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漫游来访用户选网分析

时间:2022-06-25 07:46:33

国际漫游来访用户选网分析

[摘要]文章对GSM和WCDMAIN际漫游来访用户的选网流程进行了详细研究,并使用大批国际漫游来访测试卡,针对用户开机选网做了大规模的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在信号良好的情况下,国际漫游来访用户首次登网,选择各网络的比例接近均等,验证了选网流程。

[关键词]国际漫游来访用户 选网流程 PLMN 接入技术

普通手机用户在国内使用时,因为SIM卡中含运营商数据,第一次开机就能自动登录到相应运营商的网络。而后的每次开机,都会根据上次登录的网络信息直接登网。只要有信号,用户数据正确,就能顺利登网。因而,过去运营商很少会关注选网流程。而国际漫游来访用户,由于上次登录的国外网络已经不可用,需要在本地的相同技术体系的网络中选择一个。这就带来一些问题,特别是WCDMA发牌后,GSM和WCDMA两种网络技术在选网中是否有优先顺序?各运营商同一技术的网络被选的几率如何?是否会因为频点数量和频段高低而影响被选概率?随着3G业务竞争越来越激烈,能否在用户开机选网阶段,用网络手段来吸引国际漫游来访用户,更成为各大运营商关注的一个焦点。

1 国际漫游来访用户选网流程

GSM和WCDMA移动通信网PLMN(PubIlc LandsMobile Network,公用陆地移动网)的选择模式有两种:自动和手动。自动选网就是手机按照PLMN的优先级顺序自动地选择一个PLMN;手动选网则是将当前的所有可用网络呈现给用户,由用户选择一个PLMN。通常。国际漫游来访用户到埠后,手机都会自动进行漫游网络选择,采取手动选网的较少,所以下文会着重介绍手机自动漫游选网的流程。

1.1国际漫游来访用户自动选网流程

在选择PLMNB寸,手机会维护一个PLMN按照优先级排列的列表,然后从高优先级向下搜索,选择可用的最高优先级的PLMN。

在自动选网中,registered PLMN(RPLMN)优先级最高,它就是上次注册成功的PLMN。在USIM卡中有两个文件EFLOCI和EFPSLOCI,这两个文件中的位置区识别码(LAl)(位置区识别码(LAI)+路由区域码(RAC)=移动国家码(MCC)+移动网号(MNC)+位置区号码(LAC)和/或路由区识别码RAI),所记录的MCC和MNC就是RPLMN,例如,中国移动46000或中国联通46001。手机关机后,这两个文件不会被清除。(在3GPP R5的31.102-550及以前的版本中,还有EFRPLMNACT(RPLMN最近应用接入技术)指明RPLMN所采用的技术,但此后取消了这个文件。)

(1)无论自动选网还是手动选网,手机开机后首先都会尝试选择RPLMN,成功后就不会有后续过程。而对于国际漫游来访用户,RPLMN不是中国的网络,必然会尝试RPLMN失败。此时手机就会生成一个PLMN列表,按照优先级排列继续选择。

(2)HPLMN(Home PLMN,归属地PLMN)。在USIM卡中的lMSl基本文件EFlMSl(EIementary File ofIMSI)记录了lMSl MCC+MNC+MSIN,手机从这个文件中就可以获取HPLMN。EFIMSl的格式如表1:

只有少数设置了用户控制的PLMN列表的手机,可以由用户自行添加优选列表,而多数手机不具备该功能。UPLMN对选网过程没有影响。

(4)带接八技术选择器的运营商控制PLMN基本文件(EFOPLMNwACT)中,运营商控制的PLMN在USIM中是按照优先级排列的。EFOPLMNwACT的格式如表3:

运营商控制的PLMN列表,通常在SlM卡制作时已写入卡内。

(5)信号质量较好的PLMN,其排列是随机的,由手机扫频搜索得到。接入门限为:GSM大于-85dBm,WCDMA大于-95dBm。

(6)其他的PLMN,以信号质量从高到低排列,由手机扫频搜索得到的。

UMTS从GSM演进而来,但两者的接入技术截然不同(GERAN和UTRAN)。因此对于每一个PLMN,各带接入技术文件中指明了优先选用的接入技术的优先级。如果没有指出,那么一般而言优先选用的是GSM。PLMN和接入技术组合后形成一个网络(例如,中国联通的GSM网络,即46001加GSM接入技术),对国际漫游用户的选网构成一个落地备选基本单位。在几个PLMN的网络信号都大于接入门限时,手机随机选择候选网络。至于采用何种随机算法,则各个手机厂家各有不同。

