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推行三创模式提升学生三种能力

时间:2022-06-22 05:45:47

全程推行三创模式提升学生三种能力

摘 要:在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当下,创新型、实干型、复合型的人才已被社会各界广泛认可。在推进素质教育教学进程中,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不仅要着眼于向学生讲解、传授知识,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和思维层次,还要让学生学会做人处事、创新创优。在教学中,要注重全程推行“三创”模式,提升学生“三种”能力,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学习过程中发现、整合、探究、解决问题,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层次、思辨意识和思想素质。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教育;主体作用

随着教改的深入,新型的教学教育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之中。教师要凸显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敢于创新;创设学生乐学情境,让学生主动创新;整合利用教学资源,让学生善于创新,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之中。教师要深入挖掘、梳理整合教材中的有利因素,走进教材、研究教材,吃透教材,鼓励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渠道、多路径思考问题,逐步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迁移能力和解题技巧,放大数学教学的功能和效用,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一、创新教学策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师要创新教学策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在教学过程中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一方面教师要做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启发者,要从前沿教学媒介上学习新型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教学经验,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履职能力。另一方面,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认知能力、情感爱好的不同,及时调整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讲解传授知识的同时教会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空间和机会,放手让学生大胆地去想、去试、去闯,提高学生思维主动性、独创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笔者在教学中,注重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以预习提纲的方式揭示给学生,让学生围绕预习提纲开展预习活动,在教学活动开始前就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一些能够独立完成的问题,对一时难以掌握的问题做好记录,在课堂上与教师、学生一起探究解决。通过这种方法,使学生学会在处理问题时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和独创性。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发表自己独特见解的同时,注重汲取他人的解题方法、解题思路,使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与智力因素的发展实现同频共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要让学生熟练掌握数学的概念、法则、性质、定律等内容,并在学习活动中灵活运用,达到学懂、学实、学好、学活的教学目的。

二、创优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师要围绕素质教育教学的需求,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需要,改进和优化数学教学方法,创设积极向上、情景交融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教学活动,满足学生情感需求,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改革的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感知能力、接受能力的不同,把全班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和兴趣小组,在分组的过程中,兼顾各小组的实力均衡,优势互补,发挥小组成员间的特长、优势,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生成了精彩的数学课堂。要实现“学生自学、课堂讲学、探究研学”和谐统一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精神,提高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如,笔者在教学“长度单位”时,我转变了自身的角色定位,主动与学生融为一体,把自己和学生分成6个小组,和学生一起度量身高,记录下每个人的身高和各小组成员的平均身高,在每个小组中评选出最高身高,在各小组之间再进行对比。这一下子活跃了课堂氛围,使学生融入了课堂教学情境,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新知,体会成长,体验成功。

三、创设教学情境,提升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

课堂教学是创新教育的主渠道,教师要注重为学生营造一种“平等、民主、宽松”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充分表露自己的情感,表现自己的能力,表达自己的创意,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善于将一些抽象的内容转化为具体、形象,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积极主动地探索数学认识,探究数学规律,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提升学生的感知能力。要在联系实际、衔接生活中使学生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帮助学生构建起一种“多维、立体、系统”的知识体系,使学生能够全面、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如,笔者在教学“圆柱体、圆锥体计算”内容后,为让学生进一步探究圆柱、圆锥在不等底而等高等体、不等高却等底等体情况下的二者间的关系,我在课前和学生一起做了几种不同类型的圆柱、圆锥学具,让学生动手操作,亲历用学具演示的过程。学生通过“装、量、比、看、试、议”的实践活动,在探究中得出了二者之间的规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效。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情境的创设给学生展现自我,表现自我、提升自我的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参与实践,在结合实际、实例中发现数学规律,体验成功喜悦。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发展差异,积极评价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各种教学活动,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发表见解。对学生经过一定时间的努力表现出的创新意识、发散思维、点滴进步,都要及时地给予表扬、肯定;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要细心地引导、耐心地启发、诚心地点拨,并与学生一起分析错误产生原因,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发现、纠正错误,提升信心。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的实现,学生素质的提升,注重在创新教学策略、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动脑筋、下工夫。要在提升学生自学能力、合作能力、探究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求实效、出实绩,才能不断推进素质教育教学的进程。

(扬州市广陵区杭集中心小学)

上一篇:2012高考江苏卷论述类文本分析 下一篇:培养职高学生英语学习习惯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