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言语智慧在语言的屏障上爆发、生长

时间:2022-06-24 12:30:19

让言语智慧在语言的屏障上爆发、生长

风格是思想的血液。肖伯纳对思想与风格的关系有过精辟的论述:“一个人要是没有什么主张,他就不会有风格,也不可能有。一个人的风格有多大力量,就看他对自己的主张感觉有多么强烈,他的信念有多么坚定。”

薛法根有自己坚定的教学主张与鲜明的教学风格。他的语文教学主张是:“为发展学生的言语智慧而教。”正是这一主张支撑着他的教学风格,他的教学风格里充溢着的思想张力,有深度,有意蕴,显现着一种独特的语文教学气象。

“为发展学生的言语智慧而教”,这一主张有着丰富的内涵。其一,这是语文的。他把语文教学的重点放在言语能力的培养上,一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这是语文教学的“独当之任”。也因为此,才会有语文教学的风格。莫洛亚在《艺术和生活》中这么说,当强烈的情感撞在语言的屏障上爆发出来的特性,才是艺术作品的风格。其二,这是以智慧为核心的。英国过程哲学家怀特海认为,智慧虽比知识模糊,但比知识更伟大,在教育过程中更具主导地位;也许能轻而易举地获取知识,但未必能轻而易举地获取智慧。言语智慧超越了语文知识,其使命是把知识转化为智慧。当言语智慧成为语文教学主导的时候,语文教学一定是神圣的。其三,这是以能力为重的。能力是智慧的载体。智慧在能力上落脚,智慧就再也不会虚无缥缈了。而这样的言语能力是带得走的,是可再生的,是可持续发展的。“为发展学生的言语智慧而教”,薛法根把自己长期以来语文教学的理念和实践经验整合起来,聚焦起来,起着统摄和引领的作用。

薛法根的这一教学主张内蕴着一个核心的教育理念:智慧解放。智慧解放,就是解放儿童,促进儿童生长智慧,这是薛法根语文教学的儿童立场,是“为发展学生的言语智慧而教”的理论内核和基础。

在这样的前提之下,薛法根不断寻找和创造实现的策略和方式,最后,他把策略和方式提炼成“组块教学”。所谓组块教学,就是把语文教学内容加以梳理、整合,形成结构。结构化的内容既是简约的,又是极具力量的。组块教学的基本要义是:走向生活——生活总是综合的、整体的,生活视域下的语文教学应当也必须“组块式”的;走向结构——综合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按着内在关联性加以梳理,逻辑清晰,内容要素之间互动共生;走向运用——语言文字只有在运用中才会融为一体,才会真正成为学生的言语,语言的使用是语文教学的目的,当然也是组块教学的目的。

围绕着组块教学,薛法根还概括了“为促进学生言语智慧而教”的两种策略。一是“看”教材的三种眼光,即“用儿童的眼光来解读,用教学的眼光来审视,用生活的眼光来选择”。用儿童的眼光来解读,教材才会走进儿童的心灵;用教学的眼光来审视,教材才具有课程教学的意义;用生活的眼光来选择,教材才会把语文与生活自然地联结起来。二是根据文本语言的三个层次,发现文本中适合学生学习的语言要素,重组并整合成相应的语言学习内容板块。这三个层次是:儿童交流时的伙伴语言、适合儿童发展的目标语言、文学作品中的精粹语言。尽管这些概念仍需斟酌,但这样的发现和概括充满着创造性。显然,组块教学是智慧的。

薛法根的“为发展学生言语智慧而教”他不仅探索、建构了实现策略和方式,而且自然地建构了一种表现形态。这种表现形态具有整体风貌、鲜明的独特性和审美意义,因而可以视作薛法根的教学风格。我以为,薛法根的教学风格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清简。清简是洗净铅华后的简约之美,是由厚至薄的浅近之美,是直抵核心把握精髓的深刻之美。清简,不乏厚实;清简,不乏大气;清简,不乏儿童之需、儿童之情。这是一种气度和境界,是一种大智慧,是儿童之美。

借用莫洛亚的话来说,薛法根的语文教学研究和实践,总是让言语智慧在语言的屏障上爆发、生长。(作者单位: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上一篇:关于医院病案管理的初探 下一篇:把课上到孩子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