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饲料对丝足鲈幼鱼生长的影响

时间:2022-06-22 02:47:32

摘要 探讨了3种不同饲料,即黄粉虫(A)、颗粒饲料2号(B)、颗粒饲料3号(C)对丝足鲈幼鱼生长的影响。用3种饲料养殖丝足鲈幼鱼30 d,进行生长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蛋白质效率上,试验组A(329.21%)>试验组B(145.09%)>试验组C(98.97%);在增重率上,投喂黄粉虫的试验组A增重最多,增重率为64.09%,其次是试验组B,增重率为52.23%,试验组C增重率最小,增重率为28.50%,其变化趋势与蛋白质效率的变化相同。综合蛋白质效率、增重率、饵料系数和经济成本等指标来看,可以选用2号颗粒饲料作为丝足鲈幼鱼的日常养殖饲料。

关键词 丝足鲈;饲料;蛋白质效率;饵料系数;增重率;幼鱼生长

中图分类号 S965.2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21-0263-02

丝足鲈(Osphronemus goramy),属鲈形目(Perciformes),长丝鲈科(Osphronemidae),长丝鲈鱼属(Osphronemus)。原产于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后在马来西亚、柬埔寨等东南亚地区被广泛养殖。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将其作为养殖新品种引进国内。该鱼体薄而宽,肉厚,头小,吻端突出,口裂大、下颌突出、臀鳍向后延长但不与尾鳍相连,尾鳍呈扇形,腹鳍第一鳍棘特别长,呈丝状,可达到身体尾部。在幼鱼阶段,鱼体两侧有8~10条垂直的暗色条纹,各鳍鲜艳夺目,极具观赏性。

许多鱼类营养学家就鱼类饲料中各种营养物质的最适需要量进行了研究和报道。国内外针对丝足鲈营养学方面的研究尚未见报道,以丝足鲈为对象的研究大多集中在鱼类学和鱼类增养殖2个方面。目前,国内没有丝足鲈的专用饲料,养殖者大多用其他鱼类的饲料进行替代,在自然状态下,丝足鲈食性属于偏肉食性的杂食性鱼类,其幼鱼阶段食用小虾或者蛋白质含量高的饵料。本试验用现有的3种不同饲料对丝足鲈幼鱼进行饲养,依据试验结果兼顾养殖成本挑选出生长效果较好的饲料,为丝足鲈人工养殖提供一定参考,以获得最大的养殖经济收益。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试验鱼的选择。试验用丝足鲈为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引进养殖的1龄幼鱼。挑选规格一致、体格健壮的丝足鲈共270尾,平均体重为(82.7±0.2)g,平均体长为(13.2±0.1)cm。

1.1.2 试验饲料的选择。选用鲜活饵料黄粉虫以及颗粒饲料2号,颗粒饲料3号。2号和3号颗粒饲料的配方均由北京水产科学研究所自行设计,由北京友谊恒远饲料厂加工制成,2种颗粒饲料的粒径均为6.0 mm。3种饲料的主要营养成分见表1。

1.2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3个处理,即饲料分别选用鲜活饵料黄粉虫(A)、颗粒饲料2号(B)、颗粒饲料3号(C)。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试验初将270尾鱼随机平均放入9个水族箱,每箱30条。

1.3 试验方法

1.3.1 试验饲养条件。本试验在北京市昌平区小汤山镇海曼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的热带鱼养殖车间内进行。水族箱规格为200 cm×60 cm×50 cm,水深为35 cm,其上部用塑料板覆盖以防止丝足鲈跳出,试验于8月1日开始,在试验前4 d空腹暂养。试验用水的来源为小汤山地下水,分为热水井(地热水初始温度为65 ℃左右)和冷水井,水温调至26~28 ℃。养殖水体的溶解氧在6.7 mg/L左右,pH值8.0~8.2,总硬度6.5 mol/L。

1.3.2 饲养日常管理。试验期间每天投喂3次,分别为8:00、11:00、16:00,日投饵率为3%,并根据水温和试验鱼的摄食情况适当调整。每天记录各组的实际投饵量,及时清理水中的残饵。每天17:30左右换水,换水量保持在养殖水体的1/5左右,以保证水体的洁净。在日常饲养管理中,遵循定时、定位、定质、定量的“四定”原则,每天按时记录各个试验组的水温,定期检测试验缸内的酸碱度、溶氧等理化因子,根据水质变化情况及时调控水化因子。试验期间,每天仔细检查鱼体生长及健康状况。

