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发烧”

时间:2022-06-24 08:03:57

一间被称为“听音室”的房间,N多张精品CD,各式Hi-Fi器材,以上条件可以让几个不再年轻的男人,高挂请勿打搅的牌匾,一天甚至几天足不出户,不吃不喝都乐此不疲且心情格外愉悦。

尽管现在“发烧友”这个词汇已经发展成了泛指对某些事物具有特别爱好人群的统称,但一提“发烧”,人们首先想到的还是音响器材。据考证,“发烧”一词可能源出自英文词fancier,与时下流行词“粉丝”实为同源。另一说是,“发烧友”的叫法最早是由香港的“音响器材爱好者”喊出来的。大约在50、60年代,当时的功放是以胆机为主,由于香港的天气比较炎热,民用空调在那个时代还未普及,所以他们每次把玩器材、欣赏音乐总是弄得满头大汗,满脸通红,还乐此不疲。时间一长他们就号称自己是“发烧友”了,并且这个称号逐渐被大家接受,变成了“音响器材爱好者”的俗称。而我们今天要说的,就是正牌的“发烧友”。

相对于对音乐、对唱片的“软件发烧”,“音响发烧友”应该是较多偏向硬件“发烧”,而在硬件发烧友里又分为两类,一是成品机的“发烧”,他们一般追求自己心仪的某些品牌和款式器材;再有就是讲究自己动手的DIY“发烧”,这群人有动手能力,追求完美极致,有时还自称“土炮党”,而把买器材的发烧友称为“洋枪队”。

玩“发烧”的人热衷音乐和器材的同时,也很喜欢交流心得,都会有一个自己的圈子,王克迪、徐兵和汪设计师属于同一个发烧圈子,貌似“发烧三剑客”。他们在各自的工作领域里都有着不小的成就,同时,“发烧”促使他们走到一起并数十年保持着亲如手足的朋友关系 一间被称为“听音室”的房间,N多张精品CD,各式Hi-Fi器材,以上条件可以让这几个老男人高挂请勿打搅的牌匾,一天足不出户,不吃不喝都乐此不疲且心情格外愉悦。

“发烧”由无线电开始

王克迪和徐兵是DIY高手,他们一个是大学教授,一个是酒店高管。有意思的是,他们还是大学时一个寝室的室友。二人玩“发烧”有着相似的经历,都是从喜欢无线电开始的。

王克迪接触无线电要追溯到中学时代,当时随父母迁到农村,父母都是中学教师,学校的一个代课老师对无线电很在行,组装收音机,修理喇叭和扩大机什么的样样精通,王克迪于是就耳濡目染地喜欢上了无线电,借来那位老师的《无线电》杂志仔细研读,并且开始学着动手做一些简单的晶体管收音机之类的东西。当时的条件很差,甚至连电烙铁都买不起,找块破铜块用铁丝拧一拧安个木头棒儿放煤炉里烧一下就充当烙铁了。后来,在抗震棚里,他用线绕电阻自制的电烙铁复原了家里废弃多年的老五灯收音机。尽管艰苦,但王克迪现在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依然像个孩子似的眉飞色舞,不难看出,那时候的状态对他现在的“发烧”影响颇为深远。

徐兵与无线电结缘也是上中学的时候,从接触矿石收音机、蛛网天线开始。那时候喜欢自己动手的人大都有过装矿石收音机的经历,尽管许多人后来并没有成为无线电爱好者。徐兵当时家在江苏,因南方气候比较潮湿,家里的一台美多五灯机因线圈受潮灵敏度降低。只能收到一个中波电台。于是他就找来各种相关书籍学着修理,几乎把机器拆装了一遍,在半导体收音机肆虐的年代,当电子管收音机放出《长征组歌》时,那种成就感可想而知。徐兵说,这种成就感就是使他更深入探究美妙声音的动力源泉。

要说人以群分这句话一点没错,徐兵和王克迪两个有着相似经历相同爱好的人,上大学又就读于同一所大学的物理专业。大三时候,他们还一同DIY了一套单声道胶木唱片听音系统,联合其他室友集资买来一台中华唱机,自己做了一只音箱和一台电子管功放,每天疯狂地欣赏为数不多的几张歌剧唱片。

“烧”成品机就是在“烧钱”?

与克迪和徐兵相比,汪先生应该算是成品机的拥趸,作为建筑设计师,他对“发烧”的理解也代表了群体中一部分人。

汪先生为人极为低调,甚至在采访时一再要求不要将自己的名字公开。其实,在发烧友中很少人有他这样的经历:汪先生求学时代曾经是名冠好几所大学的吉他演奏高手,按照国外的标准,他可以算得上是音乐家了。音乐实践使得他极为重视对音乐的主观感受和理解。他一直在说自己的设备相对“发烧”来说,仅处于入门级别,尽管我从侧面了解到,他在购买器材上的花销实在是不菲。然而,他是为了他所需要的音乐才进行投资的。对于这一点,汪先生说:纯粹“烧”成品机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在“烧钱”,单是一台音箱价格几十万、上百万并不鲜见,这类人都有对音响技术追根求源的癖好,音响吸引他们的是其技术本身,而并非是音乐。如果说王克迪、徐兵他们追求的是让机器帮助更好地听音乐的话,那么“烧”成品机的人追求更多的则是机器如何能更好地表现音乐,说起来有点绕,但你仔细琢磨一下,这两者之间还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

