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当局“智慧机械产业推动方案”剖析

时间:2022-06-22 02:03:12

台当局“智慧机械产业推动方案”剖析

“智慧机械产业推动方案”出台背景

台湾机械制造业一直扮演岛内产业升级的幕后推手,且结构系以中小企业为主,中小企业数量占总数的95%。根据台当局经济主管部门分类的全台25个制造业中,机械产业(包括机床、产业机械、机械零组件、机器人及其他通用机械等)占岛内制造业产值比重约7.4%,出口额占台湾总出口比重约6.8%,并提供制造业约8.0%的就业机会,对于安定岛内就业,促进经济繁荣有重大贡献。

台湾机械产业向来具有群聚优势,上中下游紧密串连,已形成健全的卫星体系。藉由业界长期累积的制造技术,加上绵密的协作网落及分工,已发展成具有高性价比与高度出口导向的产业型态,使得台湾产品具备比较优势,在全球大环境瞬息万变的局势中仍能稳定发展。尤其在台湾中部地区,这里素有“机械产业大本营”之称,是全球单位面积产值第一、密度最高的精密机械聚落,对全球制造业体系产生重要的影响力。而机床与木工加工机械等重要次产业,在外销出口的表现更是令全球为之钦佩。以2015年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International Trade Centre,简称ITC)进出口数据显示,台湾木工加工机械及机床出口值皆名列于全球第4位,展现出台湾机械产业群聚效应的竞争优势。

虽然台湾机械产品在全球市场具竞争优势,然而近年发达国家如德、日等以优势品牌在市场上展开低价化的竞争,中国大陆与韩国等也在进行中、低端产品杀价竞争,使得台湾机械产业备受挑战。因此,要突破目前的困境,必须依赖整体产业自有技术的提升以及相关产业的相互合作与整合,方能在未来的全球化竞争中脱颖而出。未来全球制造业发展趋势将从集中式大量生产转为客制化及产品开发快速的市场需求,同时将会通过大数据分析及应用的加值服务,构建产业创新价值。产业结构也会从以往较封闭的垂直供应链体系转型成较具弹性的开放式产业生态体系,而目前岛内正面临就业人口缩减及国际竞争的双重挑战,台当局认为必须有效调整产业结构,并跳脱传统劳力密集的纯粹硬体制造思维,融入服务价值并促进产业创新转型,才是台湾机械产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台湾经济主管部门负责人李世光认为,机床是发展智慧机械业的核心,虽然最近台湾精密机械产业发展出现红灯警讯,但回顾以往,全世界重要的产业转型都发生在有重大危机的时候,台湾业主只要改变低价拚量思维、加速与ICT产业整合,危机就会成为转机。

机床产业是机械业最核心的部分,如半导体设备、光电制造设备等,这些产业发展采用的新技术如网络化、虚拟化技术等,也会回过头来协助机床产业做进一步提升,那就是智慧化机械,也就是智能制造的核心。

如今岛内有许多专家学者在问:近3年台湾机床制造产值已跌掉26%,过去的优势是否还有用?以往台湾业者自豪的“一五九”高CP值是否依旧?

李世光认为,过去台湾业者总是谈用一半的价格获得九成表现,这个优势至今仍有一部分存在,但这不应该是长久的产业利基。产业竞争这么激烈,附加价值就必须被提升,五折有可能会不见,单纯把价格压到这么低不见得是好事。

台湾业者目前被竞争对手上下夹击,要如何力拚才能逆转胜?下一步凭什么胜出?如今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均积极寻求产I升级转型以因应产业环境的变化。除最受瞩目的德国工业4.0相关产业政策推动,,藉以维持在全球制造领域的竞争优势外,还包括美国在2011年推出的“先进制造伙伴计划”(AMP),藉以重新取得国际制造竞争力领先地位,日本在2013年推出的“日本产业重振计划”,通过设备和研发的促进投资来重振制造业,韩国在2014年推出的“制造业创新3.0策略”,协助中小型制造业建立智慧化与最佳化生产程序,及中国大陆在2015年宣布实施“中国制造2025”规划,藉以强化其机械制造业的基础,实现制造业升级,进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争取至2025年从制造大国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台湾当局2015年提出的“生产力4.0发展方案”,计划从2015年至2024年,总计投入新台币360亿元,将以台湾资通讯能力结合传感器与人机协同关键自主技术,建立智慧化生产设备及管理系统,并加值应用于制造业,同时聚焦于服务业及农业,藉由产业科技优势,打造台湾成为全球生产制造供应链的关键地位,同时营造人机协同优质工作环境,加速生产力4.0方案推动,提升整体产业国际竞争力。

