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角色定位

时间:2022-06-22 08:21:26

探析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角色定位

摘 要:本文从实现人的社会化的角度出发,以人格教育和自尊培养为切入点,整合德育与心育,探讨中职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源特征、角色定位及其相应的操作策略。

关键词:中职学校;班主任;角色定位

我国的发展正处于复杂多变的社会转型期,人应该如何适应价值取向多元的社会环境,是教育者特别是与学生紧密接触的班主任需要深思的问题。教育界对此已经逐步达成共识:人拥有健康的人格才是适应社会生活的根本,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是育人之本。而中职学校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往往是由于人格发展不够完善所致。所以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应立足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一、中职生人格特点分析及其对班主任工作的启示

由于学业评价的单一模式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仍旧居于主要地位,导致学业表现落后的学生在学校常常被否定,与日俱增的挫败感使得学业不良的学生产生自卑、自暴自弃的心态,中职生不良的自我概念便一点一滴地塑造出来。心理学实证研究表明,不良的自我概念会造成消极应对的心态,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导致人格出现缺陷。

所以,中职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积极的自我意象和自我认同感,让他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让他感到自己很重要,让他相信自己有价值,让他相信自己有能力去改变,激活他维持自身积极、向上的良好人格形象的需要,救活他的自尊心。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有动力去积极维护个人独立人格的价值和尊严。学生只有建立了对自我的尊重,重视自己的价值,才会尊重和接纳他人,才会积极面对班主任和学校的各项教育。

二、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角色定位与操作策略

班主任既承担德育工作又承担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既要用社会道德规范教化育人又要尽可能多地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常常感到顾此失彼。所以,班主任有必要整合德育和心育的功能,找准角色定位,以期提高中职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1.有情感共鸣的权威者。

很多班主任只注意维护自身的权威性,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说教者的感觉,往往令学生反感,导致师生关系差。因为中职学生在以前的学校教育中常受批评和忽视,所以不易信任教师和学校,自我中心意识和逆反情绪也很强,也就不会单纯地服从学校的教育。班主任唯有通过日常生活教化育人,言而有信,营造公平、安全、和谐的心理环境,以理解产生尊严,尊重产生自尊,关怀产生信任,学生才会有情感共鸣。例如:节假日给学生发一条祝福的短讯,让学生在关怀中倍感温馨。又如:适时让学生匿名写写自己对学校的批评建议,班主任将其分类整理后提交给学校各部门,使学生的不满情绪得到理解和疏导,防止逆反心理激化。我们往往发现,学生提了意见之后就会变得自律,情绪也较好。如果学校采纳了某些意见,学生便会感到自己很重要,感到自己有独立人格的尊严,感到班主任的立场与自己有一致性,因而产生情感共鸣。

青春期的学生人际关系不良的背后往往是情绪问题,所以班主任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及时疏导。只有当学生感受到班主任是理解自己、尊重自己、关心自己、重视自己的合理权益时,他们才会逐渐信任和配合班主任,班主任威信的建立才有情感基础。

2.健全人格的养育员。

中职生不良的人格特质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自我中心倾向型。行为特征是性格冷傲,自恋,把责任指向他人和环境,甚至敌视和攻击他人,由于欠缺宽容心和换位思考的能力,常把教师的合理批评当做是故意针对自己。第二类是自我放任型。行为特征是放弃生活目标,常逃避压力,不愿作任何的尝试和努力,学习毫无动力、自暴自弃、自怨自艾、自哀自怜、自轻自贱,故对自己违反校规的行为不负责任、毫不在乎。第一类学生的优点是表现欲强,可引导他参加社团活动和勤工俭学等社会实践,他在活动中必然会因为自我中心而产生人际冲突进而使得其自我优越感遭受挫折,此时正好是他反思自身个性弱点的最佳时机,若班主任通过QQ或微博及时给予关怀和引导,他便会心存感激,乐于改变。第二类学生似乎失去了人格的“灵魂”——自尊,每天毫无方向地过日子,行为消极被动。班主任可以分配一定的职务让他锻炼,送他一本笔记本,鼓励他好好安排自己每天的工作,让他不断地尝试,从做到的过程中收获成就感和能力感,同时体验到自己对别人的影响力,从而找到自我的价值。还可以留意他的兴趣,关注他的每个不显眼的成就,连续21天告诉学生他的一些正面特质、优点,使他感到自己很重要,以强化和增加学生接纳自己的正面形象。或者举办一周之星活动,鼓励他们公开分享自己的兴趣和独特技能,彰显自我本色,分享结束时引导同学们给予他正面的评价以加强其自我认可。

3.心理品质成长平台的创设者。

学生在群体活动中,通过朋友的关心、爱护和接纳,可让学生建立联系感和安全感;通过努力表现和发展自己的兴趣、特长,可以获得肯定性评价,增强自我的成就感、能力感和独特感。从而发展出良好的自尊感。所以,社会化的活动平台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班主任要发挥自身的组织优势,积极为学生的心理成长创设实践平台,鼓励学生参与各种社团文化活动、志愿者服务活动、节日主题活动和社会实践工作。让学生在活动平台中获得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寻求自主独立的人格尊严,探讨自己的兴趣和潜能,调整自己的价值观以适应社会规范,学会正确对待别人的评价。并通过在不同社会场合尝试演绎不同的角色来寻找一个适合自己的性格、外表和职业形象。例如,探索自己在社交场合中喜欢独处以保存能量还是喜欢尽情表现以获得能量,在两往中喜欢自己是一个怎样的女性(男性),在团队中适合服从者角色还是领导者角色,在职业选择中看重什么职业价值观。

(作者单位:恩平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丛晓波,田梅录,张向葵.自尊:心理健康的核心—兼谈自尊的教育意境[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

[2]张向葵,丛晓波.自尊的本质探寻与教育关怀[J].教育研究,2006,(6).

[3]赵东俭,高山冰.中职生个体自尊、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0,(7).

[4]张丽华,杨丽珠.青少年自尊结构研究[J].心理科学,2009,(1).

上一篇:集体自尊对大学生自我和谐水平的影响分析 下一篇:中职生“拒绝婚前”教育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