能源部还提供描述涉及铝业、化学制品、林产品、玻璃、金属铸件、采矿、石油、钢铁、水泥、纺织品和其他部门的能效示范项目案例分析报告 ,以及资料集、提示、技术介绍、手册和对蒸汽、工艺流程加热、压缩空气、电机、泵、风机的市场评估 。 及资能源技术分析与传播中心(CADDET)也对几个工业部门的商业节能技术提供案例分析的信息 。

报告或指南帮助推广能效并向公司提供有关新技术、方法或管理的建议,以及提供整个部门的信息。例如包括澳大利亚的能效最佳实践指南(Industry Tourism Resources, 2000a, 2000b, 2003),荷兰的对由LTA成员承担的能效项目的介绍 ,挪威的工业节能网络的行业报告(NVE, 1998),和英国碳信托技术指南 。加拿大工业节能计划的全部门能效指南为铝业,汽车,啤酒厂、水泥、奶制品、铸造、石灰、纸浆/造纸、橡胶、木材工业等的能效措施提供了资讯 。美国工业能源指南的“能源之星” 包括了分类的加工工艺和共用的节能措施,如啤酒厂、水泥、玉米精炼、水果和蔬菜处理、玻璃、车辆装配、炼油、制药(Galitsky et al., 2003a; Worrell and Galitsky, 2004; Galitsky et al., 2003b; Masanet et al., 2007; Worrell et al., 2007; Galitsky and Worrell, 2003; Worrell and Galitsky, 2005; Galitsky et al., 2005)。美国能源部也出版了对水泥工业的行业专题分析(Choate, 2003)。其中有一些已经翻译成中文 。

上一篇: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6例分析 下一篇:老年尖锐湿疣54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