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弹之父”于敏:愿将一生奉宏谋

时间:2022-06-22 11:30:24

【素材呈现一】

没出过国的科学巨匠

世界上只有两种氢弹构型,美国的T-U构型和中国的于敏构型(也称于敏-邓稼先构型)。于敏构型比美国的T-U构型更加巧妙,因此中国首爆氢弹体积比美国的要小。在中国核武器专业领域,鲜为人知的于敏和邓稼先齐名,堪称中国“氢弹之父”,只是由于保密原因,直到1988年于敏退休后才解密。颁发“两弹一星”功勋勋章时,于敏赫然在列。于敏没有出过国,在研制核武器的权威物理学家中,几乎是唯一一个未曾留过学的人,但这并没有妨碍他站到世界科技的高峰。王淦昌曾留学德国,邓稼先和朱光亚曾留学美国,郭永怀曾留学加拿大和美国,彭桓武和程开甲曾留学英国。彭桓武院士说:“于敏的工作完全是靠自己,没有老师,因为国内当时没有人熟悉原子核理论,他是开创性的。”钱三强称,于敏的工作“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

【使用提示】现在很流行一种看法,说我们中国人没有创新精神,这一点从于敏院士身上看,是完全不正确的。于敏没有出过国,没有老师,却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由此可见,我们的创新能力有多强!中华民族真的是一个缺乏创新精神的民族吗?翻开世界历史看一看,在人类发展长河中,中国人曾多次成为世界的领跑者,中国的四大发明就印证了这个事实。创新需要积淀,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新中国成立之初,不但是一清二白,而且是千疮百孔,科学技术和经济基础都无法和发达国家相提并论。在这种情况之下,中国想要追赶西方就得向西方学习,当然在追赶和学习的过程中,模仿便成为一门必修课。中国仿制最出名的案例,就是中国在引进苏二七重型战机的基础上,仿制出歼-11B,这是一个学习、吸收、消化、创新的过程,就连俄罗斯军事专家也说,歼-11B性能已经优于苏二七。中国人并不缺乏创新精神,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科学技术的沉淀,人才队伍的日益壮大,中国一定能够成为科学技术创新的摇篮。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中国还能够领跑世界。

【适用话题】创造能力、科技实力、出国深造、“山寨”与创新……

【素材呈现二】

视科学为生命

中国著名核物理学家于敏,是中国氢弹的设计者之一。他热爱科学,具有强烈的追求精神和严肃的科学态度。人们评价他说:“科学几乎就是他生命的全部。”他有一股韧劲和钻劲,工作不分昼夜,常常半夜触发灵感,便起床伏案工作。氢弹的理论设计至关重大,数据非常复杂,即使借助计算机运算,也是一项庞大的工程。为了保证计算数据的绝对准确,他常常整夜呆在机房。对一些关键数据,他都亲自一一检验复核。有一次,核试验即将开始,于敏忽然发现原设计中有个理论因素可能有问题,便要求暂停试验。他整整忙了一天一夜,终于把问题搞清楚,排除了疑点,保证了试验的成功。为了攻克氢弹的理论尖端问题,他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奋战,终于成功。

【使用提示】正是于敏这种视科学为生命的精神,才让他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于敏的成功也告诉我们做什么事情只要我们能够沉浸其中,把它看成我们生命的一部分,这样才更容易接近成功。此外,我们还要有于敏这样一种为国家计为天下计的怀、大境界。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紧密相连。正因为如此,“于敏”们便成为支撑国家强大、民族复兴的脊梁。

【适用话题】大境界、大格局、专注、为天下计……

我只是学术领导人之一

于敏北京大学工学院毕业后,被钱三强、彭桓武调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

1960年底,在钱三强的组织下,以于敏等为主的一群年轻科学工作者,悄悄地开始了氢弹技术的理论探索。1967年6月17日,氢弹爆炸成功。试验场上顿时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参试人员个个激动万分。从原子弹试验成功到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中国人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的时间,创造了研制氢弹的世界纪录。为了保密,于敏隐姓埋名30年,直到1988年,他的名字才得以解禁,但由于当时的解密程度有限,许多史实还没有公开。很多人称呼于敏为“中国氢弹之父”。对于这样的称呼,于敏极力反对,他常常对身边工作的人说:“核武器是成千上万人的事业,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你少不了我,我缺不了你,必须精诚团结,密切合作。”一再追问之下,他只说过这样一句话:“在氢弹的理论设计中,我只是学术领导人之一。”

