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龙先生,请受我一拜

时间:2022-06-24 06:22:09

史旭光

截拳道行者。1997年开始接触李小龙截拳道,目前为中国国际李小龙截拳道总会北京市推广会会长,专职从事李小龙文化研究与截拳道教学推广工作。

李小龙电影引我前行

起初接触的李小龙电影是《精武门》,那时我整日拿着双节棍乱舞;后来正式习拳后,最喜欢《猛龙过江》,片中李小龙所设计的动作和动作传达出的理念,是我练拳的模板;现在则移情至《盲人追凶》,这是李小龙参演的一部电视剧,李小龙在剧中扮演一位功夫教师,共出镜四集,那些画面对我的教学起着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

中国是否还是个尚武的国家

现在有武术进校园的政策在推行,是个好事,但以什么形式进去,能否长期施行,又如何衡量学生习武的进度,是个问题。学生除了有书卷气,还应有锐气和朝气。要以武术去完善人和塑造人,而不是把人塞进刻板的形式中,变成畸形人。

我很喜欢周星驰先生的作品《少林足球》片尾那一幕,人人有功夫在身,可平时又不外显,仅在危机时使用。每个人都可以藉由功夫的习练,收获到搏击能力之外的东西,譬如毅力、坚韧、冷静等等,这些会反馈到每个练习者的生活与工作中。

先发现,再传承

李小龙就在那里,但我们还没学会如何去正视李小龙。先有发现,才能谈到传承。不要标签化地去理解他,将他还原成一个真正的人,这是最重要的,也是他所期望的。

收藏李小龙精神最重要

去年甄子丹先生曾问我有无兴趣收藏李小龙使用过的木人桩,兴趣是有,可经济能力不足。其实研究李小龙的最佳途径是去大量阅读他的书信、笔记、著作,并从中按图索骥,寻找他思想的源头。他带我认识了很多人:克里希那穆提、铃木大拙、老子、大卫・休谟、埃里克・霍弗、纳兰性德、拿破仑・希尔、麦克斯威尔・马尔茨……

意识、行为、态度,缺一不可

李小龙先生传承给我们的武道精神非常正能量,适用于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

第一,明确的目标意识:“为某种目标而奋斗,将赋予你的生命以意义和本质。”

第二,WALK ON:“我相信任何人都可以认为自己能达到目标,如果他能够把明确的目标、不懈的坚持、燃烧的欲望在心中整合为一体,便能使其转化为现实。”

第三,视绊脚石为垫脚石:先从心态上转变―当他因伤卧床长达6个月之久时,他就利用这个机会来系统整理自己的训练方法和哲学思想,并写下了数册笔记。他还曾写信给好友李俊九,“你在面对障碍时,是把它当作实现你梦想的垫脚石,还是绊脚石呢,不知不觉中你会否让消极、焦虑、惊慌等等战胜你?相信我,任何大事或大成就都会有它的障碍,或大或小,重要的是个人对这种障碍的反应,而不是障碍的本身。真正的失败是你承认失败,而不是面对失败的那一刻。”由此可知李小龙的态度。

隐藏在中国民间的小众武术门类

2004~2008年期间,我接触过不少传统武术,对戳脚印象最深。我们常说南拳北腿,所谓北腿,多指戳脚。戳脚共九趟,即九个连环腿套路。我仅学得三趟。因其腿法的后踢、后撩、后蹬等动作,均须双臂配合,双臂上扬下合犹如鸳鸯展翅,左右腿轮换踢击,又如鸳鸯形影不离,所以又称“鸳鸯脚”。有一说,武松醉打蒋门神所用的“玉环步、鸳鸯脚”便是戳脚技法。吴斌楼先生是近代戳脚翻子拳大家,自幼随河北蠡县魏赞魁先生学拳,魏先生曾被清朝敕封为“御翻子”。吴得魏真传后,在京发展,凭武艺立足,创办艺林国术研究社,1935年,在一场演武会上,经过较量评选出“十老武术家”,吴先生荣列其中,其他几位当今最知名的是形意拳的尚云祥。此前,吴老还结识了鲁迅先生,先生以“豫才”之名赠其亲书折扇两柄。

推荐华语电影 TOP10

《猛龙过江》《龙争虎斗》《卧虎藏龙》

《黄河大侠》《一代宗师》《顺流逆流》

《东方秃鹰》《叶问2》《杀破狼》《武馆》

推荐外语电影 TOP10

《因剑之名》《和平战士》《愤怒的公牛》

《黄昏清兵卫》《传说中的拳头》《最强武器:弓》

《七武士》《斗士》《红带》《突袭》

上一篇:马修·麦康纳:花瓶裸男到影帝“麦康复” 下一篇:对完善纳税评估体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