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K技术在送变电线路测量中的应用

时间:2022-06-24 02:37:31

RTK技术在送变电线路测量中的应用

摘 要:RTK作为一种建立在实时处理两个测站的载波相位基础上的技术,不但已经达到了厘米级的高精度,同时它还能够对观测点的三维坐标进行及时的监测。RTK技术的出现为工程放样、道桥测量、地形侧图、建筑工程测量、航道测量以及水利工程测量等各种控制测量工作带来了全新的突破,因此RTK技术在我国的各类工程项目建设中具备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对RTK技术的概念、RTK技术的优势以及RTK技术的关键技术环节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分析和探析,从而详细论述了RTK技术在我国送变电线路测量中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RTK技术;送变电线路;测量

中图分类号:U224 文献标识码:A

1 RTK技术的概念

所谓的RTK技术,就是一种以载波相位观测量为基础的实时动态差分GPS的卫星测量技术,由于它对特殊作业模式的要求,必须在它的已知点的基准站上设置GPS接收机,这样GPS接收机上观测到的载波相位观测量就会被调制到基准站电台上的载波上,之后基准站电台会将观测站的坐标信息连同采集到的这一调制波一起发回给流动站。一般情况下,流动站应设置在将要观测的点上,这样GPS接收机就会接收卫星信号并且采集载波相位观测量,而与此同时,流动站的站台也会接收到来自于基准站电台的数据链,从而得到基准站的载波相位观测量。之后流动站会分别对流动站的载波相位观测量和基准站的载波相位观测量进行相位差分解计算,从而得出整周模糊度,也就可以对每个历元实时处理了。而要想准确计算出厘米级流动站高精度的定位位置,不但要保证卫星有良好的几何分布情况,同时也要保证至少跟踪了4颗卫星。RTK技术具体的工作原理如下图:

2 RTK技术的优势

2.1 工作量较少。如果采用常规的仪器进行测量作业,必须要有人工的绘图的,这样工作量是很大的。而采用RTK技术进行测量作业时,就能够通过分析所收集的数据直接产生出断面图以及平面图,并且图纸的精度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对于图纸标准化工作的推行也是十分有利的。

2.2 操作方便,数据处理能力更强。采用常规仪器进行测量时,不但要配有草图的记录,同时只能收集到高差、坐标以及平距等数据。而采用RTK基准站时,就不需要设置了,在移动站行走的过程中就能够自动采集到测量的结果,同时也可以进行坐标放样的工作。采用RTK技术的数据处理、转换、输入以及输出能够更强,同时它也能够更快速地与计算机以及其它的测量仪器通信。

3 RTK技术的关键技术环节

3.1 送变电线路工程中的选线技术。这是送变电线路工程中很重要的技术环节,前期必须经过详细现场勘查,对所有的方案分别进行技术经济性比较,从而选择一个最为经济可行的送变电线路。

3.1.1 控制测量。如果观测区的平均高程较大或是观测区在3°带或6°带分界处的子午线附近,那么就应重视距离的归化、归算以及改正的问题,确保投影的变形是符合工程项目的要求的,从而防止断面、计算塔位水平档距时偏差过大以及点距与实际距离不符等问题的出现;另外在建立独立坐标系统时,系统的方位角以及起算点的坐标应与国家标准相一致,这样用图进行实地选线时才会更加便捷。处理GPS网的数据时,要参考地物特征较为明显的GPS点坐标以及线路起点和终点附近处的地形和坐标,之后将这些点位绘制在地形图上并将其与周围的地物和地形进行比较,确保点位的要求是符合标准的;应重视高程控制的工作,在利用已知的水准点进行高程拟合时,如果使用常规方法受限,也可以采用RTK建立,在确定各点高程的同时,各点必须是要保证组成了闭合线路的。当然也可以采用附近基准站控制的中央附近点确定高程,但两次高程的比较差要小于高程设计最弱点高程误差的两倍的。

3.1.2 实地选线。采用RTK技术进行实地选线时,不但能够测定线路经过附近地物的偏差,对比出地形图的相关数据,也能够即时地收集到转角点的坐标、标定线路的方向以及测定线路的位置,这都是常规的方法做不到的,也为设计选线以及后续的实际改线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实地选线时,基准站应设置在线路的附近,并且是地势较高、周围无强电磁波干扰、视野开阔、无高山阻隔的位置处,这样才能确保电台发射数据链的辐射范围。流动站初使用时应用已知点检查,参考已接收到的卫星信号的质量,确保精度的要求是符合标准时,才能进行采集工作。确定转角点的点位时,为便于纵断面的检查和测量,附近应最少设置一个辅助点。

3.2 纵断面测量与风偏测量技术

3.2.1 在设立基准站时,其能辐射到的区域都是要保证没有信号干扰的,当这些控制点不符合要求时,应分析具体的情况对其进行加点置站。

3.2.2 为保证数据链的畅通无阻,在较为隐蔽的区域应提高接收天线和电台天线的高度。

3.2.3 测量线路的平面图时,应尽量的直接测定重要地物以及在纵向上的输电线、通讯线以及架空管线的高度,如无法直接测定则应采用间接的方法测定。

3.2.4 为了能够及时了解测点到线路转点的线距以及测点到线路的偏距,应采用线放样功能,这对正确选择测点是非常有帮助的,同时在收集点位的相关数据时,精度制度也是要符合要求的。

3.2.5 当流动站开始工作时,应先输入必要的参数,同时还要认真检查已有点位的相关数据,线距误差、平面误差以及高程误差等都是应小于一起对应精度的两倍的。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对RTK技术的概念、RTK技术的优势以及RTK技术的关键技术环节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在送变电线路的测量工作中,与常规的测量作业的方法相比较时,RTK技术在线路测量工作的各个方面都是具有明显的优势的,其不但具有非常高的定位精度,同时也极大提高了送变电线路测量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当然,在实际应用RTK技术的过程中,也是存在着数据链发射的稳定性、间接高度的测定、软件的实用性以及采集信息格式与采集器的接口技术的转换等种种的问题的,这就要求了我们必须对RTK技术进行进一步开发和研究,真正保证RTK技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那么RTK技术在送变电线路的测量领域也必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吕志刚.RTK技术在送变电线路测量中的应用[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4.

[2]张志强.GPS RTK技术在输电线路测量中的应用[J].吉林电力,2009.

[3]尹军.GPS-RTK在架空送电线路测量中的应用[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8.

上一篇:100%低地板现代有轨电车pis系统研究 下一篇:FP―7Ahmed青光眼引流阀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