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唱“清”歌向百年

时间:2022-06-22 04:38:47

“清白一生德性好,清正严明美行操。清新空气常晨跑,清醒头脑睡得早。清风拂煦神志好,清爽一身勤洗澡。清淡饮食不过饱,清闲时候看书报。清洁居室常擦扫,清静环境无烦恼。清心生活少,清亮眼睛人不老。”这是夏道汉先生2004年6月在某老年报上发表的《“清”字长寿歌》。

这十二个“清”字,比较科学地总结了长寿保健的生活经验,老年朋友可以联系自身情况,实事求是借鉴运用,完全不必生搬硬套。只有活学活用,才有理想效果。借鉴许多名人的长寿经验,其总体精神是讲德性、美行是统帅和灵魂,是起决定作用的关键,是根本的根本。最近我和几个好朋友把这一点总结成通俗易懂的“善良乐观”四个字。多做好事,勇往直前;与人为善以处世,快乐行走于江湖。也就是:善良科学度人生,顺其自然向前进。抬头挺胸往前走,吟唱“清”歌向百年。

其实,“水至清则无鱼”,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什么纯粹的与彻底的“清”,往往不“清”才是正常状态。生活中也是必须讲究唯物辩证法的,事物往往都是相对的。比如说,“清洁居室常擦扫,清静环境无烦恼。”这固然好,但太过,成了“洁癖”,则反而不利健康。

人到晚年,自然特别应该树立科学的长寿观,注意科学地生活,适当地吟唱“清”歌向百年,应该说是十分必要的。事实上,在实际生活中,也是不大可能让任何人做到什么彻底“清”的思想、行为、感情、运动、休息、吃饭、睡觉、玩乐等等。认真把握主流生活之“清”的主旋律,不怕有什么杂音,而杂音也总是难免的。比如心境平和固然不错,偶尔有点紧张也没什么了不起。医学研究发现:处于适度的紧张状态,也是一种养生之道。因为适度的紧张能增强人的大脑兴奋程度,提高其生理功能,并使人的思维敏捷,反应迅速,保持健康状态,延缓衰老。事实上,一个人处于适度紧张的生活和工作时,往往心脏会加强收缩以排出更多的血液来供给全身各器官组织的需要,而血管的舒张、收缩功能也会随之改变。这对改善心血管功能,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提高抗病免疫能力,防止衰老是十分有益的。另外,迄今为止,还有不少中年子女反对丧偶父母再娶再嫁,或者坚持把父母分开供养,片面强调物质生活的充分保障,以为就是尽了孝心,万事大吉了。其实是很不应该的。人们现在越来越明白,老人仍需自己的感情生活,健康老人的健康也不能离开根据身体状况进行正常的夫妻生活。

“清”歌结尾唱道:“清心生活少,清亮眼睛人不老。”就非常合乎唯物辩证法,没有把话说绝,是比较科学的。适当的有节制的老年性事对健康没有害处,由于身心愉快,自然有利于健康。一切人,只要成年以后,直至死亡都有爱和被爱的权利和需要。这应该是人体的生命规律。问题在于老人要特别注意科学把握身心的实际需要,不能沉迷,更别因云雨过度而伤害健康。

晚年生活,讲究科学。科学生活,有利健康。原铁道部长刘建章的《长寿金字塔》是这样写的:“寿,有短也有长,早衰可防,运动是秘方,戒烟少酒体康,无忧无虑心坦荡,淡泊名利乐观开朗,遇怒不恼,遇难不急躁,遇喜不激动,逢急防慌张,科学膳食三餐按时讲定量,起居有规律,顺时保养身体壮。”这是艺术性的经验之谈,值得参考,当然必须活学活用,才能有理想的效果。

老年朋友们,让我们珍惜生命,高声吟唱“清”歌向百年吧!

上一篇:脑也需要进补 下一篇:夏令进“补”可吃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