1.4 测定内容与方法

在试验起始和终末分别测量各组每尾鱼的平均体重及体长,试验结束后计算增重率、饲料系数、蛋白质效率等指标,并对所得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用Duncan′s多重比较分析各组间的差异显著程度。各项指标计算公式如下:

增重率(%)=(Wt-W0)/W0×100

饵料系数=总饲料投喂量(g)/鱼体增重量(g)

蛋白质效率(%)=(Wt-W0)/[总投饲量(g)×饲料蛋白质含量(%)]

式中:W0为试验开始时鱼的重量,单位为g;Wt为试验结束时鱼的重量,单位为g。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饲料蛋白质效率比较

试验于8月1日正式开始,8月31日结束,共计30 d。根据丝足鲈初始体长、体重,终末体长和体重以及饵料的消耗情况,计算增重率、饵料系数和蛋白质效率。试验结果见表2。

由表2看出,处理A蛋白质效率为329.21%,处理B为145.09%,试验组C为98.97%,呈明显下降趋势。结果表明:黄粉虫最接近丝足鲈幼鱼鱼体的营养需求,其利用率最高。

2.2 不同饲料饵料系数比较

由表2可知,3个试验处理组的饵料系数呈逐渐上升趋势。黄粉虫为鲜活个体,湿重投喂,饵料系数最小(1.40);2号颗粒饲料的饵料系数略高于黄粉虫,为1.72;饵料系数最高的是3号颗粒饲料,饵料系数为3.16。数据表明,黄粉虫在丝足鲈幼鱼的饲养过程中利用程度最高。

2.3 不同饲料对丝足鲈增重的影响

用3种不同的饲料投喂丝足鲈,处理A丝足鲈体重增重、体长增长均为最大值(平均增重53 g,平均增长2.2 cm),饵料系数最小(1.40)。体重增重方差分析和样本均值多重分析见表3。结果表明:用不同饲料养殖丝足鲈,对其生长产生显著差异(F>F0.01=6.93)。通过平均增重两两比较看出,3种饲料在增重上都具有显著性差异(|x1-xi|>LSR0.05)。试验数据表明:3种饲料中,黄粉虫对丝足鲈幼鱼有较好的增重效果。

3 结论与讨论

3.1 不同蛋白质含量的2种人工配合饲料对丝足鲈幼鱼生长的影响

蛋白质是维持鱼体生命活动必需的营养成分。本次试验选用的2种人工配合饲料对丝足鲈幼鱼均有显著的促生长作用。2号颗粒饲料的粗蛋白质含量为40%,3号颗粒饲料的粗蛋白质含量为32%。2个处理的增重率和蛋白质效率随蛋白质含量的减少而下降,饵料系数随蛋白质含量的减少而升高。说明在本试验范围内,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配合饲料对丝足鲈幼鱼有较好的促生长作用。林 鼎等[1]对鲩鱼鱼种生长阶段蛋白质的最适需要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饲料蛋白质含量与鲩鱼对蛋白质的利用率存在线性关系,饲料蛋白质含量从0.44%增加到24%时,鱼生长加速,增重率和体蛋白质增加量都近似直线增长,鲩鱼鱼种阶段对蛋白质的最适需要量为22.77%~27.66%。李敬伟等[2]研究了黄颡鱼幼鱼对饲料的蛋白质含量的需求,试验结果说明:当饲料蛋白质含量在41.78%~43.38%时,黄颡鱼幼鱼可以获得最大生长率,饵料系数最低。这些试验都说明饲料中适宜的蛋白质含量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鱼体生长。但Juancey等[3]则报道:摄食饲料蛋白质含量为56%的莫桑比克罗非鱼的生长速度低于摄食蛋白质含量为48%的。周兴华[4]对齐口裂腹鱼幼鱼的研究发现:当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超过最适量(40.06%)时,鱼体生长出现下降。这些研究的结果都表明:一味增加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会导致鱼体生长速度减慢。

