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信息技术对三角函数图象对称点的研究

时间:2022-06-25 06:39:33

利用信息技术对三角函数图象对称点的研究

在传统教学中,研究三角函数对称点时,教师在黑板上作出三角函数图象,引导学生想象:“图象绕哪些点旋转180°后回到原来的位置?”有些学生空间想象能力不够好,想象不到图象旋转的样子,只能死记住结论。运用信息技术,使图象旋转起来,提高直观性,可以使学生形成感性认识,并且为学生以后的图象旋转想象提供素材。本文重点研究如何利用《几何画板》使三角函数图象绕任意一个点旋转。

一、绘制三角函数图象

新建画板窗口。单击“绘图”菜单中的“绘制新函数”,输入sinx,单击“确定”,出现对话框(图1),单击“是”,得到正弦函数的图象(图2),在这里采用弧度制。

如果研究正切函数图象,只要双击函数解析式,改成tanx即可。

二、绘制旋转中心

由于这里是绕任意一个点旋转,所以旋转中心要能随参数的变化而变化。单击“数据”菜单中的“计算”,单击“数值”中的π,单击“确定”,得到参数。选中参数,右击选择“属性”,“标签”,改为x,单击“确定”。这个参数x作为旋转中心的横坐标。用同样的方法,作出参数y=0,作为旋转中心的纵坐标。依次选中参数x,y,单击“绘图”菜单中的“绘制点(x,y)”,得到一个点。选中这个点,右击选择“属性”,“标签”改为O′,并选中“显示标签”,单击“确定”。双击点O′作为标记中心,旋转变换时将以点O’为旋转中心。如果想绕点(2π,0)旋转,只需双击参数x,改成2π即可。当参数x,y的值发生变化时,旋转中心O′的位置也相应发生变化。

三、图象上任意一点绕旋转中心旋转

单击工具栏中的“点工具”,放到三角函数图象上,当图象变红时单击,得到图象上任意一点。单击工具栏中的“移动箭头工具”,选中这个点,右击选择“属性”,“标签”改为A,并选中“显示标签”,单击“确定”。拖动点A,点A可以在图象上任意移动。单击“数据”菜单中的“新建参数”,“名称”输入θ,“单位”选中“角度”,单击“确定”,这里采用弧度制。选中参数θ,单击“变换”菜单中的“标记角度”。选中图象上点A,单击“变换”菜单中的“旋转”,出现旋转对话框(图3),单击“旋转”,得到旋转点。选中旋转点,右击选择“属性”,“标签”改为A′,并选中“显示标签”,单击“确定”。当拖动图象上点A时,旋转点A′也相应改变位置。选中参数θ,按键“+”,参数θ逐渐增大,点A′绕点O′为中心旋转。

四、构造图象旋转后的轨迹

依次选中图象上任意一点A、旋转点A′,单击“构造”菜单中的“轨迹”,得到三角函数图象旋转后的轨迹(图4)。选中参数θ,按键“+”,参数θ逐渐增大,三角函数图象绕点O′为中心旋转。

(作者单位 山西省晋中市左权中学校)

上一篇:建构自主探究、随机展示的资讯技术课堂 下一篇:亲子阅读好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