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蜀援川”受肯定

时间:2022-06-24 12:07:01

近日,北京大学、哈佛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人员组成的专家组调研并撰写《协作模式引领医疗卫生体系变革――“思蜀援川”医疗卫生项目效果评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高度评价了”思蜀援川“项目。

汶川地震之后,思科第一时间与四川有关部门取得联系,积极参与灾后重建工作,建立了一个历时三年、投入3亿元的“思蜀援川”项目。

“思蜀援川”项目对四川66个医疗卫生机构、6个区域卫生数据中心、2个区域卫生运营中心、1个卫生应急指挥中心和1个卫生信息技术培训中心进行了基础设施和技术的投资。目前,有超过7000位医师正在使用思科的设备和技术,每月由此而受益的住院患者将近1.5万人,门诊患者则高达28万人。同时,数据中心承载了6000万人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记录和超过40万份电子病历。

专家组与医生、护士、医院院长、医院管理者、当地卫生局工作人员和非政府组织代表一对一地进行了18次访问。另外,专家组还对来自34个不同地区的70位医疗卫生专家和来自汶川与成都地区的238位患者进行了调查。

“在汶川,最漂亮的是居民楼,最安全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这是汶川人们说的最多的话,汶川医院王松柏院长表示。汶川和什邡的受访者表示,当地的卫生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医疗应用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向前跨越了10至20年。报告显示,80%的乡镇卫生院的医生和院长都认为,“思蜀援川”的实施极大地提升了医疗服务质量。以汶川为例,通过思科提供的远程会诊系统,使得患者看病平均节省时间5.8小时,节省费用280元(占其平均月收入的22%)。

北京大学刘国恩博士表示,通过采用思科的远程会诊系统,医疗服务质量大幅提升,而且不会提高太多医院的成本,因此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使百姓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提高。

王松柏认为,“‘思蜀援川’实现了两提高一降低,一是提高了基层医院的建设,二是提高了医疗诊疗水平;一个降低,就是降低了老百姓看病的成本。”在成都,80%的受访患者表示,网络化的数字医院所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提升了病人的就诊体验。同时护士也认为,她们与患者之间的关系得到了改善,并且工作效率提高了20%。

为了解决医院的医生、护士缺乏ICT技能的问题,“思蜀援川”项目仅对乡镇卫生院就进行了3000多人次的培训。约150人接受了如何使用业务应用系统的培训,1300人接受了如何使用IP 电话系统的培训,206人接受了使用思科网真系统的培训,356人学习了怎样使用数字媒体系统。

上一篇:惠普深化融合存储 横向扩展成核心 下一篇:关注民生 应用端反向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