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井技术在长堤油田桩11块底水油藏开发中的应用

时间:2022-06-22 11:29:14

水平井技术在长堤油田桩11块底水油藏开发中的应用

摘要 长堤油田桩11块底水油藏油层薄、底水活跃,采用直井开发,底水锥进严重,含水上升快,累计产油量少,采收率低。为了提高储量的动用程度,探索水平井控制延缓底水锥进、提高采油速度,进行了水平井开发的试验。几年的生产情况表明水平井在该油藏开发中可有效的提高单井产量和开发效果。

关键词 水平井;底水油藏;含水;馆下段

中图分类号 TE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12-0195-02

1 油藏地质

长堤油田桩11块位于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境内,五号桩油田东侧,孤东油田以北,地表为沿海滩涂。构造位置处于长堤潜山披覆构造带主体部位。探明含油含油面积2.2km2,石油地质储量203×104t,1990年3月桩11块馆下段投入试采。

桩11块是一个被断层复杂化了的鼻状构造,呈现西部高东部低、南北低中部高的特点。馆下段主力22小层埋藏深度1760~1780m,23口井钻遇该层,平面上分布广泛。受正韵律河流相沉积的控制,纵向上砂体厚度变化较大,平均厚度为14.2m,馆下22小层物性较好,平均孔隙度为33%,平均渗透率为1500×10-3μm2,具有高孔高渗的特征。桩11块馆下22小层在平面上以油水同层居多,纵向上以上油层下水层为分布特征,具有统一的油水界面,油水界面深度为1771m~1772m,为典型的常温常压边底水常规稠油油藏。

2 开发状况

本区馆陶组试采15口井26层次,除1个井层未达到工业油流外,其余25井层都获得了工业油流,其日产油为0.5-81.3t/d,利用11口资料较全的井计算,初期平均单井日液51t/d,平均单井日油21.3t/d,试采初期综合含水48.4%,大部分井的液面都在井口,平均单井液面82m,平均采油强度4t/d.m,平均采油指数24.3t/d.MPa,平均每米采液指数11t/d.m.MPa,平均每米采油指数4.4t/d.m.Mpa。

该块在2002年底水平井投入开发之前,开井14口,单井平均日产液64.4t,日油3.8t,综合含水94.17%,累计采油18.7522×104t,采出程度9.24%,采油速度0.95%。

3 水平井实施情况

截止2013年底,桩11块馆下段22小层共完钻水平井五口(桩12-P1、P2、P3、P4、P5),水平井段长度2090m,平均单井长度418m,射孔投产40m~90m,投产初期平均单井日产液27.8t/d,日产油21.6t/d,综合含水22.3%。与周围直井比较,水平井投产初期日产油量是直井的2.0倍,含水比周围直井低29.3%。目前,水平井的平均单井日产油量是周围直井的3.4倍,桩11块馆下段油藏利用水平井开发已见到明显效果。

4水平井与直井开发效果的比较

4.1 投产初期开发指标的比较

统计该块馆下段22小层5口水平井与10口直井投产初期的开发指标,见表4-1,水平井投产初期的单井日产油量是同层直井的2.0倍,含水比直井低29.3%,生产压差仅为0.9MPa, 仅为直井生产压差的一半,采油指数是直井的4.4倍,采油采液强度不到直井的五分之一。与同层直井比较,水平井投产初期单井油量较高,生产压差较小,采油采液强度较低,抑制底水锥进的效果较为显著。

图4-1桩11块水平井投产初期产量与同层直井的比较

4.2 不同含水阶段累计产油量的对比

比较桩11块馆下段22小层水平井与直井不同含水阶段的累计产油量(见表4-2),在综合含水0~40%时,水平井的平均单井累油量是同层直井的1.7倍;在综合含水40~80%时,水平井的平均单井累油量是同层直井的1.2倍;在综合含水80%~90%时,水平井的平均单井累油量是同层直井的2.7倍。这说明,在不同含水阶段,水平井的累计产油量比同层直井多,开发效果比同层直井好。

表4-2桩11块水平井与直井不同含水阶段单井累油对比

项目 不同含水阶段累油 t

0-40% 40-80% 80-90%

桩12-p1 1838 1417 2491

桩12-p2 712 864 1099

桩12-p3 215 288

桩12-p4 1997 1774

桩12-p5 1574

水平井平均 1267 1086 1795

直井平均 731 903 664

二者比较 1.7倍 1.2倍 2.7倍

4.3不同含水阶段含水上升率的对比

由表4-2可以计算出,在综合含水0%~40%时,水平井每采一千吨油的含水上升率为31.6%,而直井为54.7%;在综合含水40%~80%时,水平井每采一千吨油的含水上升率为36.8%,而直井为44.3%;在综合含水80%~90%时,水平井每采一千吨油的含水上升率为5.6%,而直井为15.1%。由此可知,在不同含水阶段,水平井的含水上升率都低于同层直井,水平井抑制底水锥进的效果较为明显。

参考文献

[1]万人溥.中国不同类型油藏水平井开采技术.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

[2]刘翔鹗.国外水平井技术应用论文集.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

[3]王家宏.中国水平井应用实例分析.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

上一篇:全双工可见光通信系统MAC层研究 下一篇:预约挂号公共服务平台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