3.2 饲料的适口性对丝足鲈幼鱼生长的影响

本试验用鲜活黄粉虫和2种人工配合饲料喂养丝足鲈幼鱼,在饲养中发现:投喂黄粉虫的试验组丝足鲈的抢食现象十分明显,投喂人工配合饲料的2个试验组没有明显的抢食现象。试验结果显示:摄食黄粉虫的丝足鲈幼鱼的增重率最高,饵料系数最小,蛋白质利用率最高。这说明与2种人工配合饲料相比,黄粉虫的适口性较好,更利于促进丝足鲈幼鱼的生长。这与丝足鲈的生活习性密切相关,在自然状态下,丝足鲈幼鱼阶段一般以摄食水中的小型虾类或者水丝蚓等活饵为主,鲜活黄粉虫与丝足鲈幼鱼喜食的天然饵料接近。这一结果与陈金生等[5]的研究结果一致。陈金生等用水蚯蚓和2种人工配合饲料养殖一龄胭脂鱼种进行生长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摄食水蚯蚓的胭脂鱼种生长速度最快,体长日生长率达到1.06%以上;摄食人工配制的颗粒饲料和鳗鱼饲料的2个试验组的体长日生长率仅为0.10%和0.51%。国内其他学者也就不同饲料对鱼类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盛福昆等[6]用不同饲料喂养黄颡鱼稚鱼,研究不同饲料对黄颡鱼稚鱼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摄食水蚯蚓的黄颡鱼稚鱼在试验初期就有明显的生长优势,并且在较短时间内即能达到饱食状态;投喂配合饲料的试验组在(下转第268页)

(上接第264页)

试验前期生长缓慢。

3.3 黄粉虫在水产养殖中的饵料价值

黄粉虫具有高效的生长繁殖能力,生活周期短,产卵量大。成虫寿命一般为60~185 d,每只产卵量在650粒以上,幼虫的生长期为120 d。国内学者所做的大量饲养试验证实,黄粉虫在水产饲料方面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刘伯生[7]报道,用6%~8%的鲜黄粉虫喂养甲鱼、鳗鱼等水产动物,有适口性好、助消化的特点,动物长势快、抗病力强。葛继志等[8]进行黄粉虫幼虫对尼罗罗非鱼摄饵引诱作用试验,发现人工饲养的黄粉虫幼虫制成食糜添加在试球中,用机械-电换能器和记录仪记录鱼对试球的啄咬次数,表明添加黄粉虫幼虫对尼罗罗非鱼具有显著的摄饵引诱作用,其中含黄粉虫2%组的效果最佳,说明黄粉虫作为鱼的摄饵促进物质有良好的效果。

本试验用3种不同饲料对丝足鲈1龄幼鱼进行为期30 d的养殖。结果显示:黄粉虫的蛋白质含量最低,而蛋白质利用率最高。这除了和饲料的适口性有关,可能还与饲料的脂肪含量有关。与其他两个试验组饲料的营养成分进行对比,发现黄粉虫脂肪含量最高为8.6%,其次是3号颗粒饲料(脂肪含量5%)、2号颗粒饲料(脂肪含量3%)。目前尚无关于丝足鲈幼鱼营养学方面的研究报道,因此日后有必要对丝足鲈幼鱼的各种营养成分最适需求量进行详细、系统的研究。三种饲料中,黄粉虫对丝足鲈幼鱼的促生长效果最好。但是从养殖收益的角度看,还要兼顾养殖成本的投入。因此,综合增重率、饵料系数、蛋白质效率和经济成本几项指标来看,3种饲料中2号颗粒饲料的适用性最高。

4 参考文献

[1] 林鼎,毛永庆,蔡发盛.鲩鱼鱼种生长阶段蛋白质最适需要量的研究[J].水生生物学集刊,1980,7(2):207-212.

[2] 李敬伟,李文宽,骆小年,等.黄颡鱼幼鱼对饲料中蛋白质和能量需要量的研究[J].水产科学,2005,24(9):17-19.

[3] JUANCEY K.The effects of varying dietary protein level on the growth,food conversion,protein utilization and body composition of juvenile tilapias(Sarotherodonmossambicus)[J].Aqucaulture,1982(27):43-54.

[4] 周兴华,郑曙明,吴青,等.齐口裂腹鱼幼鱼饲料中饲料营养素适宜含量和最适能量蛋白比的研究[J].大连水产学院学报,2007,22(1):37-41.

[5] 陈金生,刘家寿,余志堂.不同饲料养殖一龄胭脂鱼种生长试验[J].水利渔业,1992(4):9-11.

[6] 盛福昆,孙文君.不同饵料对黄颡鱼稚鱼生长的影响[J].科学养鱼,2007(3):65.

[7] 刘伯生.积极开发黄粉虫饲料资源[J].饲料工业,1994,15(9):35.

[8] 葛继志,葛盛芳.黄粉虫幼虫对尼罗罗非鱼摄食引诱作用初探[J].淡水渔业,1997,27(2):10-15.

上一篇:宣城市家禽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与对策 下一篇:中国东部旱涝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