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银行卡被盗刷

时间:2022-06-23 06:34:24

谨防银行卡被盗刷

春节来临,正值消费高峰时期,刷卡购物之余,务必对自身财务小心谨慎。

岁末年初,不仅盗窃案件常有,银行卡被盗刷的现象也频发。最近经常看到这样的新闻,“银行卡未离身,被盗刷7万元”“半小时内银行卡被盗刷21万元”等,不得不引起消费者的注意。

盗刷案件很多都是在“卡未离身”的情况下发生的,但钱到底是如何被刷走的?调查发现,这种现象大多由于银行卡被不法分子复制,通过破译密码,或是信息泄露被盗刷。为防止这样的案件,消费者在刷卡购物的同时,应注意用卡安全,不要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

刷卡注意事项

妥善保管个人信息 除银行卡密码外,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号、信用卡有效期和验证码都是重要的个人信息,不应轻易泄露给他人。特别要注意的是,很多消费者在银行ATM机、柜台办理业务后,经常将打印凭条随意丢弃,凭条上的姓名、账号、手机号码、家庭住址等信息因此泄露。所以在银行办理业务拿到回执单后,一定要自行保管好,包括刷卡消费后的购物小票同样不应随意丢弃。

妥善保管银行卡 无论网络交易或是刷卡交易时都应选择信誉较好的网站和商户,刷卡时不应让银行卡离开个人视线,以防银行卡磁条被不法分子“克隆”后盗刷。

银行卡密码设置应复杂 很多持卡人常以个人生日、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六位相同或连续的数字作为密码,这样的设置很容易被不法分子破译,所以建议消费者在设置密码时尽量复杂。

谨慎对待交易异常现象 交易前应留意是否有多余的装置或摄像头及形迹可疑的人员。操作ATM机时如果出现故障,应及时在原地拨打发卡银行和ATM电子显示屏上的客服电话求助。对于ATM机外部张贴的“ATM故障”或“ATM升级”等字样的公告应谨慎,切忌直接拨打公告上的联系电话。

警惕可疑电话及短信 持卡人对任何要求转账和索要银行卡密码的电话、短信都应高度警惕,任何情形下都不应轻易向他人透露重要的个人信息,必要时应及时向公安部门报警,确保个人账户和资金安全。

使用芯片卡更安全 由于磁条卡安全性能偏低,更容易被不法分子复制及克隆,一旦信息泄露,遭盗刷可能性更高。建议大家尽量使用金融IC卡,即芯片卡,以提升安保级别,防止不法分子复制信息。

刷卡消费应谨慎 使用银行卡消费时,除注意输入密码时遮挡外,还应留意收银员的刷卡次数,刷卡后认真核对签购单上的卡号、交易日期以及交易金额等信息是否正确,确认取回的是否为本人银行卡。

网上支付要留心 如今网络购物或支付成为主流,但也是安全隐患最大的端口。上网支付时,应尽可能不在公共场所使用网上银行,完成网银业务或中途离开时,应及时退出网银页面并清除相关资料。支付时避免点击可疑链接,尽量手动输入网址登录网站,在有良好信誉的知名公司网站进行网上交易,防止透过互联网造成账户信息泄露。

若一旦出现银行卡被盗刷的意外,消费者应及时报警,并通知发卡银行。尽快收集该款项并非由本人支取的证据。如可证明交易时本人不在现场的凭证,或在收到资金转出的短信时第一时间去附近银行查询余额或取款并保存凭证,证明银行卡在自己身上。

很多情况下,盗刷现象都是由于持卡人疏忽所致,通过留心以上用卡的细节问题,可以增强自身银行卡的安全系数,不给不法分子留下可乘之机。

上一篇:中国经济蕴涵无限商机 下一篇:“不能让余额宝过好日子”银行争发类余额宝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