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一张专辑扩展成一台晚会

时间:2022-06-22 02:47:51

把一张专辑扩展成一台晚会

舞榭戏台

6月25日,一台名为《中华吟》的原创歌舞晚会由黑龙江省歌舞剧院搬上舞台。

《中华吟》以一个四口之家为切入点,通过爷爷、爸爸、妈妈和女儿的视角来展现中华文化的神韵。整台晚会包括15个节目,均以“中国”或“中华”字样开头,如中国大家谱、中国灯笼、中华汉字、中华丹青、中国酒、中国陶瓷、中国锣鼓等等。整台晚会按古体形式划分成五个篇章,每篇的标题均取自《文心雕龙》等中国古代文学典籍的章句,如“思接千载”“神于物由”“心鹜八级”等,以点缀每篇的主旨。

尹桂阜:

最难的是如何浓缩

“最难的是怎样在一个半小时之内表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毕竟中华文化太浩瀚了,这个题目太大,不要说是一台晚会,就是把其中的每个主题拿出来都可以作一台晚会。”黑龙江省歌舞剧院院长尹桂阜告诉记者,“我们希望通过一种散点透视的方式来勾勒出中华文化的轮廓,因此只能通过几个点来切入,不可能面面俱到。许多观众问我为什么其中没有武术,也是出于这个原因”。

尹桂阜介绍说,《中华吟》最初是由黑龙江省文化厅组织录制的一张同名音乐专辑,收录的15首歌曲邀请全国著名词曲作家创作,韩磊、雷佳、于魁智、张也、戴玉强、梁岚、王宏伟等名家演唱。专辑面世后受到广泛好评,有关部门就一直希望把这些作品,以一台歌舞晚会的形式呈现。后经过精心酝酿,今年3月份,形成了《中华吟》的文学结构方案,并开始组织排演。《中华吟》从投入排练到呈现在舞台上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演员和工作人员都非常辛苦,对此尹院长非常感动:“所有人都为这台剧目付出了很多,我们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希望大家能够认可《中华吟》,喜欢《中华吟》。从演出后各方面的反应来看,大伙儿的辛苦没有白费”。

信洪海:小符号表现大文化

《中华吟》的主创团队集中了全国各地的精兵强将,总编导信洪海来自上海歌剧院,舞美设计张继文、灯光设计张顺昌、道具设计李红超均来自上海,编导江小飞来自广州,编导刘丽历来自北京,服装设计陶蕾来自香港……团队的每个人都是各自领域的高手,他们的工作是在听觉的基础上加入视觉效果,让整台晚会立体起来。

在这个团队中,信洪海是一个灵魂人物,大家都喜欢称他作“阿信”。首演后的晚宴进行到了深夜12点,平时就习惯晚上工作的阿信显得格外兴奋:“如何把15首歌串联起来是个难点,经过反复研究,我们最终选择了用一个家庭作为线索进行串联,再把中国人的传统方式加入进来,以此展现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阿信表示,“从小家到大家再到国家,‘家’的观念对于中国人来说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其中包容了很多东西,通过这样一个符号来表现中华文化再合适不过了”。

徐豪:“框框”里面作文章

“我强烈建议你去听一下CD,就知道作这台晚会有多不容易了”,说这话的是《中华吟》的音乐总监徐豪,他说的CD是最初收录了15首歌曲的那张专辑。徐豪从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毕业后进入黑龙江歌舞剧院进行音乐创作。谈及《中华吟》的音乐特点,徐豪打开了话匣子:“这15首歌曲单拿出来每一首都是精品,可是想把它们融合到一起就费劲了。由于当初是按照一张专辑来进行策划的,所以力求风格的多样化。如今要作成一台晚会,而且每首歌还不能改动,就好比是15条框框,只能在框框里作文章,这就要我们动脑筋了”。

徐豪确实动了脑筋,他在开头和结尾分别谱写了序篇和结篇,使得整个框架结构更加合理,又根据每首歌的风格特点,在衔接处安排了串场音乐以及朗诵等表演情节,使得整台晚会的表达更加流畅。这样的处理显然效果不错,有观众评价说:“已经有点音乐剧的意思了”。■

上一篇:布朗族的民间音乐 下一篇:邮票上的中国民族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