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云》的认知诗学解读

时间:2022-06-22 01:41:52

[摘要]《一种云》是瞿秋白在1931年发表的一首散文诗,描写的是天空被乌云遮盖,日月无光;当彩虹出现时,雷电打开了层层乌云,太阳重新照耀大地。这首散文诗有着深远的社会意义。本文尝试应用认知诗学的理论,从图形-背景、意象图式和概念隐喻视角对该散文诗进行认知解读。

[关键词]认知诗学 图形-背景 意象图式 概念隐喻

[中图分类号]I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4-0066-02

认知诗学这一术语最早是由以色列学者Reuven Tusr于1983年提出,他把认知科学的研究成果运用于研究文学结构和文学效果之间的关系。认知诗学是将认知语言学的理念运用于文学作品的赏析而产生的新兴学科,它反对把文学话语看作是专属于少数精英人物的文化表达方式,而是人类日常生活经验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也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一种特殊体现方式。(Gavins & Steen,2003:1)随着认知科学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学者投身到认知诗学的研究中来。其中的佼佼者Peter Stockwell,在其著作《认知诗学导论》中介绍了有关认知心理学和认知语言学的理论知识,如图形-背景理论、原型理论、认知指示理论、认知语法理论、脚本-图式理论、话语世界和心理空间理论、概念隐喻理论、寓言思维理论、语篇世界理论等,并在此基础上以诗歌和小说为例进行了分析。

散文诗《一种云》写于1931年9月3日,最初发表于1931年10月20日《北斗》第一卷第二期《笑峰乱弹》。

1931年夏天,因上海中央党机关被破坏,瞿秋白同志化名林复寄住在上海南市紫霞路谢澹如家,后来移住在北四川路鲁迅家附近的一间房子里。他虽然肺病缠身,但仍是夜以继日地埋头于写作和翻译,写了大量战斗性很强的诗文。1935年8月,上海的一些革命同志整理了他的遗稿,以上海霞社的名义出版了杂文集《乱弹及其他》,《一种云》便收录其中。

这首散文诗的第一部分描写的是一幅漫漫长夜图。天空被乌云遮盖,日月无光,这就是黑暗中国的写照。第二部分揭示了旧中国黑暗的根源,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结尾“要使小小的雷电变成惊天动地的霹雳”,以拨开“漫天的愁云惨雾”,这“只有自己做了雷公公电闪娘娘才办得到”,呼唤人民团结起来,以革命的暴力推倒三座大山,把黑暗的旧中国改造成光明的新中。

这首散文诗形象地反映了辛亥革命失败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现实,揭露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罪恶,并指出它们正是使旧中国陷入漫漫长夜的社会历史根源;积极号召广大人民群众行动起来,投入党所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事业,用轰轰烈烈的群众革命斗争去拨开云雾,争取光明。它是愤怒声讨新旧军阀和帝国主义侵略者的檄文,也是热情召唤广大群众投身革命战争的号角。

一、图形―背景

图形-背景原本是心理学中的一组术语,由丹麦心理学家Rubin于1915年提出。后来,心理学家主要利用该理论研究人类的知觉、描写空间组织的方式。人们在观察周围环境的时候,通常会把所关注的物品作为图形,而背景则是与图形相对的、易被忽视的部分。认知诗学借用了图形―背景这一概念来分析文学文本,认为图形―背景是文学文本研究和分析时应关注的基本特征。图形包含于背景之中但又凸显于背景之上,所以它成为能引起人们注意的焦点;而背景是认知的参照点,因为它在认知中处于非凸显的地位。

《一种云》在开始就描述了这样一个背景:“太阳光如果还射到地面上,那也总是稀微的淡薄的。至于月亮,那更不必说,他只是偶然露出半面,用他惨淡的眼光看一看罪孽的人间”。作者从被云笼罩着的天空,继而由天空转向地面,渲染出一幅昏天暗地,日月无光的惨淡画面。“太阳”“月亮”则是最先出现的图形,一上一下。

紧接着,该散文诗的图形开始发生变化,镜头由远及近,由抽象到具体。一幅具体的中国大地的景象是这样描绘的:高大的山岳被云雾遮没,“只留下一点山脚”,“中国文明的父母”长江黄河“都摆出一幅冷酷的面孔”,“一点光明也没有”,在这样的背景下,雨是“”的,风是“凄厉”的,霜雪是“肃杀”的,图形和背景相互映衬,不单单是对景象的一般描写,更表达了作者对中国黑暗现实的愤慨。随之,抛开这一切景物,深究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作者斩钉截铁地指出,“这都是一种云在作祟”。文章到这里点题,承上启下。

这首散文诗的第一部分,通过图形-背景的相互衬映,不仅描绘了当时沉没在苦难中的中国的样子,随着季节的变换更替,岁月流逝,不变的只有愈加恶劣的政治气候,还刻画出中国人民长夜难耐急盼天明的心情。

二、意象图式

意象图式的概念是Johnson和Lakoff在Talmy的相关研究基础上引入到认知语言学的,成为该学科的经验主义理论支柱之一,被认为为整个概念系统提供了体验的基础。意象图式是在对事物之间基本关系认知的基础上所构成的组织结构。Johnson认为:“意象图式是在我们的视觉、动觉经验中反复出现的动态模型,它为我们的经验提供连贯性及结构。”(Johnson,1987:14)他还指出了意象图式结构的重要特征―动态性,即图式结构并不是如直观图所显示的静止固定模式,而是一种动态模式。其动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意象图式是一种能动性结构,它们来自经验,但不是被动容纳经验的容器,人们可用其组织、建构经验。其次,与模板不同,它们是相对灵活的,可做适当调整以适应众多基于同一图式之上的相似而又不相同的情景。(师璐,2004)Lakoff(1987)主要论述了:容器、始源―路径―目标、连接、部分―整体、中心―边缘、上下、前后共七种意象图式,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一种云》里的意象图式。