“让音响还原声音本质,是很多‘烧’成品机的人所追求的。他们爱听录音中的失误,椅子的移动声,纸片的落地声,飞机、大炮、打碎玻璃之声等等。他们追求的器材响应迅速、分析力卓著、动态横扫千军,凡此种种,兴趣全在音响再现声音的能力上。有的也许仅仅是为了满足追求完美的心理需求而已,音乐所表现的是什么,谁作曲,谁指挥等等,他们并不关心这些。换句话说就是,他们认为音响本身的特殊魅力,是完全可以脱离音乐吸引人的。”

同时,汪先生也说,有钱人终归是少数,其实玩音响归根结底是个知识积累的过程,有钱有有钱的玩法,没钱有没钱的玩法,有钱的人没时间,有时间的人太多又都没钱,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明白什么是自己想要的才是“发烧”的关键所在。

“发烧”全才凤毛麟角

就像厨师很少有各个菜系的菜肴都精通一样,“发烧友”中硬件、软件包括DIY都“烧”,同时又样样精通者简直是凤毛麟角,而王克迪就是这样一个不可多得的全才。他自己前后组装的“发烧”电子管功放机(俗称“胆机”)不下20套,从“发烧”开始到现在,他从来没有买过成品功放,都是自己DIY胆机。

而徐兵在“烧”成品机的同时,有时也DIY电子管功放。他和王克迪曾经合作DIY过多款音箱和解码器,他们还设计过一个相当有特点的全平衡耳机放大器。用于推动高阻耳机,并且写成的文章发表在一家知名音响杂志上。

圈子里,DIY的这种“烧法”,又被大家开玩笑地称为“家庭和睦大法”。据说,港台地区的很多“烧友”的太太们都非常支持自己的老公玩“发烧”,最直接的好处就是老公下班和假日里绝对会踏踏实实地在家待着把玩自己的“烧品”,自然就不外出了。偶有呼朋唤友、推杯换盏时刻,往来的也尽是些发烧友。

说到对成品机的“发烧”,王克迪和徐兵有着相同的观点,虽说现在大家的经济实力还是都有一点的,但总感觉DIY的时候,能给自己带来更大的

乐趣,可以实践各种线路和元件,比较它们的优劣,使自己动手的组装机器更加称心如意,也更有成就感。他们多少有些无奈地承认,多数时候,DIY产品的成本都会高于市售同类产品的价格。

王克迪目前收藏有千余张CD,他很欣赏“音响是载体,音乐是灵魂”这句话,他甚至能将许多CD中作品表现的主题和内容,作品的音乐结构,作曲家、演奏者的生平轶事等等说得头头是道。他说,其实音乐“发烧”和音响“发烧”,并不是矛盾体,而在于你怎么理解它们,并不能说不懂音乐就不是“发烧”,对器材的认知同样是“发烧”领域的极致之一。但他坚持认为,懂得音乐的音响“发烧友”在他心目中才是相对完美的。少顷片刻,王先生又赶紧补充道:我说的会听音乐和懂音乐可是两个概念,别误解了我的意思就行。

“发烧”入门攻略

采访中,王克迪、徐兵和汪先生一致认为,发烧的根本动力在于对音乐重放的热爱,因为爱音乐才会有所谓“发烧”。音乐是通过听觉直达人的心灵的。器材的优劣决定了重放音乐的质量,影响对音乐的感悟,但是在整个感受音乐的过程中起到的毕竟只是辅助作用。

在外人眼里,“发烧三剑客”已是相当地“发烧”了,但他们回忆起早年用话匣子听音乐、学习音乐知识的经历,都感概颇多,那些经历也是最令人难忘的。他们都不赞成没完没了地换器材、反复比试器材的价格、档次和品牌,尽管他们也认可那也是“发烧”的范畴。发烧不需要什么理由。不用谈什么资格,钱更不是衡量“烧”的尺子。经济实力强的,洋枪、洋炮不断换新是发烧,就像贵妇人换时装一样;有情趣和一些基础知识的,自己动手DIY也挺好;或是只需到音响商行和音响展上就可以一饱眼福和过足耳瘾,就算买一本杂志一样可以把音响时尚了解得一清二楚。

对一些入门级的“发烧友”,暂时做不到DIY的程度时,“发烧三剑客”建议可以先从购买成品机开始。购买成品机首先要以音质为主,听产品是否有良好的音色、接近真实的还原能力和音乐厅的现场效果。除了音质音色之外,还需要考虑平衡、密度、速度、分析力等因素。当然,还有一些比较具体的技术指标和参数,需要引起重视。

搭配音响器材重点要考虑的是音箱。音箱是所有设备的终端。不同品牌、款式的音箱,音色差异很大。八门级Hi-Fi器材组合,在没有很多资金投八的情况下,音箱更要慎重选择,一般的音响系统的器材比例为4:4:2(音箱:功放:音源)。而作为入门级系统,音箱的比重可以更高一些,达到50%以上也算合理。简单地说就是,1000元功放推5000元灵敏度适中的箱子,肯定比5000元功放推1000元箱子来得效果要好。

总之,新手选择八门级器材组合,要多看多听多学习。听觉是十分主观的东西,无论怎样选择,适合自己口味就好。当然,最重要的是,要热爱音乐。器材是帮助聆听音乐的,是手段;而目的,就是美妙的音乐。

上一篇:李冬 不艺术的厨师不是好画家 下一篇:喝杯茶,应酬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