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心灵之门:因心施教

时间:2022-06-23 07:35:14

开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心灵之门:因心施教

【内容摘要】教师因心施教,开启外来务工子女的心灵之门,往往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和工作效益。

【关键词】城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因心施教

我校位居城乡结合部,每年都接收不少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读。民工子女入校后,随之而来的教育教学问题相当严峻,通过初步的调查,我们发现:由于没有很好的家庭环境,没有合理的引导和约束,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性格、行为习惯、学习成绩等方面与本地学生有着不同程度的差异,面对这一特殊群体的教育,学校如何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实施有效教育,是我们近几年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作为新时期一个独特的弱势群体,其心理健康问题已日益受到关注。切实探讨并化解其心理健康问题的策略在倡导和谐社会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怎样让他们积极融入、适应现有的生活成为了我们教育工作者探讨的焦点。

一、心理健康对孩子身心发展的重要性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不仅指没有疾病,而且也包括体格、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健全状态。”2001年5月国务院颁布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中也强调:“儿童期是人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为儿童成长提供必要的条件,给予儿童必需的保护、照顾和良好的教育,将为儿童一生的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

陶行知先生曾这样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世界的沟通,在人的沟通,而人的沟通在心灵的沟通”。每一个学生的内心都是一个丰富的世界,这个世界充满着求知的渴望、自我实现的设想、社会交往的需求、两性关系的迷茫、五花八门的矛盾、突如其来的异想天开……教师因心施教,开启学生心灵之门,往往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和工作效益。

二、我们在研究

务工人员大多从事体力活,工作时间长,工作不稳定整日为生计奔波劳碌,根本无暇顾及孩子。由于长期缺少父母关爱及有效的教育、引导和管理,民工子女往往在心理上产生一定时期的不适应感,严重的则会导致心理畸形发展。这对民工子女学生教育、心理发展等都会产生巨大的不良影响。

(一)现象重现

1.物质环境糟糕

我校外来务工子女多数来自边远、贫困地区,他们的父母由于文化水平不高,造就了他们生存就业的艰难。大多数是摊贩、临工、钟点工、跑运输、送水、营销、等,居住的环境简陋、阴暗、拥挤,缺少合理的照明、可供书写的桌椅等,糟糕的吃、住、学条件,无法保障子女最基本的学习条件,没有良好的成长环境。由于受到这样的条件限制,外来务工子女成为了一群既敏感而又自卑的弱势群体,在性格上、习惯上都有一定障碍。

2.人文环境复杂

外来务工生活居住的地方多如菜场、工地等,人员嘈杂。年幼的学生接触着各式人群,在耳濡目染间,对打架、骂人等不良习气习以为常,给学校的正面教育带来困难。

3.家庭教育缺乏

外来务工子女家长大多每天早出晚归,大多忙于生计,根本无暇顾及孩子,更没有时间督促孩子学习,对子女放任不管,加上外来学生的父母多半未经过正统的教育,文化素质比较低,很多都没有能力辅导孩子学习,也不知道何为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的则在望子成龙心情的驱使下做出过激的行为,使学生出现明显的厌学倾向。

4.学习缺乏连贯

外来务工子女家长工作极不稳定,今天在这个工地,明天换那个菜市。他们的子女跟随父母迫于生计辗转于各个城市,今天可能在这所学校,明天则又换了一所学校,转学过于频繁,使学生得不到一贯的学习指导,一直处在不断的适应过程中。各自所学的教材不统一,进度不统一,教师的要求不一致,学习习惯差。外来务工子女中能主动学习、有着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只是其中的很少一部分,多数学生学习兴趣低、学习成绩无法跟上,饱尝失败的滋味,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自信心。

(二)现象透析

1.部分教师缺乏耐心

我校位居城乡结合部,外地、本地、插班生等鱼龙混杂,学生学习成绩参差不齐,很多外地孩子学习态度欠佳,学习积极性不高,行为习惯比较差,虽然教师努力辅导教育,但是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使部分教师对一些外来务工子弟缺失了关爱之心,在失望之余常会甩出一句:“我真教不了你!”老师对孩子的错误评价更是加速了自卑心理的形成。

2.受本地学生歧视

本地学生的家庭普遍比较富裕,有的家中也租住着不少外来打工人员,受家庭教育和地区观念影响往往认为“外地佬”如何的不讲道理,不讲卫生等,而且容易将这种歧视心理带进校园,在与外地同学的相处中表现出来。一旦发现外来学生身上的缺点、弱点便会大加取笑,使得这些孩子不敢在大家面前大胆表现。

3.自身存在自卑心理

挫折与失败都是人们难以接受的,多次的挫折与失败会打消孩子的积极性,使他心理产生自卑。但外地生的心理自卑却是因为把一次的失败与事事失败相混淆,形成错误的自我认识。他所确认自己的错误和失败,不是说“我考试失败了”,而是认为“我是一个失败的学生,一个不行的人,一个低等的差生”;不是说“我这门课不及格”,而是说“我是一个不及格的学生”,很容易给自己定性。由此,失败引起自卑,自卑又会导致更多的失败。

