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城县江优明62水稻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时间:2022-06-22 11:15:47

连城县江优明62水稻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摘要 阐述了连城县江优明62水稻的特征特性,并从适时播种,培育壮秧;适时移栽,合理密植;科学管水,养根护叶;配方施肥,增穗增粒等方面提出了其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促进连城县江优明62水稻的高产。

关键词 水稻;江优明62;特征特性;栽培技术;福建连城

中图分类号 S511.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9-0041-01

江优明62是福建省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福建六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所育的晚籼三系杂交优质水稻新品种,亲本分别为99A不育系与明恢62恢复系。江优明62具有产量高、米质较好、株型适中、群体整齐、茎秆粗壮、穗大粒多、后期转色好、稻瘟病、纹枯病、细条病轻发等特点,值得在连城县推广。

该品种于2010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为闽审稻2010009)。2014年在连城县莲峰镇朱坊村(海拔380 m,土壤为灰黄泥田)开展早中稻新品种示范种植,采用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增产增收效果明显。通过江优明62水稻在连城县种植的特征特性观察,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旨在为推广种植该品种提供技术依据。

1 特征特性

1.1 产量表现

2014年在连城县莲峰镇朱坊村将江优明62水稻作为早中稻新品种进行示范种植,试验地的海拔为380 m,地块土壤为灰黄沙泥田,pH值为5.3,有机质含量中等,速效氮含量中等,速效磷含量丰富,速效钾含量低。示范结果为江优明62产量平均为8 793 kg/hm2,其中最高产量为11 476.5 kg/hm2。

1.2 形态特征

江优明62水稻田间长相良好,分蘖力中等,根系发达,株型为松散适中,群体整齐,穗大粒多,后期转色好[1-2]。株高为127.1 cm,穗长为25.6 cm。产量结构中,有效穗数为318.0万穗/hm2,穗实粒数为132.6粒,结实率为86.9%,千粒重为27.2 g,茎秆长势强健,不倒伏,适合采用机械的方式进行收割。

1.3 生育特征

江优明62水稻在连城县莲峰镇朱坊村进行示范时,播种期为 3月12日,移栽4月8日,收获日期(成熟期)为8月2日,全生育期143 d。

1.4 抗性

江优明62水稻在连城县作为早中稻进行种植示范,表现为茎秆长势粗壮,耐肥性好,田间叶瘟、穗瘟等病害未发生,抗性强。

1.5 米质

根据农业部稻米及制品检验测试中心米质检测结果:江优明62水稻的精米率74.5%,整精米率49.3%,糙米率83.4%,粒长7.4 mm,长宽比3.0,垩白粒率50.0%,垩白度7.4%,透明度1级,碱消值4.8级,胶稠度78.0 mm,直链淀粉含量15.6%,蛋白质含量7.5%,米质较优。

2 高产栽培技术

2.1 适时播种,培育壮秧

该品种在连城县作为早中稻种植,播种期与早稻相似,为3月中旬。秧龄为20~25 d,采用机插秧。大田用种量为18.75~22.50 kg/hm2,播种前要做好晒种及浸种工作,一般要晒5~6 h、浸种20 h,然后进行催芽直至露白即可进行播种[3-4]。在秧苗达到1叶1心时喷施15%多效唑溶液(1 g对水0.6 kg)900 kg/hm2,促蘖控长。施好基肥、断奶肥、促蘖肥、送嫁肥,培育带蘖壮秧。

2.2 适时移栽,合理密植

采用宽行窄株(株行距15 cm×30 cm)的移栽方式。秧龄掌握20~25 d、叶龄4.5~5.0叶。江优明62分蘖力中等,栽培上应适当密植,栽插密度为22.5万丛/hm2左右,保证插足基本苗90万~120万根/hm2。

2.3 科学管水,养根保叶

江优明62在生长期间的水分管理上主要为湿润灌溉,可采取浅水促蘖、适时烤田、有水抽穗、湿润灌浆、后期干湿交替等。移栽后10 d左右,灌浅水(田水不淹心叶)施除草剂;当茎蘖数达到预期穗数的80%时进行搁田,采用分次烤搁田的方法,以控制无效分蘖,促进根系深扎壮秆;孕穗至扬花期田间保持浅水层;生长后期采用干湿交替的水管方式,以利养根保叶增粒重、防止倒伏等。

2.4 配方施肥,增穗增粒

科学配方施肥,适量增加穗肥,促进大穗,实现高产。采用重施基肥、控制分蘖肥、适施穗肥、控氮增磷钾的施肥方式。根据9 750 kg/hm2的产量目标进行计算,施肥量应为纯N 180~195 kg/hm2,氮、磷、钾比例控制在1.0∶0.5∶0.7。具体的施肥方法为:基肥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6.0~7.5 t/hm2、碳铵525 kg/hm2、过磷酸钙255 kg/hm2、氯化钾82.5 kg/hm2进行全层撒施;栽后10 d施好分蘖肥,结合施除草剂,施碳铵375 kg/hm2、氯化钾82.5 kg/hm2;幼穗分化2期末至3期初复水施促花肥,以减少颖花的退化,施尿素75 kg/hm2、氯化钾45 kg/hm2;后期进行根外追肥,破口和齐穗期分别用磷酸二氢钾2 250~3 000 g/hm2对水900 kg/hm2进行喷施,以促进水稻结实率和千粒重的提高[5]。

2.5 综防病虫,减少损失

近年来,水稻病虫害发生危害日益严重,生产上病虫害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在做好病虫发生监测预报的基础上,抓住防治的适期,有针对性地选用对口的农药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大田期的主要病虫害有纹枯病、稻瘟病、稻飞虱、螟虫“二虫二病”。纹枯病的防治上,可选用30%爱苗(苯醚甲・丙环)乳油300 mL/hm2或井冈霉素水剂对水900 kg/hm2喷粗雾;稻瘟病的防治上,可选用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0.45 kg/hm2或4%春雷霉素水剂750 kg/hm2对水900 kg/hm2进行喷雾;稻飞虱的防治上,可选用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0.75 kg/hm2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0.75 kg/hm2对水900 kg/hm2进行喷雾;螟虫的防治上,可选用20%三唑磷乳油750 mL/hm2或20%氯虫苯酰胺悬浮剂150 mL/hm2;鼠害的防治上,应注意其防治的重点在中后期,可选用杀鼠迷、敌鼠纳盐等药剂[6]。

3 参考文献

[1] 赖元洪.江优明62在上杭县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福建农业科技,2011(5):16-18.

[2] 王兆铨.优质稻新品种江优明62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福建稻麦科技,2011(1):41-42.

[3] 王冬梅.水稻新品种江优明62在永安市的示范表现及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2(4):115.

[4] 余友庆.江优明62高产栽培的病虫综合防控对策[J].福建稻麦科技,2013(2):28-31.

[5] 吴桂亭.江优明62在永安市作烟后稻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福建稻麦科技,2013(2):71-72.

[6] 袁金娣,李长英.水稻新品种江优明62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种业,2012(4):59-60.

上一篇: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的优势及技术 下一篇:芜湖市三山区油菜机械化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