1.2国际漫游来访用户手动选网流程

用户也可以控制手机进行手动选择网络,该选择方式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发起。在人工方式中,手机可以不考虑SlM中的“禁止的PLMN列表”,将扫描到的可提供普通业务的网络列表全部提供给用户。手动选择网络扫描得到的网络列表的顺序如下:

(1)HPLMN(可以忽略不计)。

(2)“优选网络列表”中的网络。这些网络按照在列表中的优先顺序排列。

(3)信号电平大于85dBm的其它网络。按照随机顺序选择。

(4)其它网络。按照信号电平强弱降序排列。

用户按需求选择PLMN,然后开始入网登记,在登记时手机忽略“禁止的网络列表”。如果用户没有选择任何网络,则将选中触发网络选择程序之前所选择的网络。如果该网络不可用,则手机尝试登记到任何可用小区,并进入“受限业务”状态。

2 国际漫游来访用户自动选网验证测试

绝大部分漫游来访用户因为对我国网络不熟悉,都采用自动选网。根据上文国际漫游来访用户选网流程,我们对A(联通GSM)、B(WCDMA)、C(移动GSM)三张网络进行了两次规模不同的自动选网验证测试。测试中,特别注意排除了运营商的优选PLMN列表。

2.1S市选网测试

S市测试方法为:选取10张香港漫游卡,多部GSM和WCDMA双频手机。确认手机已登陆香港归属运营商网络,且手机选网方式设置为自动,手机选网模式设置为双模,关机。然后在测试环境开机,做选A、B、C网络的登记统计。测试环境覆盖信号都较好,WCDMA:CPlCH RSCP≥-95dBm,GSM:R×≥-85dBm。分3个测试场景:

(1)测试场景1:A和C两张网络信号覆盖优良,周边无B网络信号。结果为:在同一接入技术体制下,都为GSM或WCDMA时,两张GSM网络的选网比例接近1:1。

(2)测试场景2:A和B两张网络信号覆盖优良,C网络无信号。结果为:在相同数量的PLMN下,不同无线接入技术的选网比例接近1:1。

(3)测试场景3:A、B、C网络信号都覆盖优良。选网的机制是按PLMN加接入技术组合成一个网络后再随机选取,即可以近似地认为选网是按照规律进行的,A:B:C=1:1:1。

可以看出,增加一种接入技术和PLMN的组合后,国际漫游用户来访选网概率是成正比上升的。

2.2Z市选网测试

z市测试使用385张国际漫游测试卡,进行了总计1302次的来访选网验证测试。测试步骤是:

(1)首先,将所有国际漫游测试卡在z市边界登陆到澳门网络上,清除此前的登网记忆。

(2)然后,将已经成功清除登网记忆的卡,拿到A、B、C三网信号强度相近的地点进行国际漫游测试卡自动选网测试。

因为来访用户以亚洲国家和地区为主,本次测试着重于亚洲各运营商。测试得出以下结论:

(1)所有国际漫游来访测试卡对于三张网的自动选网比例是:A:B:C≈1.4:0.8:1。其中,亚洲测试卡的比例为:A:B:C≈1.3:0.91。

(2)针对某些运营商在6次测试中只选择同一本地运营商网络的情况,对这1 5家运营商的测试卡做了手动选网的补充测试。排除部分只能选择某一运营商的测试卡后,亚洲的国际漫游测试卡在双方信号强度接近的情况下,自动选网比例为:A:B:C≈0.9:0.8:1。

以上结论还需考虑是否签署了优选网络协议,因信息不全,无法完全排除优选协议的干扰。

上一篇:蜂窝移动通信中一种垂直方向定向天线及空间分... 下一篇:Motorola Solutions启动全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