在核心作法上,通过优化领航产业智慧供应链生态系统、催生新创事业、促进产品与服务本地化、掌握关键技术自主能力、培育实务人才、挹注产业政策工具等六大主轴策略,优先带动电子资讯、金属运具、机械设备、食品、纺织、物流及零售服务及农业等七项领航产业转型,强化产业国际竞争力。

2016年新上台的蔡英文当局又提出以五大产业创新研发为核心的产业政策,其中即包括智慧机械产业,主要目的是将台湾从精密机械制造升级为智慧机械产业,以创造就业并扩大整厂整线输出,且带动湾成为所谓“智慧机械之都”。因此,台湾经济主管部门在2016年规划推动“智慧机械产业推动方案”,并于当年7月21日获得行政部门通过。该方案目的是整合岛内现有丰沛的创新能力,建立符合市场需求的技术应用与服务,以创造台湾机械产业下一波增长新动能。

方案主要内容

该方案认为:面对德、日等技术领先者与中国大陆、韩国等技术追随者的竞合态势,台湾机械产业应朝向高效率、高精度、高客制化、智慧化及整厂整线应用迈进,以摆脱过去以通用型单机为主力产品,及因未能即时掌握终端使用者需求而使产品容易流于价格竞争的情况。因此,“智慧机械产业推动方案”除了发展关键技术与产品外,还将以物联网、智慧型机器人、大数据分析等智能技术,同时强化台湾本地产控制器应用,且结合航太、半导体、机械设备、金属运具、电子资讯、能源、3C、食品及纺织等产业应用需求,推动智慧机械、智慧制造系统、整厂整线应用及智慧工厂等智慧机械设备与智慧制造应用解决方案,建立符合终端产业需求的技术应用服务能量,进而使台湾机械产业能以少量多样、弹性制造、大量客制化生产抢占市场,强化产业竞争力。期能透过政府引领,并整合跨部会资源与关键技术自主攻上兆元大关,推升台湾机械产业成为“兆元产业”。

所谓智慧机械,就是整合各种智慧技术元素,使其具备故障预测、精度补偿、自动参数设定与自动排程等智慧化功能,其范畴包含设备整机、零组件、机器人、物联网、大数据、CPS、传感器等产业。智慧机械范畴广泛,依据台湾经济主管部门统计处数据,智慧机械产业范畴可包含机床、产业机械及ICT产业等,共含括40多项行业类别。而“智慧机械产业推动方案”的内涵在于构建智慧机械产业新生态体系,使台湾成为全球智慧机械研发制造基地,及终端应用领域整体解决方案的提供者。

所谓智慧机械产业的生态体系就是以精密机械产业为基础,结合资通讯技术及智慧技术等,使精密机械提升成为智慧机械,并建立Domain Know-How应用,以提供总体解决方案,并建立台湾产业竞争优势。同时,以航太及半导体产业作为优先练兵场域,建立整厂整线输出海外的研发能力,并将消费者需求与应用产业快速连结,提供创新、品牌、客制化、智慧化的产品或服务。

“智慧机械产业推动方案”包含智慧机械产业化及产业智慧机械化。在智慧机械产业化部分,通过深化智慧机械自主技术的中长期布局与产品创新,并发展以解决方案为基础的智机产品,以建立台湾智慧机械产业生态体系为目标;在产业智慧机械化部分,则以推动产业导入智慧机械为目标,善用台湾电资与通讯产业优势,加速产业供应链智能化与合理化,以减缓劳动人口结构变动压力,加速人力资本累积,同时创新产业生产流程以大幅提高生产力。经济部将以过去精密机械推动成果及台湾资通讯科技能量为基础,导入相关智慧技术,并以所谓“连结本地”、“连结未来”、“连结国际”三大推动策略,构建台湾智慧机械产业新生态体系。

