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多一少”打造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时间:2022-06-23 08:21:02

“三多一少”打造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摘要】 新课改给传统的高中政治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解决传统高中政治教学的弊端和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从而顺利实现高效课堂的目标,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 新课改 有效性 “三多一少”

传统的高中政治教学存在着诸多弊端,尤其是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主动参与的意识不强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政治教师。而随着高中政治新课改的深入进行,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又会碰到一些新的问题。那么,我们如何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解决传统教学的弊端和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从而顺利实现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呢?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应该做到“三多一少”,即“多学、多想、多思、少教”。

一、多学———提升素养

课堂教学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要形式,而教师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课堂教学效果的高低,关系到学生素质的提高和国家人才的培养。正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说:“教亦多术矣,运用在乎人。”因此,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本身就不能只是一桶水,大力提升教师的素养已是构建高效课堂的迫切需要。那么,教师最需要的素养是什么呢?我认为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要积累厚实的文化底蕴,要有志存高远的教育追求以及独特敏锐的教育智慧,否则就无法胜任教师———太阳底下这一光辉的职业。只有不断地改革和创新,才能真正搞好教育,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始终坚持不断地学习,认真阅读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和刊物,虚心学习老同志的教育教学经验,潜心揣摩同行们的教法,博采众长,为己所用。

二、多想———精心备课

备课是授课的前提条件,教师备课对于高中政治的课堂教学而言是至关重要的。正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如果没有课前备课这个过程,教师就不能准确把握课堂教学的进度,单纯地凭借教学经验,是无法完全掌控整个课堂进程的,更无法取得良好的课堂效果。因此精心备课是实现高效课堂的重要条件,每一位高中政治教师都要给予这个过程以充分的重视,也就是要多想一想:怎样才能做到有效备课。

首先教师要能够进行教学的改造与创新,新课标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备课时,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因人制宜,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其次是师生双边互动式的合作,这就要求我们让学生参与课前的准备,让学生预习课文,自己收集有关资料,进行社会调查等。这个过程不仅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为课堂教学作很好的铺垫,还能使教师预测到学生的需要,掌握学生的现有水平和情感状态,使教师在备课时,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如在讲授《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课时,我首先要求学生在课前拍摄一些大家在生活中常见的消费画面,然后我再从中选取一些和课本知识相关的,制作成课件在课堂上进行适时地放映,比如餐厅里大量的剩菜剩饭等,这样就很容易让学生认识到浪费是可耻的,我们要坚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做一名理性的消费者。这样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够有的放矢,很好地实现了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

三、多思———学会成长

课前备课,写教案固然重要,但课后反思,更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熟与提高。因此,为满足当前课改与发展的需要,我们教师就有必要提高自身的反思能力,学会在反思中成长。所谓反思能力是指“教师在职业活动中,把自我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对自我及教研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

而要提升反思能力,首先要求教师要善于学习,养成自我学习的习惯,就能为自身的持续发展不断注入源头活水。相反,不善于自我学习,要想实现自身能力的提高,也只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其次,要求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否则教师就不会真正自寻符合自己的自我学习目标,制定自我改进计划,不可能实实在在地投入到教学实践中,而是得过且过,更不用说提高了;最后还要求教师具有整合的能力,如自学与合作学习、自评与互评等,这样通过“学习———反思———改进———提高”,不仅学会了自我学习,善于取他山之石造己之玉,又学会了合作,进一步融洽了师生关系、同事关系和干群关系。仍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课为例,对于知识点“从众、求异、攀比、求实”这四种消费心理,我原本是打算直接列一个表格,让同学们通过自学根据教材把表格内容补充完整,但发现这样做,同学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并不是很高,纯粹的知识讲解也很枯燥,课堂效果并不是很好。于是我就认真反思并听取了同事们的宝贵意见,先从同学们身上选取了比较典型的几种消费行为,设置话题进行讨论,让大家自己来评说并根据教材内容判断是属于何种消费心理,然后再以表格的形式把该知识点呈现出来。没想到在另外一个班上课时,大家主动参与到课堂的积极性很高,课堂氛围非常活跃,效果是相当好的。

四、少教———转变观念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突出的是教师的作用,学生主体作用不明确。因此,在教学方法上大多采用教师讲授为主,辅之以练习、复习的方法,这种教学模式阻碍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造成被动学习的结果,忽视了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这些教法就十分落伍了,必须冲破传统教学方法的束缚,创建适应时代要求的能够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改“一言堂”为“群言堂”,变“控制者”为“主导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完成“要我学”到“我要学”,从“学会”到“会用”的转变。也就是要教师少教一点,学生自学多一点,让学生在“自我锻炼”中提高。这样可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以积极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而不是教师说什么做什么,被动地接受,逐渐丧失了个性和创造力。

当然,“少教”不等于“不教”,教师对学生也不能放任自流,应对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错误动作及时加以纠正,使学生正确、有效地掌握知识技能,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发展个性,举一反三,完成“我要健身”到“我会健身”的认识飞跃,无形之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自然而然就提高了。

总之,高效课堂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追求,如何打造优质高效课堂是我今后不懈努力的方向。“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会继续坚守这一理念,在今后的高中政治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前行!

上一篇:新时期德育工作的三大转变 下一篇:探析如何提高中学思想政治教学策略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