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课堂教学中成就动机培养的思考

时间:2022-06-24 10:52:57

关于课堂教学中成就动机培养的思考

摘要:教育可以培养并发展个体的成就动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成就动机,对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高学习成绩培养良好个性品格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课堂教学 成就动机 培养 思考

心理学中将成就动机表述为:是个人追求成就的动机,是个人对自己所认为重要的或是有价值的工作,去从事、去完成、去追求成功并要求达到完美状态的原因。中学阶段正是学生长身体、学知识、培养能力的关键时期,但是在这一时期总会出现一些消极自卑、不思进取的学生,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一般比较差。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往往成就动机很弱。从教育的角度看,任何一种教育都是塑造或改变个性的过程,是一种获得新的思想、行为习惯以改变旧的思想、行为习惯的过程。

一、关注、发现和欣赏每一位学生的优点和成绩,激发其成就动机

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人最本质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而欣赏的肯定便是满足学生的这种心理需要,是培养学生成就动机的有效途径。由于一部分学生长期学习困难,从他们的身上往往表现出缺乏自信,缺乏上进心,自暴自弃,他们渴望被重视、肯定而又没有机会,他们长期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难以享受健康愉快的精神生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关注、发现和欣赏这部分学生,对他们充满信心,激发他们的成就动机。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特别关注学习困难的学生。关注是发现和欣赏的基础,由于这部分学生学习基础差,学习新知识困难,在课堂教学中表现为对所学知识缺乏兴趣、注意力不集中、做小动作或交头接耳。这部分学生只要不影响课堂纪律,一般不会引起老师的注意;即使因扰乱课堂纪律,老师也只是点名提示或批评。他们长期习惯于这种课堂角色,很少被重视。但是这并不等于这部分学生没有“闪光点”,只是在课堂教学中忽视和漠视了他们。所以培养学生的成就动机,教师首先要充满爱心去关注他们。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要善于发现或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教师要在每个孩子身上发现他最强的一面,找到他作为个人发展的根源的“机灵点”。这就是说每一位学生身上都是有优点的,对于成就动机弱的学生,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善于观察他们他们的言行,发现他们的优点,及时捕捉到这些“闪光点”。

在发现的同时还要肯定的欣赏学生的“闪光点”,激发其成就动机。当学生的某一优点或成绩被教师肯定的欣赏,其自然得到成功的体验,这对于成就动机弱的学生来说,是尤为珍贵的体验,这是激发他们成就动机的关键的体验。

二、创造成功机会,使每一位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强化其成就动机

成功体验是指个体在完成某项任务后产生的一种自我满足的后效功能:它可以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促进个体的身心健康;可以感知自己的力量和能力,增强自信心,提高动机水平,为以后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提供了有力条件。成就动机的培养需要在激发学生成功动机的基础上反复的成功和体验,使学生不断加深这种体验,巩固其成就动机。因此,教师应该不断创造成功机会,使学生得到成功体验,强化其成就动机。

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标准。学习若有标准,可望且可及,将有利于成就动机的增强。确立学习标准意味着建立一个奋斗的目标,它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起指导作用。教师要帮助学生精心制定目标,并帮助和督促他们完成,使他们体验到:只要通过自己努力,就能够达到标准。

在课堂中,教师还可以利用“分层优化”的教学原则,多准备一些适合每个学生的问题,多给予他们回答问题的机会,使他们在宽松和谐的心理气氛中尽可能多的得到成功体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鼓励他们创造机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不断强化这种心理品质,从而充满自信,乐学、善学,最终感受到成功,形成良性循环。

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公正、合理、及时,肯定学生取得的成功

通过教师公正、合理、及时的评价,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可以进一步加强其成就动机。学生知道学习结果后,即能看到自己的成功,提高学习热情,增加努力程度,又能发现自己的不足激起上进心,克服缺点,改正错误,争取更好的成绩。

教师对学生的日常评价要多使用顺应性评语。心理学实验表明:教师对学生的评语是激发学生成就动机的有效方法。心理学家佩奇通过实验发现,使用顺应性评语可以激励学生不断进步,取得好的成绩。这样使学生感到只要通过努力可以取得一定的成绩。所以,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正确看待后进生的成绩和不足,客观地加以评价。这样使学生感到只要通过努力可以取得一定的成绩,如果继续努力将会获得更多的成功,从而减少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消极心理感受,增加学生的成功体验,强化成就动机。

教师对学生评价要坚持正面鼓励为主。提倡多表扬,少批评。但表扬应该与严格的要求相结合,批评中又应带有鼓励。对学生每一点微不足道的进步,都要及时的给予表扬和鼓励。

在对学生的评价中,教师要具备宽容伯心理品质。所谓宽容,绝不是指教师对学生各种错误思想、行为的漠视和放纵,而是指教师对学生教育过程中的一种宽厚的态度和方法。包括态度上的宽容、时间上宽限、处理上的宽待等。不应以过高的标准评价成就动机弱的学生。

四、创造良好课堂氛围,内化学生成就动机

给学生以宽松的课堂心理环境,让他们体会到只要自己百分之百的努力,百分之百的发挥自己的水平,就一定会获得成功体验,将取得成就的要求成为学生学生自身的需要。教师要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善于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心理环境,内化学生成就动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在传授知识,同时,也在创设和影响着课堂的心理环境。教育心理学家认为,课堂心理环境主要由教师创设,和谐宽松的氛围首先取决于教师做什么以及怎么做。教师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发挥自身的潜能,在课堂上学生在一种心理平静、愉快而活泼的气氛中学习,必然会产生强烈的成就动机。教师要不断完善个性品质,以自身高尚和人格力量和健康的心理素质为基础,真诚地接纳、理解和尊重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心理环境。

教师要善于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富有爱心,良好的师生关系所带来的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积极情感,互相帮助、彼此合作的态度和良好的情绪气氛,都会使学生自觉产生强烈的成就动机,获得愉快的成功体验。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对学生成就动机的培养,不断完善其个性的全面发展,对于帮助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成为21世纪合格的公民具有重要的意义。

上一篇:搭起“问题学生”走向成功的跳板 下一篇:初中数学启发性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