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企业计量管理推行经验分享

时间:2022-06-22 02:03:37

中小型企业计量管理推行经验分享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面对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力,企业若想在其中站稳脚跟,提升企业形象,就必须对计量工作进行科学的管理。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小型企业的计量管理模式仅限于测量设备,有的企业甚至根本没有计量管理,已经无法满足企业新时期发展的需求,企业迫切需要寻找一种科学高效的管理模式,提高中小型企业计量管理水平。本文就基于中小型企业发展特点,对企业计量管理工作进行分析,结合在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各子公司推行计量管理工作经验,给大家提供一个参考。

[关键词]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小型企业;计量管理;计量主管部门

中图分类号:F2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7-0050-01

一、概述

随着我国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中小型企业作为单个企业,相对大型企业而言,在人力、财力、物力资源等方面有明显的不足,在市场竞争中也处于劣势地位。然而,中小型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无论在工业总产值、从业人数、产品销售额、出货值和出口比率等方面,中小型企业在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中举足轻重。

企业计量技术的实际水平直接反映了国家相应时期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体现着企业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在国家出台计量管理工作相关工作的政策下,从法制计量的角度考虑为企业建立计量管理体系提供了科学、可靠的依据,在较大程度上能推进企业计量管理工作,提高计量工作的管理水平,促进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二、中小型企业计量管理工作现状

1.中小型企业对计量管理的认识比较欠缺。成立不久刚发展起来的企业未能意识到计量管理在生产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无论是在管理制度、知识结构层面都不完善,开展计量管理完全是为了应付相关部门的监察。

2.中小型企业在人员上普遍文化程度较低,且人员更换频繁,很多在线操作人员、检验人员未经系统培训即上岗,由于对测量设备的使用方法,维护保养方面不到位,导致测量设备、产品的不合格率居高不下,间接增加了生产成本。

3.中小型企业基于投资成本较少、规模小、产品种类单一,产品检测用测量设备配备严重不足,且检测精度无法满足产品计量要求;为节省成本,测量设备采购后甚至未经过检定/校准即投入使用,检测用测量设备的成本控制间接导致产品合格率较低,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三、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计量管理推行过程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拥有40多家事业部及子公司。长城汽车于2011年对其中14家规模较大的研发、生产单位推行测量管理体系,经中启计量认证中心进行系统的认证审核,均符合《ISO 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标准要求,并顺利通过了3A认证,为打造高品质产品提供了重要保证。对于未推行测量管理体系的20多家零部件子公司由于规模较小,产品线单一,测量设备配备种类、数量相对较少,其各项基础不能满足测量管理体系的所有标准要求,只能从体系标准的基础开始进行规范管理。现就长城公司旗下各子公司计量管理推行过程进行阐述。

1.形成集团计量管理制度

国家质检总局《关于加强中小企业计量工作的意见》和省政府同意印发的《进一步推进我省企业计量工作的意见》等,明确提出了中小企业要充分重视计量工作,不断完善计量检测手段,严格计量设备检定,实施生产全过程的计量检测等要求。目前长城汽车的各子公司从规模上讲,大多属于中小型企业。规范计量管理是降低能耗,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的必经之路。

计量管理制度以《中小型企业计量检测保证规范》为依据,以测量设备从配备、采购、验收、流转、使用、不合格处置到报废为主线对人力资源、测量设备、计量确认、测量环境、不合格管理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规范,形成集团版《计量管理手册》并下发执行。因各单位情况不同,《计量管理手册》只建立标准框架,各单位依据《计量管理手册》要求编制适用于本单位的计量管理文件,以增加《计量管理手册》的适用性。在执行过程中,由集团计量主管部门对文件的实施效果及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定期监察、走访,并适时的对文件进行修改,保证文件的适宜性及有效性。

2.建立人员备案及培训制度

各子公司设立专兼职计量管理员,专职计量管理员需在集团计量主管部门进行备案,上岗前经集团计量主管部门的培训及考核,并颁发计量管理员证书,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各兼职计量管理员、试验人员及检验人员上岗前也需进行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并在各单位计量主管部门处进行备案。集团计量主管部门对各单位制定培训计划,各单位对本单位计量相关人员制定培训计划,健全的培训制度可保证各岗位计量人员胜任本岗位工作。

3.自行开展实施内部校准

现阶段测量设备的周期检定/校准主要有2种形式:委托外部经CNAS认可的校准实验室进行检定/校准,缺点是检测周期长,检测成本高;委托集团内部经CNAS认可的校准实验室开展,检测周期短,检测成本低。虽然后一种比较方便,但为保证现场生产节拍,集团内部建标项目校准仍不能满足各子公司的检测要求,所以就需要各单位内部建立校准项目,但必须要满足经内部校准培训考核合格的校准人员、经审批受控的内部校准规范、经计量确认合格的标准器、信息完整的校准记录,符合要求的测量环境,满足以上条件的由集团计量主管部门授权开展内部校准。以此可全方面保证现场测量设备符合预期使用要求并确保生产节拍。

4.建立计量管理信息系统

建立全集团计量管理信息系统,使集团所有测量设备进行信息化管控,所有测量设备信息、履历、校准数据等均可在系统中进行查询,保证各单位测量设备的准确性和计量数据的可靠性。计量管理信息系统易用性强,使用方便,显著提高工作效率,使计量工作的各个环节都做到严格、统一、规范和有条不紊,实现统一而规范的管理。

5.开展计量管理监察

为保证文件有效实施,建立必要的监察机制:由集团计量主管部门对各单位文件实施情况进行定期计量监察,并对各单位计量管理工作进行积分排名制,定期通报计量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对不符合项进行系统整改;针对测量设备初检合格率、测量设备周期检定率、测量设备周期确认合格率等项目制定绩效指标,并由各单位分解实施,对不达标项目制定纠正、纠正措施并整改;各单位依据《计量管理手册》文件条款定期开展自查自纠,由集团计量主管部门对自查效果进行验证,对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的进行限期整改等。计量管理监察可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文件有效实施,并可以对文件实施的有效性进行实时了解及完善。

经过以上对集团计量管理工作推行,建立了完善的计量管理体系,使长城汽车各子公司计量管理工作顺利开展,计量管理水平有显著提升,也为长城汽车打造高品质产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计量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和服务管理类中重要基础工作之一,计量管理代表企业效益和质量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基本条件。我们只有建立企业计量管理体系,抓好计量管理的基础工作,将计量管理工作运用到企业经营生产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并保证计量管理的循序渐进,进行计量管理的日常运行、监督和检查,并采取相关措施纠正和预防计量管理问题出现,方可确保计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为企业的经济效益做好铺垫,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ISO 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

[2] CNAS-CL 31:2011《内部校准要求》

上一篇:浅谈随机振动试验超差现象 下一篇:地面预注浆中深孔止浆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