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培养目标 创新课堂教学评价机制

时间:2022-06-23 01:05:50

明确培养目标 创新课堂教学评价机制

[摘要]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深化职业教育改革,要求职业学校不断提高职业教育质量。课堂教学评价机制的改革创新,对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都具有指导的作用,能够促进教师在教学上积极创新,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培养目标,从根本上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关键词]职业教育;课堂教学;评价机制;创新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十分迅速,职业教育正向教学领域不断深入。有关课堂教学改革的讨论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以为要改革课堂教学必须创新课堂评价机制,以教学评价促进课堂教学改革。

所谓课堂教学评价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收集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的信息,衡量和判断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从而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的过程。教学评价对课堂教学起着指导、改进、鉴定和研究等功能。

一、传统的课堂评价标准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职业教育是近几年才大力发展起来的,相对普通教育起步较晚,其教育理念、课程模式、教学方法等多是从普通教育沿袭而来。另外,教师队伍中一部分教师是从普通教育中分离出来的,教育理念也存在普教的惯性思维。学校对课堂教学的评价并没有具体针对职业教育的特点来进行。具体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只注重“评教”,不注重“评学”。

课堂教学的三个要素是教师、学生和教学信息,只有各个要素产生联动,才能达到好的效果。然而多数职教课堂是教师占据主角的地位,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却并不关注学生是否对学习感兴趣。而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时,大量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上,却对学生的课堂参予性、注意力、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技能的掌握等情况没有全方位予以重视,这就失去了职业教育的目的,课堂教学也就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2、只注重“讲”,不注重“训”。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生产一线的应用型人才,教师在课堂上除了阐述和讲解必要的专业理论外,应把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专业动手能力、职业活动能力上,使学生在课堂上不仅学到知识,还学到与之相关的技能,使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也使学生的兴趣、智力和技能得到全面提高。但传统的教学评价还只停留在理论知识的阐述方法上,没有在技能训练方面给予评价,认为那是实习教师的工作。

3、只注重“规范”,不注重“创新”。

在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时,往往根据某个规范要求教师必须符合怎样的形式,学生又应该怎样,却不注重教师的个体创造性和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这样既打消了教师的积极性又不利于学生个体的发展。

因此,课堂教学评价机制必须有所改革和创新。我们应当从职业需求出发,在要求教师谙熟教材结构、把握专业特色、了解学生学情的基础上,坚持正确的评课导向,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目的,搞好课堂教学评价。

二、创新课堂教学评价机制的具体措施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教学目的和内容都要通过教师来实现,课堂教学评价机制对教师的行为具有指导和改进作用。

1、更新课堂教学观念,在教学中体现先进的教育理念。

每一位教师都必须有现代教育的观念和意识,在课堂教学中必须体现素质教育理念、开放教育理念、能力本位理念。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更要把目光投向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发展的需求。教师在课堂上要改变教师只重视“教”,忽视学生“学”的教学观念,打破教学方法上的“满堂灌”,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应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指导学生把目光投向未来的职业岗位,有意识地提高职业能力。

2、针对职业岗位树立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一个纲领,也是进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因此进行教学评价时,首先要看其目标是否明确。教师要克服传统学科体系的惯性思维,突出职业技术教育课程的职业定向性,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技能真正满足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建立起能力本位的教学目标。

3、精炼教材,强化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教学内容规定着教什么和学什么。选择和处理好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教师应当有良好的驾驭和处理教材的能力。首先要注意教学内容的紧凑、精炼,删除较强的理论推导,以必需、够用、实用为原则,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和素质的培养。其次要面向职业岗位群,在课堂上引入新知识、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着重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的培养。教学内容始终要围绕目标,反映目标。第三教师在课堂上除了阐述和讲解必要的知识外,应把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专业动手能力、职业活动能力上,使学生在课堂上不仅学到知识,还学到与之相关的技能,使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也使学生的兴趣、智力和技能得到全面提高。第四教师要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职业教育的根本目标,把学做人和学技能结合起来。教师应挖掘教材内容,选准适当的切入点,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敬业、爱岗、诚信的职业道德教育,这样更具体,更有针对性,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4、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要大胆改革与创新。

首先,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教师应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学原则,因课制宜,选择最佳教学方法,要有改革创新精神。教学评价着重要看教师在课堂上的思维训练的设计,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其次,在课堂教学中,采用能促进师生双方交流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第三,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适时的课堂悬疑,精心设问的方法,鼓励学生大胆回答,然后再逐个加以分析,提出解决办法,引导学生领会思路,学习解决问题的途径。第四,针对专业和课程自身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重理论和实际的结合,在讲授教材基本知识点的同时,对某些知识在实际中的具体应用加以重点介绍,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了解新技术,扩大知识面,培养工程意识,这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非常重要的。第五,因材施教,讲练结合,有效地指导学法。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不仅要注重自己“怎样教”,更多地要指导学生“怎样学”。要让学生在学中练,练中学,以练促学,以练促用,做到学练结合,学以致用。要把教育目的由使学生“学会”变为“会学”。

5、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的运用能够帮助教师很好地阐述内容,使学生深入地理解内容,从而有效地达到教学目的。要评价一堂课能否成功,就要看教师能否运用适当的教学手段。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选用大量实际素材阐述理论,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社会生活的现实环境中;通过适时的课堂悬疑、提问来引起学生的关注,提高学习兴趣。也可以根据需要选用教学挂图、教具来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认识内容;还可以按实际工作和岗位的需要重组教学内容,并把课堂搬进实训室,或者把实验工具搬进课堂,边讲边练、讲练结合。另外还要看教师是不是适时、适当用了投影仪、录音机、计算机、电视、电影等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有效运用各种教学媒体,使教学内容生动、直观,易于理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6、以教学目标为依据,重视教学效果的评价。

教师的教学活动是否有效,是否达到教学目的是评价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一是看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从知识教学的落实情况,思想教育情况,能力训练情况,课堂气氛活跃情况,学生注意力集中情况等方面来判别;二是看学生受益面是不是大,是不是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

职业教育课堂教学的改革和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是相互交替,成螺旋上升的趋势。一方面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化必然推进教学评价改革的深化。另一方面教学评价对课堂教学起导向和指挥的作用,即指明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目标和方向。用教学评价指导课堂教学,以教学改革促进教学评价的改革创新。这对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实现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上一篇:卫生事业管理课程中答辩式教学模式的运用 下一篇:关于培养卫生事业管理人才的职业适应能力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