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IT在五年制高职有效教学的探究

时间:2022-06-24 08:05:10

NIIT在五年制高职有效教学的探究

摘 要:本文引入了有效教学的概念,介绍了有效教学的定义,从基于工作岗位,重新整合课程资源及创新教学方法两个方面阐述NIIT有效教学设计,最后提出了NIIT有效教学的实现。

关键词:NIIT; 有效教学; 创新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TP368.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12-155-001

一、有效教学的概念

从概念本身结构的角度来进行定义,有效教学即“有效+教学”。有效指的是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学生获得的具体的进步和发展;教学指的是教的人指导学的人进行学习的活动,即教和学相结合相统一的活动。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进行界定,有效教学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通过投入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来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全面培养与发展学生的个性,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这是一种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现代教育理念。此观点认为有效教学包括三重意蕴:第一,有效果。即通过对学生学习活动结果的评定来衡量教学活动结果,看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第二,有效率。即以少量的投入换得较多的回报,教学效率=教学效果/教学投入。第三,有效益。即教学活动的收益和教学活动价值的体现,也就是教学目标是否与特定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吻合及吻合的程度。

二、NIIT有效教学的设计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教育在教学的方法及教学的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学习空间也在延伸。学生不仅仅从书本和课堂获取知识, 还可以从计算机网络获取知识。所以教师要利用新教育理念、新技术手段、新教学方法,将教师和学生、理论与实践、教学与考核紧密结合起来,构建一个完整、丰富、互动的教学模式。

1.基于工作岗位,重新整合课程资源

如何整合NIIT 课程资源顺序,关键是通过校企合作,掌握企业所需人才的素质、核心能力和职业能力,以此来确定NIIT 专业的课程标准和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的解构与重构遵循“内容标准化、资源简单化、应用模块化”三项原则,在内容的选择上遵循“工学结合、以岗位任务为中心、案例驱动教学”思想来组织课程内容,从课程体系模块化、课程评估标准化、专业主干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4个方面着手同时推进;资源简单化就是课程教学资源应该按知识的最小单位归集;应用模块化就是实际教学采用模块化资源集成。

根据NIIT现有的课程体系,首先整合NIIT专业的核心课程,再整合NIIT专业的基础课程,整合后的课程资源建立了以工作岗位任务之间的工作流程为核心的逻辑关系,提供了优异的教学资源,有学案、课件、案例活动、实践习题,更重要的是还有授课视频和实践指导视频,为学生自主学习和巩固复习提供了长期的帮助,真正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了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的成功转型。

2.创新教学方法

借鉴NIIT的MCLA教学法(基于榜样的教学法),每个章节的教学过程都围绕任务活动进行,采用“情境导入―>教师演示―>学生模仿―>总结提高”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尽快掌握编程技能,实现做中教、做中学。同时采用分组教学法、软件项目工作室等教学方法,分组教学法偏重于短期强化的专业训练,实际上是利用群体优势和有效指导来完成一些复杂而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既可以充分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又可以彼此沟通、交流,从而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

三、NIIT有效教学的实现

1.做好有效教学准备工作

所有的课程都采用网络教学,教学常规资源如课程标准、课程考核标准、授课计划和教案学案提前放在学校网站上,让学生做好预习工作,同时还可以全面了解课程,为上课做充分的准备。这样学生在课堂中会显得更为积极主动,很多优秀的学生纷纷提出自己的见解,教学形式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做好有效教学实施工作

授课中需要及时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可以及时调整授课的进度,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授课中教师可以用摄像机或者录屏技术把课堂上演示的难点和关键的操作步骤录制下来,成为最宝贵的视频资源,然后上传到网络,供学生进行随时随地自主学习。

3.做好有效教学评价工作

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去学习、探究,使其在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能够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生活,提高终身学习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知识、能力、德育等多方面实现综合评价。

四、结束语

NIIT的有效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效果。首先,教师会通过情境引入问题,这样,同学们就知道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然后,教师演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教给同学们相关知识点,学生在模仿教师做的同时,逐渐学会教师的解题思路,实现了“做中学做中教”;接着,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分组合作,使得学生的协作能力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詹泽慧等.美国高校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09(10).

[2]刘志成等.嵌入式NIIT教育模式中教学方法的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7(6)

[3]崔涌.大学英语有效教学策略,硕士学位论文,西南大学,2008

[4]葛文芹.引入NIIT课程教学后的几点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9)

[5]王伟杰等.NIIT教学探讨[J],中国水运,2008(7)

上一篇:巧用数学预习稿 培养学生质疑能力 下一篇:现代远程教育中教师角色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