三大推动策略解析

“连结本地”,即利用台中地区机械产业群聚优势,以台中市为核心,串连彰化、云林、嘉义等地区,透过整合台当局各部门与地方资源,构建关键智慧机械产业平台,有效结合岛内都市发展规划,提业发展腹地与示范场域,且将智慧机械纳入国际合作与并购关键项目,并整合产学研三方能量,以“训练当地找、研发全岛找”的方式,强化产学研合作与培训专业人才。同时利用国际展览等方式,拓销全球市场,打造湾成为所谓“全球智慧机械之都”。

“连结未来”,是指聚焦资源于“长与新的关键领域”,即打造长产品生命周期与新型数字经济商业模式。未来将打造工业物联科技,逐步推动人、机、物、供需的资讯流智慧化,并推动航太、先进半导体、智慧运输、绿色车辆、能源、机械设备、电子资讯、金属运具、食品及纺织等产业,建立厂与厂之间的整体解决方案。在核心技术方面,将持续建立机械自主关键技术及相关应用服务,促进半导体利基型设备、智慧车辆及智慧机器人的进口替代。在提供试炼场域部分,将强化跨域合作开发航太用机床,并整合产业分工体系构建产业聚落,通过应用端场域试炼验证其可操作性,再以系统整合方式出口。

“连结国际”,主要分为国际合作及拓展外销两部分。在国际合作方面,将强化台湾与欧、美、日在智慧机械产业领域的技术交流,引进海外技术并与国际大厂合作。在拓展外销方面,以系统整合输出、推动机床在海外市场整体销售方案及强化航太产业的智慧机械行销为重点,并更进一步整合台当局各主管部门资源,协助产业拓展国际市场。

未来,台当局将与业者密切合作,共同打造“智慧机械之都”,并使台湾成为亚洲最重要的示范场域。同时广泛运用各种政策工具,鼓励投资与开发智慧机械,形成多元鼓励效果。另将筹组产学研团队,突破产业技术前缘,追求全球顶尖价值。在产业整合及行销部分,将提升工业物联科技,形塑上、中、下游紧密结合的产业生态链,强化航太等产业的系统整合输出方案,以拓展国际市场。预期将藉由跨台当局各主管部门,构建资源平台,促进台湾产机械设备导入岛内先进制程应用,以达成进口替代效益,且协助业者开发智慧机械关键零组件、发展高级传感技术、IoT云端技术,建立智慧化系统解决方案,设立产学人才监定中心与人才培训,提供智慧化人才,以及提供企业出口融资及并购的相关协助。最后带动智慧机械产值年成长率倍增,智慧机械产业年复合成长率预计至2019年为2%、至2023年为5%以上。

综上所述,“智慧机械产业推动方案”只是推动岛内产业升级的起点,可随时依据产业需求及趋势的变化进行滚动式修正,成为与时俱进的推动方案。同时该方案由台当局与地方部门共同合作,提供中小企业在创新、国际营销、资金取得等方面协助。未恚将藉由执行智慧机械产业推动方案,使台湾机械设备业者具备提供完整解决方案的能力,同时促使台湾加速产业升级,并藉由建构智慧生产线,通过云计算及互联网与消费者需求快速连结,形成联网制造服务体系。希望通过此方案的推动,使台湾成为全球智慧机械研发制造基地及终端应用领域整体解决方案提供者。

升级转型━台中产业4.0旗舰计划

在台湾经济主管部门与德国经济办事处2016年5月举办的“2016台德生产力4.0论坛”,来自双方工业界4.0的大厂共聚一堂,相互交流观摩,此次会议,台湾经济主管部门“生产力4.0推动办事室”与德国西门子公司签订合作备忘录,计划安排台湾与德国在人才、技术、商机的交流,以实际的行动积极协助台湾产业,因应未来市场的竞争与挑战。