4.家长不懂心理教育

许多外来务工人员文化层次比较低,从事的基本上是体力劳动职业,他们重视的是解决生活的困难,根本没有多余的精力去关心和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父母对孩子的评价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巨大的影响。孩子会把父母的错误指责当作“真理”,自尊心深受伤害,从而产生自卑感。外来务工子女的家长都是那些苦中出来的,再加上文化水平低,教育手段缺乏,他们认为辛辛苦苦都是为了子女,孩子表现不好,孩子达不到“好学生”的标准,他们就会恨铁不成钢,骂声不绝,责备不停,更甚至是棍棒交加。这些都严重地伤害着孩子,加重他们对自己无能、没用的错误认识。

三、我们在行动

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特别是帮助学校中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一)创设和谐的教育环境

学校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我们努力营造适应学生发展的育人环境,使学校成为设备先进、方法科学的育人校园,爱生如子亲如一家的师生家园,流连忘返终生不忘的学生乐园,四季常绿三季有花的美丽花园。

1.创设安全舒适的物质环境

蒙台梭利说:“教师不仅是一个教师,还是一个心理学家,因为他要指导儿童的生活和心灵。”对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他们的居住环境可能不是那么好,在学校就应给他们充分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场所。

2.创设民主和谐的精神环境

校园的精神环境是指校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校园校风、氛围等,它包括学生生活、学习、人文因素和活动空间。

教师是精神环境的核心因素。良好的精神环境依赖于教师完美的形象、高尚的品德和对教育事业执着的追求。教师要不断地加强心理保健,提高心理素质,以自己的言行、健康的人格给学生以积极的感染。教师不仅是环境的创设者,还要做学生的观察者和引路人。

(二)创设多维的沟通渠道

1.个别疏导

学校不但注重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而且注重个案研究,对个别心理障碍的学生,老师会给予特别的关爱,特别是心理障碍型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更是特殊关爱的对象。从心理上开导,生活上指导,学习上辅导,行为上引导,减少和避免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各种不利影响,使孩子真切地感受到学校和老师的温情。

2.生生互导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缺乏归属感,而良好的生活学习氛围,能缓解他们心中的忧虑,因此,我们应该发动全体学生,相互关心,相互协作,共同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创建心灵港湾。

(1)组建活动小组

经常组织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参加文体娱乐活动,充实业余生活,多与他们沟通交流。活动小组主要开展以培养发展学生个性特长为内容的兴趣活动,如小制作、参观、实践活动等,不但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更重要的是减轻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孤独感。

(2)组建学习小组

由于外来务工家庭的特殊情况,学生更需要学习上的帮助。因此,除老师热心辅导外,班级也应组建学习小组。学习小组内学生互相交换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学习难题时能够得到及时解决。

3.家校携手

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家庭、社会有密切联系,我们努力整合家庭和社会资源,打造适宜学生心灵成长的绿色通道。如:办家长学校,开家长会、搞家长开放日、家访、开通校讯通,定期与家长沟通探讨。学校活动邀请家长参加。学校的家长委员会都有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家长。家校形成合力,可以更及时地了解家庭、孩子心理状况,及时疏导,指导家长开展正确的家庭教育。学校成为家长教育孩子、理解孩子的再进修学校,家校合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有效途径之一。

(三)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要开设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心理课程,定期为学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开设“悄悄话信箱”,建起心理咨询室,配备专职心理教师,对外来务工子女的心理压力和障碍进行疏导,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1.建立心理档案

班主任要做好外来务工子女的摸底工作,将这部分孩子家庭状况、父母亲务工地、临时监护人姓名、年龄、住址及监管儿童个数,外来务工子女的心理品质、学习行为、生活习惯、心理测试结果等诸多方面进行了详尽记载,将其在校的各方面表现记人档案,及时向监护人通报外来务工子女的成长情况,形成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的局面。

2.开通心理辅导热线

由专门的老师帮助解答一些外来务工子女的心理问题。让家长定期与子女交流,班主任每月至少电话联系家长一次,反馈子女的学习生活情况。心理辅导热线帮助外来务工子女解决无人倾诉、无处倾诉的问题,解决心灵的“疙瘩”。

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懂得:正确地调适自我,提高自己对挫折的容忍度是十分必要的。懂得人的本性是积极的、向上的、富有理性的,是有建设性的,可以通过自我教育不断地自我完善、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

总之,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关爱,学校应给这些特殊学生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心理健康教育,给这些“流动的花朵”的心灵带来健康成长的“一米阳光”,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和综合素质,使他们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参考文献】

[1]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第二版.

[2] 李百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3] 王建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

[4] 吴增强、蒋薇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

[5] 中国教育学刊.《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甘肃科技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槐泗学校)

上一篇:爱好与理解齐飞,情节与主题俱美 下一篇: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应重提的两个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