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护理及体会

时间:2022-06-25 06:28:06

60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护理及体会

摘要:目的:总结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护理措施和护理体会,为类似病例的临床护理干预提供指导。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2年1期间收治的60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所谓本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药疗、氧疗、心理、环境安置、饮食等综合性护理,观察临床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全部患者经过8d至20d的住院治疗之后均痊愈出院,临床效果令人满意。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增强患者的恢复信心,提升患者的健康水平。

关键词:重症支气管哮喘 临床护理 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343-02

重症支气管哮喘会导致患者严重呼吸困难与肺功能衰退,而且通常无法通常常规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一般在发病之后采用常规治疗方案之后无法改善病情甚至出现病情恶化情况,能够在很短时间内进入到危重状态,进而会因为呼吸衰竭死亡。对于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而言,除了给予必要的临床治疗之外,对患者进行了综合性的临床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显著,现将有关资料和体会整理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期间共收治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共60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病程最短3d,最长20d,平均12.5d;住院时间最短平均住院时间8d,最长20d,平均13.5d。诱因,精神紧张5例,劳累8例,急性支气管炎12例,吸入刺激性气体15例,上呼吸道感染2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药疗、氧疗、心理、环境安置、饮食等综合性护理,观察临床护理干预效果。

1.2 护理方法。

1.2.1 药物治疗护理。对患者正确使用喘康速气雾剂,指导患者应该先呼气,而后慢慢深深吸气,在吸气的过程中喷出药雾,并保持几秒钟的屏气状态,而后慢慢呼气,通常每次使用吸入一两口药雾即可,每天使用三次至四次。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因为常见的气雾剂一般均是β受体兴奋剂,如果吸入药雾过量则非常有可能导致心律紊乱进而诱发猝死,因此对于心功能不全患者必须慎用;另外,使用气雾剂的治疗效果变差时或者成人心率超过每分钟140次时,则要停止用药;在治疗过程中要严格掌握气雾剂的使用剂量,一般不超过每周10ml。

1.2.2 维持电解质平衡。因为患者常常会因为摄入困难、大量出汗、呼气延长等问题而让患者体内丢失大量的水分和电解质,因此必须要对患者每天给予2500ml至3000ml的大剂量静脉输液,并在静脉输液的过程中给予电解质平衡状态监测,及时纠正补充剂量。

1.2.3 大剂量激素使用干预。静脉注射或者静脉滴注大剂量氢化考的松或者是甲基强的松,因为这两种要在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时比较常用,所以必要对药品的实际作用和不良反应有一个清晰的了解,避免出现激素滥用的问题并由此引发各种不良后果,对于患者用药之后的消化道变化、神经变化以及精神变化给予密切的关注,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必须要给予立刻停药等对应处理。

1.2.4 支气管解痉剂使用干预。作为一种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时比较常用的药品,氨茶碱的血液浓度不同则所导致的不良反应的程度也有差异,一般而言,如果氨茶碱血液浓度超过20μg/ml,则患者便会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如果氨茶碱血液浓度超过30μg/ml,则患者便会出现心律失常、抽搐等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静脉注射0.5g氨茶碱+50% 20ml GS时需要严格控制用药的速度,通常而言,要求药液的注射速度高于10min,并严格遵医嘱监测氨茶碱血浓度。

1.2.5 饮食护理。重症哮喘发作期间也是急性营养消耗期,患者体内的水分、蛋白质等大量消耗丢失,如不设法及时给予补充,势必影响治疗效果,因此,我们与营养师及家属联系,提高饮食治疗的认识,根据患者的饮食爱好,配制水分含量较多的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食谱,特别强调新鲜水果蔬菜的摄入。同时向患者解释合理饮食对增强抗病能力的重要性,鼓励患者尽自己的努力多进食进好食。

1.2.6 加强重症哮喘患者的夜间观察及护理。喘持续状态常有夜间加重或突然死亡的特点,其机理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哮喘患者植物神经不稳定有关。另外,夜间护理人员少,护理质量下降亦为重要原因。因此,对于重症哮喘患者夜间应有专人护理,并安排护理技术娴熟的责任心较强人员护理。

2 结果

全部患者经过8d至20d的住院治疗之后均痊愈出院,临床效果令人满意。

3 体会

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机械通气的护理应是随着无创辅助呼吸机的更新换代的发展而发展,努力研究不同类型的无创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是今后的发展方向。护理人员应不断努力掌握新技术新方法,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科学准确记录各种信息数据,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总之,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增强患者的恢复信心,提升患者的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李雪娟,李雪峰.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10):102-103

[2]赵文霞,杜如宇.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8):158-159

[3]闫妍新,郗少芳.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护理[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1,(02):120-122

上一篇:中药汤剂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中的临... 下一篇: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