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音乐广播

时间:2022-06-22 11:33:29

小议音乐广播

中图分类号:J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5―622―01

广播从诞生的开始就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1910年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就成功的转播了歌唱家的演出,这比世界上第一座广播电台美国匹茨堡的KDKA电台还要早10年,近一个世纪,音乐广播在世界各地方兴未艾,几乎遍布世界的每个角落。

作为开路先锋,音乐广播曾创造过辉煌,但随着媒体间竞争的日益加剧和受众的分流,音乐广播在发展中也在不断反思、上下求索,音乐广播究竟如何突破重围、阔步前行?音乐广播是否抓住了其真正本质?又如何与时俱进? 求新、求活、求变、求发展、求辉煌,对音乐广播来说是困惑、是现实、是挑战、是责任。

当今音乐广播所面临的变化主要有五个方面值得思考和关注:

一、受众结构的变化

根据多年的权威机构的分析调查,音乐广播在我国各地的受众人群,以学生、青年等居多,我们都知道,一个媒体若不能占领社会的骨干人群——成人群体,那么它在商业竞争中的弱势就显而易见,很难成为主流媒体。音乐广播的受众面临着重新划分听众结构的问题,挖掘潜在受众群是当务之急。

在国外,音乐广播走的是“类型化”之路,并非“窄众”而是更“细化”。古典音乐台、蓝调音乐台、爵士音乐台、乡村音乐台、宗教音乐台等等在我国目前还达不到如此“细化”,但也说明音乐广播的潜在人群是很多的。除了对以往受众的关注,在当今我们更应维护原有受众群体,重视和培养起一些新的听众群体:如妇女、儿童、有车一族、农民工等等他们都是广播的“朝阳人群”,另外还有老人,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多,这些“夕阳人群”也是值得关注的。

二、节目样式的变化

当今节目样式也在悄然改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所谓节目样式,实际上就是广播的传播方式,就是不同受众接受方式的广播化。众所周知,接受方式决定传播方式。现在社会的经济文化、生活的多样化决定了听众的多样化,每一个听众类群都有自己的接收方式、收听习惯,各系列台已将广播专业化的同时“窄众化”,所以除了给自己的听众明确定位,首要的要考虑节目样式,其次才是节目内容。

强调节目样式,并不是否定节目内容就不重要,我们过去过于强调,“内容为王”而忽视了节目样式在节目策划中的决定作用,所以在很多节目的策划中走入误区,经不住市场和受众的认可,而最终自生自灭。

通过受众变化和国内外成功运作的音乐广播的成功经验,一套专业音乐频率至少应包括四种以上面对不同受众的节目样式:时尚、流行音乐样式(30岁以下);怡情、通俗音乐样式(30—45岁);成人音乐样式(45—60岁以上);非音乐样式(如资讯、谈话、娱乐等)。

在国外,音乐广播的“类型化”,几乎涵盖了所有音乐类型。我国的音乐广播,在音乐类型的广度、深度、品质、样式、布局、比例等诸多方面还没有达到受众的期望。

三、节目内容的变化

近年来,音乐广播也愈加呈现出流行文化的特质。日本广播协会和国外多家媒体就音乐广播曾做过很细致、很广泛的调查,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对音乐广播所提供的音乐内容的要求是:抚慰度功能大于兴奋功能。对节目内容的“精致度”、“学识量”、“徐缓度”、“专题深刻度”的要求均呈上升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当今音乐广播“伴随”属性回归已成为一种趋势。在音乐节目内容制作精良的前提下,尽量将节目内容单纯化,根据现代城市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习惯来划分时段,安排曲目,不仅起到了“背景音乐”的作用,还能让听众感到节目与自己息息相关,有“贴身感”,这也回归了音乐广播“伴随”的属性。

另外,当今的音乐广播也越来越多地担当起“贴身媒介”,在音乐与聊天中放松并获得有效的资讯,已成为人们收听音乐广播最重要的诉求。音乐广播充分显示出通俗性、娱乐性、休闲性、主情性。

四、主持人的变化

音乐主持人,也称音乐DJ,即驾驭音乐CD的人。当前的音乐广播需要主持人“个性化”、节目“人格化”,这与节目“类型化”并不矛盾。作为音乐节目的主持人,不仅提供音乐的伴随欣赏、传播音乐信息,还要引导受众的音乐审美取向、甚至干预受众生活,成为受众的“意见领袖”。

一档音乐节目中往往渗透了主持人独特的个性:新锐的视角、理性的聚焦、甚至偏执的断言、别具一格的情调、与众不同的情节等等。这些“小众化”的精致与独特也符合当今受众的多元需求。

根据音乐类型不同,DJ之间的分工也越来越泾渭分明:内地原创、港台流行、民族音乐、古典音乐、欧美、日韩、摇滚、民谣、新世纪音乐等等,相同类型节目的DJ之间也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加强与听众的互动,扩大节目的社会美誉度,以张扬自己节目的个性,在竞争中占据上风。

当今的音乐广播节目主持人,他们也是音乐传播活动中的合作者,在音乐生产平台上为社会提供音乐产品。同时还要积极参与、策划在传媒系统中与音乐相关的传播活动。当今音乐广播主持人的思想观念、业务水平、操作能力、决策能力将直接影响社会音乐传播的质量、水平和未来的发展。因此,不仅要具备音乐节目制作与编辑的基本能力,还要具有音乐传播调查、音乐项目策划、音乐产业管理、具有市场分析等等才能在音乐传播的各个环节中适应社会、开拓市场、引领市场。

五、品牌的经营变化

广播节目是一种很特殊的产品,这个产品往往借助于消费者的精力、文化以及想象力来最后完成。在这个过程中,节目消费者实际上也参与了这个节目的创作,不知不觉地使节目带上他自己的情感色彩,可以说品牌节目实际上是传播者与受众共同创造的。

音乐广播节目形成品牌后可以不受广播节目传播方式的局限而在社会上流传,其影响可以超越它已经拥有的听众群,然后再扩大到另外的人群,实现第二次传播,从而有效的开发潜在的听众市场。音乐艺术魅力背后潜藏着巨大的商业价值,音乐广播作为媒介之一,在音乐传播链条中扮演重要角色,在经营方式上更要具有多元性。例如:和其他媒体间资源互补、相互链接,才能优势互补。

此外,音乐广播外的经营还可以广开思路,尝试各种形式研发新节目:如电台资源与电信开发各种服务业务、与邮政开发音乐明信片等邮政业务、与社会合作大型演出或系列活动等等、把音乐节目编辑成书、杂志、电子音乐杂志、推广包装歌手、主持人形象代言等等,相信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类产业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音乐广播的附加值还会得以体现,大有可为。

如今媒体已经进入到“受众本位”时代,拥有受众的多寡可以衡量媒体的社会影响力和媒体地位,开发和利用音乐文化的商业价值,打造品牌节目才能实现丰富大众音乐文化生活和引导音乐文化良性发展、良性循环,收到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终愿望。

音乐广播不断前行、不断变化体现在诸多方面,绝不是独立、单纯的变化,而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在多媒体时代,社会文化消费走向空前平等,音乐广播要在竞争中力争上游,只有认识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开拓进取、大胆创新才能创作出多元化、高水平、高品位、高质量的节目,才能发展壮大,才能再创佳绩、再创辉煌。

作者简介:

姓名:马玲 出生:1972年 性别:女 民族:汉族,职称:主任编辑 学位:文学硕士,研究方向:音乐学 单位:吉林人民广播电台音乐广播。

上一篇:浅议城市排水建设与发展 下一篇:高寒地区主要汽车运行材料的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