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行动”构建协作型学区化管理新模式

时间:2022-06-24 01:32:54

“五大行动”构建协作型学区化管理新模式

酒仙桥学区南至望京,东至酒仙桥,西至北苑,北至机场苇沟,现有15所小学和2所教辅中心,其中9所城市小学、6所农村校,属于典型城乡结合的学区。改革实验之前,区域内城乡校际间管理水平、师资力量、教育质量等差异明显,教育发展不均衡。自2010年以来,酒仙桥学区从素质教育的核心要求出发,实现教育内涵式优质均衡发展,在课程资源、人力资源、硬件资源、教育价值观、学校文化建设等方面实现发展均衡。

1.资源整合行动:实现学区内教育资源配置一体化

为了让优质学校、品牌学校的资源能为农村校和基础薄弱校有效使用,同时又防止出现“削峰填谷”现象,我们确定了学区内设施设备资源、人力资源、活动资源、信息资源、课程资源等五个方面共享内容。学区集中优秀教师,统一编制1-6年级语、数、英教案,学生课堂检测本、1-6年级语、数、英单元检测卷等供全学区教师和学生共享,实现区域城乡教育资源一体化。

2.干部培养行动:促进学区学校管理队伍一体化

提升校长(书记)队伍管理水平,打造人格和美、管理和顺、教育和雅、校园和谐之“四和”校长。把强化校长领导力的研究纳入学区管理,并做到三个坚持:坚持校长例会制;坚持倡导读书学习;坚持将重点工作检查与校长的交流互助相结合。为了进一步规范一些农村和基础薄弱校的校长管理工作,学区建立了“月重点工作反馈制”,把“问题—反思—措施—落实—再反思”的工作路径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引领校长把问题找准,把思路理清,把工作做实。

规范中层干部(后备)管理机制,打造一心向上、一心协作、一心维护、一心执行的“四心”干部。学区立足于干部管理机制创新,在中层干部的产生、管理、培养、评价等方面,建立了公平、公开、公正的运行机制。

3.教师互助行动:加快学区内教师专业发展一体化

发挥骨干名师的辐射作用,促进教师互动成长。号召骨干教师做到“四业”,即敬业、勤业、精业、乐业;“四高”,即境界高、水平高、干劲高、业绩高。成立“学区专家指导团”,把“送教下校”、“手拉手”、“学科大组”列为骨干教师的工作职责,让他们发挥更大的作用。

多措并举,整体提升农村教师的专业素养。通过做实“七件事”,即:专题学习、专业培训、城乡学校的对口教研组的交流活动、专题研究、城乡教师的分层培养、课堂教学展示、教研活动展示、骨干教师成长交流会等交流展示活动,改善农村教师队伍素质现状。学区对“手拉手”学校进行捆绑式综合评价,促进城乡教师共同提高。

4.学生体验行动:探索学生成长平台建设一体化

交换空间:学区建立了“手拉手”学生交流制度,增强对自我和他人的认识,以及对社会的认识。

交流展示:学区要求“手拉手”成员校每年都要组织师生和家长参与学区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读书节的交流展示活动。

学生社团:学区成立了学区社团管理中心,提出了学生百分百参与社团,体育、科技、艺术项目百分百覆盖的目标。

5.内涵发展行动:追求区域学校发展质量一体化

梳理办学理念。学区以“聚焦学校文化功能、彰显学校个性特征、塑造学校发展愿景”为工作导向,构建了“学区发动、校内主动、专家推动、校际联动”的工作模式。

建设主题文化。学区组织专家团队帮助各校进一步提炼学校主题文化要素,并在校本化育人目标、师生行为规范、校园环境布置等领域体现本校主题文化。

创建特色学校。学区鼓励学校按照“优势项目—学校特色—特色学校—品牌学校”的发展轨迹,追求高水平、高层次上的多元化及差异化发展,不断满足家长多元化、优质化的教育需求。

在“五大行动”的推动下,酒仙桥学区内已经逐步建立起开发、交流、共享的工作格局,原来各个学校“单兵作战”局面已经不复存在,学校间从差距合作转变为差异合作,成为一个“手拉手”协作性学区,整个学区已经逐渐被打造成一支符合教育发展需要的“联合舰队”。■

上一篇:创新学区化管理模式 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下一篇:搭建交流平台 创新教育督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