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流域水库水资源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时间:2022-06-24 04:09:20

跨流域水库水资源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本文探讨了以水库为依托的跨流域调水中的主要问题,对这一问题所涉及的管理权限、调水权限和调水资质等问题展开分析,并针对当前跨流域调水问题中的管理体制等提出了解决思路,最后从水资源优化配置的角度探讨了其技术手段。

关键词:跨流域;调水;水库管理

Abstract: How to meet the human need on the building at the same time, the use of energy reduce to a minimum, and for a reasonable pursuit of the goal of building designers. Naturally able to withstand the take is not infinite, so to meet Mankind's growing material and cultural needs while maintain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natural, is an important human issue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nergy-saving insulation design of modern architecture.

Keywords: Modern architecture; energy conservation; insulation; design

中图分类号: TV6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概述

我国的水力资源开发目前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主要河流上可建水利工程的坝址开发程度已经接近饱和。在未来的水资源管理中将更多的从工程水利转向水资源的综合管理和有效配置,以水库为依托,将不同行政区划、不同流域之间的水资源有效调配,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将水库管理问题从当前主要的单库或梯级水库的管理推广到跨地区、跨流域的水库管理。这类水库管理问题的核心问题是水资源的调配管理,不仅仅和工程、技术有关,还和其他社会、经济因素有关。这也决定了跨地区水库管理问题的复杂性。因此跨地区、跨流域的水库管理问题可集中到这些水库之间的水资源调配问题。这是当前水库管理和水资源利用研究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将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跨流域水库水资源管理的主要问题分析

2.1管理权限问题

跨一级流域的水库之间的水资源调配通常都要涉及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流域管理机构和相应的调水工程,如南水北调的中线工程就是以丹江口水库为起点,途经若干省份的相关水利工程,需要多个流域管理机构、多个行政区划之间的密切合作才能够协调完成。这就涉及到水资源的管理权限归属。按照我国当前的相关法律,水资源的管理是采取流域管理和行政区划管理相结合的形式,具体的管理细则原则上都是以流域划分单元来进行管理权限的认证,但对于跨流域的水资源管理权限却没有明确的管理权限认证方法。由此导致了这类跨流域的水资源调配问题处于当前法律法规的边缘地带,相应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不明确,由此导致了诸多的相关问题。

2.2调水权限和调水资质问题

从理论上讲,取水许可证制度和水资源的有偿使用制度是保障跨流域水库水资源调度有序进行的重要保障。在某个明确了管理权限的行政区划内,取水许可证的获取是以行政审批的形式来完成的,流域机构对取水许可证的发放也是类似的形式。但一旦涉及到跨流域的层面,就会遇到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具有调度权限的机构通常为非营利性的水资源调度机构,而受益者范围则比较广泛,甚至于直接受益对象还并不明确,这直接导致了水资源调配后的经济核算困难。综合上述问题可见,在直接受益对象和经济核算方式不易明确的情况下,取水许可证的发放对象都可能存在争议,因此跨流域的水库水资源调配要有效实施自然就面对大量的现实阻力。

2.3跨流域水资源调配的规划与经济补偿问题

经济问题是跨流域水资源调配的重要影响因素,就目前的表现来看,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其中受益群体(或长期的取水用户)数量在水库的跨流域水源调配中如何合理确定是首要问题,由于普遍缺乏供水方(水库)和用户之间的协定,因此供水方和潜在用户之间都缺乏保障,加之水库的可调水量还受到天然径流波动的影响,更加加剧了这种不确定性,由此导致了经济核算时的不确定性,直接影响了水库在进行跨流域水资源调配时的可行性和经济补偿问题存在相当大的困难。

3、对策探讨

从上述分析可见,意义水库为依托的跨流域水资源调配问题从宏观层面的管理体制到微观层面的经济核算,都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既需要解决管理体制和法律法规中的冲突,又需要解决经济核算时的理论和技术问题,在本节中将针对上述主要问题的对策展开讨论。

3.1制定跨流域水资源调配的管理细则

在当前的跨流域水资源调配的管理体系中,尽管已经明确了原则上是按照流域管理和行政区划管理,但对于跨流域的水资源调配,尤其是大型跨流域调水却实际上是主要由中央直接决策,流域和地方管理部门的参与程度较少。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理清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对于以水库为依托的跨流域调水问题,必须在法律上确立具有详尽权利和义务的管理部门,而不是仅仅依靠中央直接决策和包办。尤其是要理清跨流域调水管理部门和流域管理部门以及地方水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的管理权限问题,构建出上级调度机构和地方管理机构密切配合的管理体制。水库作为跨流域调水的主要源头,其利益归属方主要是地方部门,而跨流域调水的上级调度部门又是实际的调水组织者,因此二者之间的利益平衡是当前跨流域调水中的关键问题。二是调水工程的管理问题。当前跨流域调水在经济上的主要问题是在规划阶段,表现为对工程规模估计不足,受水区水资源利用状况计算粗糙,导致了这类跨流域调水工程的经济合理性问题长期存在。因此在制定跨流域调水的规划时就应对这一问题高度重视。笔者认为在规划阶段应充分听取地方部门的调查意见,尤其是应对受水区的水资源取费标准问题做足够的研究,必须在可承受的基础上进行,而且应当签订必要的受用水的书面协议,用以保障调水工程基本的经济收益,同时避免出现调水工程完成后受水地区无力承担水费的问题.。三是取、用水的管理细则问题。按照调水工程规模来划分,可大致划分出两类基本的取水管理体制。第一类是由国务院、或国务院委托流域管理机构管理的调水工程,其取水许可证的发放应由直接负责的部门组织审查。第二类则是由流域管理机构作为最高的组织协调机构,负责对所涉及地方行政区划内相关事务的处理。此时按照是否跨越省级行政区可进一步细分为两小类。当调水不涉及跨省级行政区、且该调水工程对附近省区的影响较小,则应由省水利厅负责取水许可证的审核和发放工作。若涉及到临近省份,则应由流域和相关省份的水利管理部门共同组成调水管理机构,共同审核取水许可证的发放工作。

3.2用水管理问题

用水管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更多体现在技术层面,其本质是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这一过程中能够既需要处理水库自身的调度要求和外调水量之间的关系,又需要对外调水量在各用水单位之间进行合理分配,因此存在水资源的最优配置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比较有效的解决方法是采用优化理论,将水库的供水、发电、航运等进行多目标调度,可采用的多目标群决策方法来实现。在制定调水计划时引入群决策机制,在各受水地区之间将调水量初始分配,拟定出满足基本需求的若干个可行方案,并对各方案进行目标偏好的优属度评判,从而构建起基于多目标模糊优选的群决策模型,针对方案决策中决策者对目标偏好的冲突,提出了基于满意度的多目标协商决策模型,以贴近度作为方案优劣的评断。这种多目标群决策方法由于可以充分各用水单位之间的利益权衡和水量分配时的技术性最优,实践表明是一种较优的水库水资源用水分配方法。

参考文献

【1】刘强, 杨永德, 李英.跨流域调水水资源管理问题分析及建议[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07,5(3):10-13.

【2】蒋殿顺, 辛宝美, 郑永杰.探索新形势下的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8,28(2):79-83.

【3】曹小磊.跨流域调水工程管理模式及水资源配置决策[D].大连理工大学,2010.

上一篇:浅议HDPE管在市政排水中的优势 下一篇:城市非建设用地规划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