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到极致是艺术

时间:2022-06-23 10:21:28

小到极致是艺术

在北京,有这样一家饭店,世界各国驻华大使几乎都去过,成龙、周星驰、张国荣等明星去过,比尔・盖茨也慕名而来。美国财政部长鲁宾就餐后,付过菜金,又从包里拿出1美元,写上“感谢伟大的晚餐”,然后,签好自己的名字,郑重地赠给饭店。

饭店坐落在一个不起眼的小胡同里,只有几间简陋的平房。厨师是一家人,全是业余的,老爷子厉善麟是清华大学数学教授,几个儿女,有的是室内设计师,有的是医生。饭店没有菜单,客人来了,不许点菜,厨师做什么,客人就得吃什么,每天只做一桌,限定为晚餐,想吃饭,必须提前预订。

说到这里,估计不少人已经胃口大开,跃跃欲试,世上哪有这么牛的饭店?这就是北京的厉家菜馆。厉家菜的来历,颇具传奇色彩。厉善麟的祖父厉顺庆,在清朝末年担任内务府都统,官至二品,总管皇家的衣食住行。按照当时宫里的规矩,慈禧太后的一日三餐,首先由光禄寺设计菜谱,经过两名二品官审查通过,才能交给御膳房。厉顺庆就是负责审查菜谱的官员之一,久而久之,他便对那些菜单记得滚瓜烂熟。清王朝土崩瓦解后,厉顺庆凭记忆写出一本皇家菜谱,一直传到厉善麟手上。

厉善麟自幼喜欢烹饪,有了祖传菜谱,更是如虎添翼,在他的熏陶下,全家老少都会做一手好菜。上世纪80年代初,在亲友的极力怂恿下,厉善麟在自己家创办了厉家菜馆。

开张伊始,厉善麟定下一些奇怪的规矩。凭着食客之间口口相传,厉家菜馆很快声名鹊起,食客趋之若鹜。因为每天只做一桌,僧多粥少,反而大大激起食客的好奇心,排队的人越来越多。当年,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点名要去厉家菜馆,提前3个月预订。

十几年前,厉家菜馆终于扩大规模,由每天1桌增加到4桌,其余的照旧,依然只做晚餐,不许点菜。用厉善麟的话说,钱要多赚,规矩不能变,哪怕是有人给一座金山,也得到后面排队。

有人无法理解,既然厉家菜馆名气那么大,为何不开一家大酒店,岂不是日进斗金?

其实,这正是厉家菜馆的高明之处,菜还没吃,就先把人的胃口吊足,排队的人越多,人气自然越旺。如此一来,在厉家菜馆吃到的不仅仅是美味佳肴,更是一种奇妙的感觉,让你欲罢不能。

物以稀为贵,越是供不应求的东西,人们越喜欢抢购。限量供应,或把规模变小,就是有意制造供不应求的局面,以保持旺盛的人气。如何做“小”,大有学问,小到极致便是艺术。

上一篇:小本挣大钱 下一篇:化妆品店起死回生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