德国经济办事处处长贺安德表示,工业4.0蕴含巨大的潜力,若以正确方式采用,工业4.0将可以解决一些当前世界所面临的挑战,例如能源效率以及人口结构改变等问题。

经过这次会议,台中市地方当局也提出产业4.0旗舰计划,希望与德国厂商合作积极打造台湾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加速推动大台中地区的制造业向高端领域发展,构建完整的上下游供应链与产业聚落,未来打造成为“智慧机械之都”,并结合台湾引以为傲的资讯与通信科技产业实力,协助当地厂商转型升级,强化产业国际优势与竞争力,因应工业未来发展的趋势,拓展全球市场。

台中地区拥有机床、自行车、木工机械、手工具、光电面板、航太产业等六大产业聚落聚集地,并且是机器人、缝纫机、电动车、鞋类等四大新兴产业聚落地,符合产业4.0发展特性,也是台湾最适合发展产业4.0的城市。同时,台中市也是高值化制造业生产重镇。以航太产业为例,制造系统具有复杂性、零组件多、供应链长等特性;以工具机、自行车产业等来看,客制化程度特别高,需要快速反应市场需求。台中软件园区、丰富产业园区等成为台湾中部知名的软件产业聚落,向上科技、鼎新电脑、华经资讯等岛内著名厂商已陆续进驻。

此外,台中市是台湾中部产学研究能量充沛的地区,包括研华科技、鼎新电脑、上银科技、台积电、大银微系统、车王电子等著名厂商均已投入产业4.0技术研发,而水南经贸园区也在提业4.0试验场域。

台中的学术界,包括中兴大学、东海大学、逢甲大学等中部地区27所高校,课程设计上均纳入产业4.0,以培养储备产业所需人力。

座落于台中市的研究机构,包括台湾金属工业研究发展中心、精密机械研究发展中心、TAIROA台湾智慧自动化与机器人协会等,可支持当地产业界所需的基础研究。

台中市推动产业4.0政策作为

第一阶段,成立“湾产业4.0产官学研联盟”,由台中市当局、台湾工研院、台湾机床公会暨智慧自动化与机器人协会,以及中部27所大学等各方共同签署“湾产业4.0产官学研合作策略联盟”合作意向书,整合中部地区产官学研能力,全面提升中部地区产业技术与争力。

在促进产官学研合作方面,台中市当局先后与逢甲大学签署“制造服务设计在台中:创新平台方案”科技合作计划意向书,成立台中版制造服务设计工坊;与向上游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逢甲大学及亚洲大学签署“移动应用产学合作备忘录”;华锡钧航空工业发展基金会洽谈中部航空产业合作事宜;与美国互联网领导厂商思科(Cisco)签署《智慧城市合作备忘录》;同时,促成台湾德大机械公司与先构技术研发公司分别捐赠机械手移载教学机及30套数字工厂模拟软件给逢甲大学;与逢甲大学、德国纽伦堡大学、德国法兰克福研究所(Fraunhofer Institut)、JOSEPHS━Die Service-Manufaktur、台湾中卫发展中心共同创设“工业4.0的创新创业平台”。

此外,台中市当局还组织当地制造企业,共同成立“A-I-M航太工具机产业技术大联盟”(A-I-M分别指航天、智能、机械产业),藉由生产力4.0技术,提升台湾机床产业迈向智慧制造,生产高端加工航太零组件,与岛内航太制造结盟,目的为抢占全球5.2万亿美元的航空市场。

第二阶段,台中市当局依据产业发展自治条例,设立“台中市产业发展基金”,定期奖励和资助产业4.0创新研发技术,提供融资相关协助;同时规划参访中部27所大学院校,思考如何结合产学界以共同推动产业4.0。

规划举办“台中市产业4.0国际论坛”,邀请大数据处理、物联网、传感器、人工智能等国际专家学者研讨智慧制造关键应用技术发展。

此外,与劳工主管部门合作,举办劳工大学及职训课程时纳入产业4.0课程,并将该课程资讯提供给经发局俾传递至湾产业4.0产官学研合作策略联盟之学校及企业,减低学用落差。

第三阶段,在台中市产业聚落(精密机械科技创新园区一、二期、台中工业区、大里工业区、中科等)全面扩大产业4.0应用。在水南经贸智慧城先行试验,进而全市推广智慧生活服务。

上一篇:价值在于创造科研在于探索 下一篇:走国际化道路 拓展广阔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