【使用提示】明明是核心人物,中坚力量,但功劳却不据为己有,只是谦虚地说“我只是学术领导人之一”,可见于敏具有多么谦虚的品质。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就有谦虚的美德,人们有许多这方面的格言警句启迪后人。如“谦受益,满招损”,“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等等。这都教育我们为人要谦虚,这样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谦虚是做人的根本,谦虚是进步的起点。没有一个人能够有骄傲的资本,因为任何一个人,即使他在某一方面的造诣很深,也不能够说他已经彻底精通,彻底研究全了。“生命有限,知识无穷”,所以,谁也不能够认为自己已经达到了最高境界而停步不前、而趾高气扬。如果那样的话,则必将很快被同行赶上、被后人超过。

【适用话题】高风亮节、风格、谦受益、大师风采……

男儿何不带吴钩

1926年,于敏出生于天津,青少年时代历经军阀混战和抗日战争,在战乱中度过。在那个自视为“亡国奴”的屈辱年代里,于敏看到的是岳飞《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里“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的国殇。

于敏性喜安静,兵火轰隆的日子里,仍然喜欢读唐诗宋词和历史演义。他崇拜诸葛亮运筹帷幄、决战千里之外的智慧,向往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倾慕岳飞和杨家将的精忠报国以及文天祥的威武不屈和凛然正气。他把为国纾困的希望寄托在像他们这样的人物身上。

1941年,于敏进入天津木斋中学读高中,此时,他遇到了一位恩师――数学老师赵伯炎。赵伯炎讲课时喜欢讲授数学题的各种解法以及不同解法的来由,要求学生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这种耳濡目染尽管只有一年,却使于敏受益终身,他由此逐渐养成了自己的一套思维方式,善于从宏观角度处理微观问题,具有开阔视野和战略眼光,且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善于抓住问题的本质。于敏意识到,他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纾困之路――内向好静思,不喜交际,喜欢动脑不喜欢动手,这样的自己适合学习科学。因此,当朗诵起李贺的“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时,于敏想到,他的“吴钩”就是科学,他要用科学收取“关山五十州”。

【使用提示】用科学收取“关山五十州”,是一个多么宏伟的抱负!于敏是一个时代的象征,是一代科学家不畏艰难险阻、百折不挠,毕生致力于国家强盛、民族兴旺的典范。我们今天的新一代中国人,胸中应当激荡着继承好“科技报国”精神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尤其是全国科技界和广大科技工作者,更当以前人先辈的精神境界和丰硕成就为巨大鞭策,矢志不渝地沿着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奋勇前进。毫无疑问,于敏留给我们的,不仅是在新中国科技、经济、国防建设方面的突出贡献,更有蕴含其中的极其丰厚的精神遗产。在这些精神财富中,最首要、最核心、最闪光也最令世人铭记在心的,是贯穿于于敏一生的那份浓浓的爱国情怀。他高深的学养、严谨的治学、无私的奉献,莫不发端于“科技报国”的热忱。中国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变革,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需要有领先而强大的科技力量作为支撑和保障,这无疑为今天的新一代科技工作者发挥才干、报效祖国提供了历史机遇。历史和实践告诉我们,必须坚持“科技报国”的精神,始终从对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关注和思考中激发创新活力,始终高度重视依靠自己的力量拿出原创成果,才能真正将国家发展与安全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最大限度地实现科技工作者的个人价值。

【适用话题】男儿带吴钩、科技报国、人生价值、适合自己的

路……

上一篇:朱光潜作文素材展示及运用示例 下一篇:析材生意,深挖内涵(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