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例子宫肌瘤妇女妊娠分娩临床分析

时间:2022-06-24 04:32:52

148例子宫肌瘤妇女妊娠分娩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73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720(2010)07 - 26 - 02

【摘要】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对分娩的影响。方法 回顾148例子宫肌瘤妇女妊娠分娩临床资料。结果 子宫肌瘤使剖宫产率明显提高。剖宫产术中行肌瘤剔除,未明显增加手术出血量。结论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行剖宫产时应尽量同时剔除肌瘤,以免患者受二次手术的痛苦。

【关键词】子宫肌瘤;妊娠;剖宫产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并非罕见病,发病率在0.3%~7.2%。近年来,随着晚婚、晚育等生育观念的改变,高龄产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子宫肌瘤合并妊娠成为影响妊娠分娩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故我们对我院近7年来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病例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2年1月至2009年6月我院共分娩24596人次,确诊妊娠合并子宫肌瘤148例,发生率为0.6%。在本院检查,分娩的孕前及早孕期发现子宫肌瘤的孕妇148例作为观察组。随机配对选取148例同期对照组(对照组1)。随机选取148例同期体检发现子宫肌瘤的非孕妇女作为非妊娠对照组(对照组2)。随机选取131例同期无子宫肌瘤且要求手术终止妊娠者的孕妇作为妊娠对照组(对照组3)。

1.2 方法孕前己知有子宫肌瘤及在孕8周前发现子宫肌瘤的孕妇于妊娠6周内行腹部B型超声检查,测量肌瘤的大小。以肌瘤的最大直径作为评估肌瘤大小的指标,于孕中期23周左右及38~40周两次复查B超,记录肌瘤变化。非孕期子宫肌瘤患者予定期检查,复查B超测量肌瘤的大小,截取相当于整个孕期的随访时间作为观察时限评估肌瘤变化情况。

1.3 诊断应用采集病史、盆腔检查、B超检查及剖宫产时诊断的方法来确诊妊娠合并子宫肌瘤。148例中:观察组患者年龄25~42岁,≥35岁87例;初产妇77例,占52.0%,经产妇71例,占47.9%。孕前19例及孕早期(28周)中5例经B超检查确诊,术前诊断率为39.8%。发现肌瘤的时间以孕期和剖宫产时发现最多,为129例,占87.1%,肌瘤直径大小为0.5~12cm,平均(3.0士0.5)cm。11例有自然流产史。

1.4 分娩方式情况

1.4.1 阴道分娩情况34例单纯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肌瘤位于子宫体部、前壁、后壁。位丁于体部者子宫肌瘤

1.4.2 手术情况148例患者中,行剖宫产131例,同时行肌瘤剔除术125例,占95.4%。伤口均为甲级愈合,无术后病率。术后住院时间最短5天,最长10天,平均6.6天。131例剖宫产术,其中32例并发胎儿宫内窘迫,11例并发胎位异常,9例并发前置胎盘,1 8例有剖宫产史,13例并发胎膜早破,28例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31例患者在复合静脉麻醉下或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加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时间40~90min,平均50min,术中出血量200~800ml,平均350ml,每例剔除肌瘤1~5个,平均3.7个,最大肌瘤直径12cm,48例肌瘤直径超过6cm,较大肌瘤位于子宫下段5例,肌留类型:肌壁间74例,浆膜下68例,黏膜下3例,宫颈3例,分别占50.0%、45.9%、2.0%和2.0%。单个肌瘤者79例,占53.3%,多发肌瘤者69例,最多者有8枚,占46.6%。

2 结 果

2.1 发病率及发病年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发病率占肌瘤患者的0.5%~1%,占妊娠的0.3%~0.5%,本组0.6%。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好发于30岁以上,本组28.6岁。

2.2 妊娠对子宫肌瘤的影响148例病例肌瘤均有增大,最大增长5.8cm,最小增长2.1cm,平均增长4.2cm。有12例出现肌瘤变性,3例在中孕期予保守治疗,9例为晚孕剖宫产同时剜除肌瘤病理检查证实。非孕肌瘤对照组中最人增长 2.1cm,最小增长为无明显增大,平均增大1.2cm。对照组148例中有2例黏膜下肌瘤因月经增多明显予手术治疗,其余继续随访,无1例出现肌瘤变性。两项指标均有明显差异(P

表1:怀孕时子宫肌瘤生长速度和变性的影响

总人数生长速度肌瘤变性数

(人) (cm) (人)

未孕患子宫肌瘤患者148 1.2 0

怀孕合并子宫肌瘤患者148 4.212

2.3 子宫肌瘤对妊娠期及分娩的影响观察组妊娠期和分娩期并发症明显高于对照组2。子宫肌瘤还增加了手术产率,观察组中有33例行剖宫产终止妊娠,剖宫产率22.3%,明显高于对照组88.5%(P

表2:子宫肌瘤对自然分娩率的影响

总人数 自然分娩人数手术人数手术率

(人)(人)(人)

正常足月妊娠产妇 1481153322.3%

足月妊娠合并

子宫肌瘤产妇 148 17 13188.5%

3 讨 论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处理(1)妊娠前子宫肌瘤的处理:肌瘤是否影响受孕取决于肌瘤生长部位、大小及数目。黏膜下肌瘤不孕率高,可先手术再怀孕。肌瘤单发且直径≥5cm,可先手术。若为多发且肌瘤小,可怀孕。(2)妊娠期子宫肌瘤的处理:不主张在妊娠期行肌瘤剔除术,除非有手术适应证。孕早期时,若发现子宫肌瘤,即应绝对卧床休息,必要时加服保胎药以防流产。中晚期时,若肌瘤不大于6cm,估计肌瘤不防碍胎儿经阴道分娩者,可密切监测宫缩、分娩机转等,予以阴道分娩,但产后应注意应用宫缩剂持续静点,防止产后出血,若有产科并发症时,应放宽剖宫产指征。由于妊娠时子宫血管怒张且肌瘤软化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对于剖宫产术中是否行肌瘤剔除术,人们一直有争议,但同时手术可减少患者2次开腹的痛苦和节约开支,我们认为恰当的手术处置可以实施。挖瘤前暂时用橡皮管阻断子宫动脉血流,减少山血,肌瘤表面及周围局部注射催产素,造纵行切口,恰好的切口深度达肌瘤包膜,迅速分离,切断根部,缝扎止血,若肌瘤直径≤3cm,子宫壁不必修剪;若肌瘤>3cm,可适当修剪,不可切除过多。缝合时应用细针层层缝合不留空腔,以防出血,术后继续静点缩宫素2~3天。(3)妊娠或产褥期合并子宫肌瘤红色变性,肌瘤红色变性多发生于妊娠中晚期和产褥期,一旦确诊首先保守治疗,否则对变性的肌瘤予以剔除。

总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是较特殊的疾病,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加强责任心,做好产前官教,减少临床漏诊率,做好孕期各环节的检查及处理工作,以保证母儿安全。

上一篇:头孢吡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下一篇: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部位妊娠治疗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