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与医学科普

时间:2022-06-24 01:05:33

冰心与医学科普

我们所敬重的“世纪文坛老人”――冰心(1900- 1999年),她不仅高寿,而且在人生的最后20年生涯中,仍然一如既往地思考着、创作着。人们大多熟知她的文学成就,却较少了解她对医学科普领域的关心和重视。她将文学与科学相结合,在钟爱的儿童文学领域,更是倡导有机地植入爱科学的“基因”。这其中的故事,今天的读者知之不多。

一片冰心在玉壶

近期,在冰心逝世18周年之际,时见网络上的一些文章,热衷于谢冰心与林徽因这两位20世纪中国两大才女之间的轶闻故事,有谱没谱颇吸引人们眼球。名人往事,谁让她们这么才貌出众又是同乡,还曾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同窗过呢。

冰心虽已离开我们多年,却仍受人敬重,让人念念不忘,这源于她的人格魅力和所创造的作品。她的作品,不因年代的流逝而褪去光泽,反而日渐显出思想的深邃和情感的挚诚。她老人家的书,不管年代有多久远,总是散发着淡淡的馨香。

如今,我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了,人间的真情却少了;科技进步了,学术的风气却浮燥了;信息丰富了,静下心来认真读书的习惯却少了。很多人对名家名作逐渐淡忘。我对冰心的认识和理解是有限的,她老人家对我影响最深的,是在粉碎“”后几十年间,她要我们多学习,尤其要我学习科普作家高士其的精神和创作。

至今,读到这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时,仍会想到她。

“要多写医学科普作品”

1977-1980年间,随着中国作家协会及中国科协的科普活动逐渐兴起,冰心的社会活动也多起来,高士其先生曾多次与她一起参加座谈会。那时,高老就常常和我谈及提高科普创作的文学水平事宜。他说,在文学界,优秀的散文、诗歌与科学小品有很近的亲缘,我们可以直接地获取更多的滋养,那是提高科学小品的文学性、艺术性的一条“捷径”。高老特别要我与冰心、臧克家、徐迟等文W家多联系,请他们关心、指导科普创作。所以那段时间,一些重要的科普活动我不仅常陪高老出席,而且还拉着冰心、臧克家参加。

记得有一次,中国作协与少年儿童出版社在和平宾馆开座谈会,主题是现在国家要向四个现代化进军,科学普及是至关重要的大事情,应该培养青少年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及如何创作出青少年喜欢的科普读物。冰心应邀在座谈会上发言,她说,今天高士其同志也来了,他写的科普文章深入浅出,不仅看得懂,而且读起来让人很有兴致。他把白血球写得很有意思,将其比作身体里的战士,当细菌来犯,白血球迅速反应,奋勇对敌,不怕牺牲,取得胜利,于是我们身体的炎症消了,烧也退了,比喻多么生动呀!当冰心说到这儿时,高老也情不自禁地笑了,对冰心说:“你是文学家,你的文章好,要帮助我们的科普作者。”冰心谦虚地回答:“写科普必须有科学知识,必须要有科学基础,我是外行,但我要学习,我以后也要写一些科普作品。”会后,冰心还专门对我讲:“你有这么好的条件,要多向他(指高士其)学习,多写科普。你是医生,要多关心他的健康,帮助他。还应该发动周围喜爱文学的医生、护士,让他们也有兴趣写科普,医学科普是大家喜欢看的。”

那个年月,正是全国处在向“四化”进军,急需普及科学知识的火热时代。我早就想编一本“三合一”的书,即介绍高士其的人、作品和对其作品的理解,从而达到到繁荣科普创作之目的。1979年,我向科普界、文学界的前辈们谈了自己编写这本书的想法,得到了积极肯定的回应。

高士其听后,十分兴奋。与此同时,我也向冰心说了自己的想法,她马上表示赞成。那天,冰心谈兴很浓,与她往昔深沉和文静的个性有着明显的反差。她说,要创作出广大群众喜爱的科普作品,现在这方面的作品太少了。冰心向来说话不多,声音轻柔,语速也缓慢。但那天她聊了很多,最后,她高兴地对我说:“我支持你的想法,希望尽快成书出版。”

为了鼓励我,她老人家许诺为这本“三合一”的书作序。当时我高兴得不知道说什么好,因为她是轻易不给人作序、题字的,她是一个行事十分低调的长者、智者。当得知赵老(朴初)为此书题写书名,她十分高兴,说:“你做这件事情是十分有意义的,所以大家都很支持你。我给你写序言,两周后给你。”

“有了爱,就有了一切!”

冰心是一位极有信誉的人,两周后,她派人送来了亲笔书写的序言。

我目不转睛地看着冰心用小楷毛笔亲书的“序”。一直到今天,我都能清晰地回忆第一次读这篇文章时的情景。我捧着老人家的手书,透过她那清秀的字迹,品味其中的深情。高士其的人格和作品所表现的专业素养、人文关怀,都被冰心写入文中,她所要表达的敬重、关心(他们同是福建人,冰心比高士其大五岁)溢于纸上。

她写道:“高士其同志是一位优秀的作家,他的诗人情怀和笔墨,为少年儿童写出了许多流畅动人的科学诗文。我希望亲爱的读者们,在读到这本书时,能够体会并且记住这一点。”这是多么深切地关怀新一代的小读者呀!

如果说,冰心老人半个世纪前的名篇《寄小读者》是期望小读者们健康成长,那么,现在的关爱则更为全面,还蕴含着“科学成才”的寄托。因为随着时代的步伐,祖国在发展中日益强大,“科技进步”的号角已经吹响。冰心怀着谦诚和爱心,在序言的最后说道:“李宗浩同志让我为《高士其及其作品选介》作序,病后腕弱,只能写到这里,不敢说是作序,只是向高士其同志表示我的由衷的同情和钦佩。”

当我反复捧读这篇序言,想象着冰心老人端坐在书房里,正襟危坐地握着小楷羊毫善琏湖笔(一种毛笔的名称)静静地写着。就像半个多世纪前,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中国,无论是动荡的环境下,还是安静的岁月里,她总是那样不紧不慢地写着,写着……用她贯穿一生的“有了爱,就有了一切”的理想,热爱着自己的国家和人民。冰心在99岁高龄时,离开了这个喧闹的世界,我参加了老人的告别仪式。八宝山灵堂正中上方悬挂的横幅上,不是写着惯常的“某某同志追悼会”,而是“有了爱,就有了一切”这句能够涵盖她一生思想精髓的话语。她的身旁,是无数鲜红的玫瑰花,那馨香的味道,正是这位世纪老人留给我们的爱……

上一篇:随经典电影风靡世界的美酒 下一篇:最牛的辞职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