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质”的词语

时间:2022-06-25 03:19:13

“时代”这东西或许算是一种化学物质,因为看起来,它改变事物性质的能力超强。不信,你听听周围经常响起的一些抱怨之声:“这个时代啊!”讲这话的人,基本都是发现某人某事产生了超出他想象的“化学反应”,于是不由分说地把责任推到“时代”身上。崔健有句歌词,“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也有一种责怪“时代”的意思。

细想起来,还真像那么回事儿。譬如,我们所熟悉的一些词语,原来是那个意思,经过“时代”的“浸泡”之后,意思正好反了。拿“赞助费”一词来说,原指有条件者自愿用于帮助有困难者的资金;但如今的孩子却不这么理解,我那小学刚毕业的侄儿将它解释成“有困难的穷人很不情愿地资助强势单位的费用”。再拿“慈善家”来说,原指长期热心公益助人为乐者;但现在,各类慈善家排行榜上,你不大可能找到诸如“靠捡破烂资助困难学生读书”这类铁杆爱心人士的名字。位列榜单的,多为捐款数额较大的老板,其中包括制造劣质产品的暴发户、血汗工厂的老板、殴打维权业主的房产商等等。

前几天,我在邮局排队办事儿,听到两个操外地口音的男子对话,又有了新发现――

甲问:“你女儿进某某小学没有?”乙用手猛拍脑袋,作痛心疾首状:“唉!没去成,某某小学的赞助费要三万,而另一个小学要五万,我按三万和五万填,没想到许多人都填五万以上。”甲说:“你太保守了,赞助费越高当然越容易进去了,你在这开档口这么多年,应该不差钱!那后来怎么办了?”乙说:“没办法啊,后来选了个民办小学。”甲问:“民办小学要多少钱?”乙说:“不用赞助,给学费就行了。”

听到这,我对原本明白无误的“公益”与“私益”的概念,一下子不明白了,觉得两者的词义似乎也在动摇。想当年,我是孩子那会儿,老师上门求着我们上学,学校真正体现了公益性。现如今,有财政兜底的公办学校,特别是一些所谓的“重点”、“名牌”学校,怎么就门槛重重,弄得像是牟取私益似的呢?本该得到赞助的民办学校,不设门槛、有教无类,怎么反倒显得更具公益性?

顺着这个思路联想开来,发现“变质”的词语还真不少。比如“国企”和“私企”。前者,全民所有制,其定位自然就是“公益”,盈亏皆为民;后者,非公有制,自负盈亏,以实现“私益”最大化为目的。这样的定义,在从前肯定是准确的。譬如计划经济时代,国企几乎包办了城镇人口的就业与吃喝拉撒。而私企,总是让人联想到“资本家”之类。时代不同了,如今的国企,尤其垄断国企,我几乎从不曾见他们招聘广告公开解决国民就业问题。但不公开招聘,国企照样人满为患。这些人从哪儿来?我想,此情况大抵同“公车私用”颇为相似吧――名义上是“公”,但普通百姓想来是没能力“私用”的。

前年有则报道,至今记忆犹新。说的是,郑州某铁路单位安排本系统职工子女就业,为了防止身份造假,要求职工及其子女必须在单位工作人员陪同下去做亲子鉴定,私自鉴定无效。看看,生怕血统不姓“铁”的国民混进了铁路系统,铁路饭碗“铁”到这种地步,足以令人叹为观止吧!这一对比,你就会觉得现代私企的胸怀更具公共性――英雄不问出处,招才不论“背景”。

不光是国有企事业单位,时下,公共权力的“私用”现象也颇为常见。安徽颍上县某镇一位姓张的党委书记,调任县委副书记后,仍兼任镇“第一书记”不放,直到他那当镇长的儿子接了镇党委书记的班为止。几年后,儿子高升,退了休的老书记居然又接了儿子班,当起了镇党委书记。“肥水不流外人田”,在此演绎得很形象。这位老书记的儿子,正是曾经赫赫有名的“白宫书记”张治安。另外,中国社科院“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研究”课题组2004年有个研究报告,说官员子女当官的机会,是非官员子女的两倍多。这个数据,大概比那些个案更具表现力。

其实对于许多意义变化了的词语,词典仍然维持原义,我们的法律规定也支持原有定义。难道真的是“时代”改变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内涵与外延?我想,这无疑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归罪。要知道,“时代”是一种时间概念,没有任何意志,它有什么能耐指挥别人去乱收费、去、去任人唯亲呢?所以,真正让一些社会概念起“化学反应”的,我看,非万能的“人”莫属!

题图 / 颠倒 / 希尔

上一篇:耍猴 第9期 下一篇:鲁迅看世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