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型半胱氨酸和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的关系

时间:2022-06-25 06:31:36

同型半胱氨酸和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的关系

【摘要】 目的探讨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Hcy)、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冠心病患者的病程发生、发展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选择87例冠心病(CHD)患者,其中包括稳定性心绞痛(SAP)45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42例及对照组50例健康人。比较不同CHD类型患者及正常人血清Hcy,hs-CRP水平。结果 CHD组血浆Hcy,hs-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

【关键词】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高敏C-反应蛋白; 冠心病

作者单位:354000邵武市人民医院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逐渐变化,冠心病的发病率正以惊人的速度上升,其死亡率已超过肿瘤性疾病而跃居第一。对CHD的诊断和治疗已有长足的进步,但病因学研究却发展缓慢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高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作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已受到重视,本文旨在观察Hcy,hs-CRP与冠心病发病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冠心病组 选择2005年8月至2008年12月于邵武市人民医院及邵武市第二医院住院的CHD患者87例,男62例,女25例,其中SAP组45例,男35例,女10例,年龄(65.52±7.03)岁,ACS组42例,男27例,女15例,年龄(64.07±9.24)岁。

1.1.2 健康对照组50例,男36例,女14例,年龄(60.25±10.05)岁,上述所有人均无肝、肾肿瘤,风湿病,营养不良及其他原因的疾病。

1.2 受检者空腹12 h以上,于清晨采肘静脉血4 ml,自然分离血清,2 h内检测血清Hcy和hs-CRP,试剂盒由北京九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1.3 统计学方法 检查所得数据用均数±标准差( 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见相互关系用相关分析进行检测,P

2 结果

2.1 两组血清Hcy和hs-CRP水平检测结果CHD组Hcy和hs-CRP的血清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

2.2 CHD组患者血清Hcy和hs-CRP水平的比较 ACS组Hcy和hs-CRP的含量明显高于SA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Hcy和hs-CRP水平比较

组别例数Hcy(μmol/L)hs-CRP(mg/L)

CHD组8715.98±4.546.34±3.80

对照组5010.05±2.903.11±1.38

表2

CHD组不同病情Hcy和hs-CRP水平比较

组别例数Hcy(μmol/L)hs-CRP(mg/L)

SAP组4513.25±2.215.63±2.52

ACS组4217.53±5.309.46±2.95

3 讨论

同型半胱氨酸即2氨基-4巯基丁酸,为一种含硫氨基酸,是甲硫氨酸代谢的中间产物,大部分的同型半胱氨酸在血中通过二硫键与蛋白质结合,只有很少一部分游离同型半胱氨酸参与循环,正常人体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含量很少。1969年Mc CullyE从尸检中发现2例血清Hcy浓度超过正常几十倍的患者存在广泛的动脉硬化,越来越多学者开始关注研究高Hcy与冠心病的关系。Wilken等[1]于1976年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最先提出Hcy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有关研究[2]表明血清Hcy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有一定关系。其致病机制可能为:①血清Hcy水平升高可能促使氧自由基生成,引起内皮细胞的损伤,Hcy通过增加细胞内S腺苷半胱氨酸调控内皮细胞的调亡,且可抑制内皮细胞的生长;②高Hcy可促进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生,加速LDL-L的氧化,削弱HDL-L的保护性作用,从而增加泡沫细胞的形成,引起血管壁增厚和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3];③增加血小板凝血恶烷的产生,激活血小板的黏附和凝血因子Ⅴ的活性,导致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Hcy通过诱导血小板聚集,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促进胶原合成等生物学效应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研究发现同对照组相比,CHD患者血清Hcy浓度偏高,且在ACS组中浓度较SAP组更为明显。

CRP是有肝脏合成的一种敏感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正常情况下以微量形式存在于健康人血清中,当机体有急性炎症创伤和梗死时此蛋白明显升高,CRP可以诱发组织因子单核细胞的产生,引发凝血过程。同时,CRP是纤维蛋白原的一种趋化因子,纤维蛋白原使巨噬细胞移行到内膜。炎性反应时巨噬细胞释放酶类活化T细胞,使斑块脱落和变小,从而导致ACS[4]。国外许多研究证实CRP可提示ACS病情不稳定性。Cavusoglu等[5]发现进展为VAP的患者较稳定性心绞痛患者CRP水平显著升高,本研究发现,CHD组与对照组hs-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ACS组明显高于SAP组,说明hs-CRP与CHD发病相关,并且与冠状动脉病变稳定性相关。

综上所述,检测CHD患者血清Hcy及hs-CRP水平在临床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血清Hcy和hs-CRP水平的升高对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都起着一定的作用,若能及早降低其血中浓度,将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有效地预防冠心病的发生及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Wilken DE,WilckenB.The pathogenesis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a possible role for methionine metabo lism.J Clin Invest,1976,57(4):1079-1082.

[2] 董征宇,姚康宝,黄映红,等,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相关性分析.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4,4(5):63-64.

[3] 刘颖,李永杰,高旭光.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相关因素分析.中国全科医学,2006,9(19):1611-1163.

[4] Legrvs VA. The use of 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in assessing the risk fot coronary heart disease.Clin Lab Sci,2001,14(4):243-246.

[5] Cavusoglu Y,Gorenek B,Alpsoys,et al. Evaluation of Creactive protein, fibrinogen and antithrombin-ill as risk factors for covonary artery disease.Isr Med AssocJ, 2001,3(1):13-16.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32例临床分析 下一篇: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伴发糖代谢异常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