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诂学在古文教学中的探微

时间:2022-06-22 08:38:44

训诂学在古文教学中的探微

训诂学是中国传统语文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但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训诂”这个名称曾经一度变得相当陌生,所以,我认为有必要重拾这个词儿,让她在今天的古文教学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训”、“诂”二字皆各有意义。一般说来,“诂”的意义偏重在“释故言”,“训”的意义偏重在“理顺”、“疏通”。然而从广义上看“训”与“诂”实为同义词,都有“解释”之意。如今用现代汉语非常准确地翻译前代的文献资料有时是不能完全胜任的,仅靠译文也是无法深入理解古人的思想,古代的名物以及古人表达的神情。要解决这些问题,还得靠训诂。

例如《鸿门宴》中樊哙闯帐项王惊愕,有赐樊哙“卮酒”和“彘肩”的描写。这个“卮”字一般都翻译成“杯”或“碗”,但它的容量有多大?为什么樊哙只喝了一碗酒,吃了一个猪肘子项王就称赞他是“壮士”?为什么后来项王又有“能复饮”的问语?光凭译文这个问题是闹不明白的。与之有关的是《战国策》中“画蛇添足”的故事。其中云:“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数人饮不足,一人饮有余”。这个“卮”也只能翻译成“杯”或“碗”。看了译文后,人们也会不解为什么这杯酒一个人喝不了,几个人又不够呢?原来“厄”是一种园形酒器的应劭注:“厄,饮酒礼器也。古以角作受四升。”《汉书·律历志》:“十龠为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古时一升,折合市制等于一市升,故一厄酒等于市制四市升。通过训诂,我们方才明白了项王在樊呤喝了一厄酒后为什么还会发生“能复饮”的疑问,同时也知道了那位祭祀者给他的门客一厄酒为何一人饮有余,而数人饮不足的原因了。

又若《鸿门宴》中:“范增数目项羽,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这一句从译文上只能翻译成“范增多次向项王使眼色,举起身上佩戴的玉玦再三向他示意,项王默然没有反应。”范增为什么偏要举起玉玦同项王示意。意图何在?这个问题也是译文无法解决的。

玉石在古代是一种珍宝。帝王祭神用它,诸侯朝聘、会盟用它,君主贵族的佩饰也用它。远在夏商时期,玉石就已作为礼器使用。春秋战国,这套礼节和制度更加盛行。古有“六币”之说。玉石作为礼器使用是要经过雕琢的一般成圆形中间有孔。边和孔比例不同,名称也不同作用也各异。

称作璧的必须符合边的宽度要大于孔的直径的要求。孔的直径大于边的宽度称作瑗;孔的直径与玉边的宽度相等的称作环;形状同环但玉周边有一缺口的称作玦;大小正好是璧的一半的称作璜;圭是帝王诸侯所执的长形玉板上锐下方,表示符信。“半圭曰璋”。“简子·大略”“聘人以圭,问士(事)以璧,召人以瑗,绝人以玦,反绝以环。”如能了解这些玉制品的特殊用途,则可知范增“举所佩玉玦”向项王示意是用来表示“绝人”的,即暗示项羽下决心将刘邦杀死消除与楚争雄的对手。

中学语文古文教学中还经常遇到古代典章制度,如礼制、车制、兵制,职官制等方面的内容,有时在译文中也是无法表达的,为求甚解,仍须通过训诂解决。

例如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如果把这两句诗翻译出来无论是直译或意译,都无法反映出“司马”的职责以及为什么非要说“青衫湿”的原因。郑樵《通志·职官略六》载:“司马,本主武之官。”由引可知,司马是负责军事的官员。江州司马即负责江州军事的官员。如再详略了解一下唐时司马的职权到底怎样,据《历代职官简释》得知唐中叶后,州司马之职一般是安排贬斥的官不能与闻政事实际上最有职无权的闲官。白居易贬为江州司马正是如此。

为啥白居易只说“青衫湿”。而不说“红衫”、“兰衫”呢?查《通志·器服略一》:“贞观四年制:三品以上服紫,四品五品以上服绯,六品七品以上服绿,八品九品服青”。这才得知“青衫”是当时八、九品的低级官吏所穿的衣服,这里即指白居易自己。通过训诂,我们可以了解到在封建社会,等级森严,连服装的颜色都是有规定的。不通训诂,这些内容当然就无法得知了。

上一篇:天津市青年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建设研究 下一篇:结合我校实际如何上好小学数学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