《一种云》里占主导地位的意象图式是太阳、月亮、云、虹和闪电都是存在于旧的中国社会,这是一个容器式意象图式。而该散文诗中由描绘沉浸在苦难中的中国社会到究其原因是“一种云在作祟”,再到最后“要使小小的雷电变成惊天动地的霹雳”,穿破这层云的笼罩,这里形成了一个始源―路径―目标式意象图式。

这首散文诗的结尾点明中心思想,号召人们团结起来,使小小的雷电发展成为惊天动地的霹雳,拨开中国大地上的“愁云惨雾”。该散文诗中的容器意象图式描绘了一幅幅中国大地上的悲惨景象,而路径式意象图式则呈现出动态的画面。通过意象图式将动静结合,展现出作者迫切希望光明的到来,号召人们对这种“云”进行实际的斗争。

三、概念隐喻视角

Lakoff和Johnson(1980)指出,隐喻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方式,在人们的语言和认知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文学批评将隐喻分为本体、喻体和喻底。由于认知语言学主要专注于概念层面,因此从隐喻的三个方面又被区分为始源域和目标域两个方面作为概念隐喻映射的两极。也就是说,隐喻是人们借助具体的、有形的、简单的始源域概念来表达和理解抽象的、无形的、复杂的目标域概念,实现抽象思维。(Lakoff & Johnson,1980)事实上,人们对概念隐喻的理解过程就是一种想象性的经历,即隐喻形式能引起某种想象性的经验。(束定芳,2000:207-208)

结合全文来看,作者以月亮“惨淡的眼光所见”的视角,一笔带出旧中国这“罪孽的人间”。作者与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共同着生命,因此他很自然地由月亮惨淡的眼光联想到“寡妇孤儿的眼光”。沉浸在各种压迫和苦难之中的祖国早已失去了原来的面目,随着季节的更替变化,“的雨,凄厉的风和肃杀的风雪”,祖国“一点儿光明也没有”,表达了中国人民急切盼望天明的心情。至此,文中用“这样漫漫的长夜,已经二十年了”一句实现了过渡,暗示了辛亥革命失败后二十年间新旧军阀的罪恶统治。接着进一步深究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用一个肯定句表示“这都是一种云在作祟”。接着再用一个问句“那云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引出下文,逐步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国内反动阶级的统治。“太平洋上的大风暴”象征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大西洋上的狂飙”象征欧美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榨床底下淌着的模糊的血肉”象征在帝国主义掠夺中无辜的受害者;“会画符的人――会写借据会写当票的人”象征那些与帝国主义签订丧权辱国的卖国条约并且欺骗中国人民的新旧军阀;“吃田地的土蜘蛛”象征封建地主阶级;“肚里装着铁心肝铁肚肠的怪物”象征官僚资产阶级开的工厂。总之,这些隐喻表明,这种“云”是来自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及其代表的利益的新旧军阀的统治,是发出血腥气的“战云”。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写,引发人们对社会现象的思考,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沉重压在旧中国身上的三座大山的憎恨之情。

在最后一段里,作者欣喜地l现了“虹”,这“虹”也就是党所领导的革命根据地给黑暗的中国带来的一抹亮色,而且“那虹发现的地方,已经有了小小的雷电”,即暗示武装斗争已经开始了。但是想要打破那层“云”,必须是“惊天动地的霹雳”,“只有自己做了雷公公电闪娘娘才办得到”。“雷电”和“霹雳”都隐喻革命斗争,也就是说作者在此号召人们当家做主,进行革命斗争,驱散笼罩在旧中国社会上的“云”。

四、结语

本文运用认知诗学理论中的图形―背景、意象图式和概念隐喻理论对瞿秋白的散文诗《一种云》做了尝试性的认知解读,认为认知诗学的这些理论对汉语文学作品同样具有解释力,有助于读者对原文的理解,发掘其语言和文学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Gavins,J.& G.Steen Cognitive Poetics in Practice[C].London:Routledge,2002.

[2]Johnson,M.The Body in the Mind:The Bodily Basis of Meaning,Imagination,and Reason[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3]Lakoff,G.& Johnson,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4]Lakoff,G.Women,Fire,and Dangerous Things:What Our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5]Stockwell,P.Cognitive Poetics:An Introduction[M].London:

Routledge,2002.

[6]瞿秋白.瞿秋白诗文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7]师璐.试论意象图式及其在词义延伸中的作用[J].四川外国语学报,2004(05):12-114.

[8]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A Cognitive Poetics Interpretation of A Cloud

Abstract: A Cloud, a prose poem written by Qu Qiubai, was published in 1931. This prose poem describes an image of Old China full of “clouds”, and the sun never rise until the appearance of thunder and lightning and rainbow. At that time, it had a significant social meaning. This thesis tries to analyze this prose po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ve poetics, applying theories such as figures and grounds, image schemas, and conceptual metaphor.

Key words: cognitive poetics; figures and grounds; image schemas; conceptual metaphor

上一篇:体验式团体活动对培养儿童情商发展的研究 下一篇:“互联网+”背景下外语教师的生成性学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