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敬恒其人其画

时间:2022-06-21 07:06:22

王敬恒艺术人生介绍

王敬恒(王易・季之)

1928年 出生,四川成都人

1988年 在四川省美术馆举办“王敬恒先生画展”

1994年 20余幅作品在法国图鲁兹市各沙龙及院校展出,随后接受法国《十字报》记者来华采访

1996年 部分作品在图卢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楼展出

2000年 参加成都现代艺术馆“世纪之门:1997~1999中国艺术邀请展”

2000年 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王敬恒画集》

2001年 在成都现代艺术馆举办“王敬恒画展”

2002年 应聘四川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应邀参加成都现代艺术馆“第一届成都双年展”

2003年 应邀参加上海美术馆“高山流水:当代山水邀请展”

2004年 应邀参加周韶华“当代中国水墨神韵提名展”

2005年 应邀参加成都世纪城“第二届成都双年展”

2007年 应邀参加成都世纪城“第三届成都双年展”

2008年 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王敬恒艺术暨捐赠作品展”

王敬恒年表

1928年 生于成都商人家庭。

1935年 入小学,中学未毕业即进药材行当学徒。

1945~1948年 在四川大学和华西大学旁听,解放后执教直至退休。

1964年 开始学画,从《芥子园》入手,先花卉,学吴昌硕、任伯年等。后山水,学沈石田、龚半千、黄公望、吴镇、梅清、石涛、石溪、董源、巨然、董其昌等。对以上画家的作品既未见过真迹也无力购买画册,只凭收集到的一些零星的图片而用心揣摩。深入中国传统绘画理论,认真研究黄宾虹笔法墨法。

1974年 识陈子庄,陈极赏识王之学识画才,激励王坚持莫辍,并反复告诫“画贵有自己”。此对王影响巨大、深远。王探索至今不断。

1976年 爱妻病故,不久陈子庄亦逝世,王伤痛不已,辍笔一年有余,念及二人厚望方重新振作,继续致力绘画。

1983年 至汶川、马尔康一带游历三月余,与山石林木朝夕相处,心感神交,为后来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1988年 在四川省美术展览馆举办个人展览,作品120余件,包括花卉,山水,少数人物。之后,谢绝一切活动,重新闭门读书作画。

1991年 开始重点探索山水画论,以书法笔法入画。喜读西方人文书籍,深感自己民族文化之不足,必须吸收西方思想来充实自己的天道观的美学思想,再加退休有余暇常到野外观察自然界,逐渐形成自己的画风。也翻看了一些西方人如塞尚、凡・高、毕加索等等的画册,从而丰富了自己的色彩思想。

1994年 一法国友人将其所藏王画二十余幅,在法国图卢兹市各沙龙及院校展出。随后法国《十字报》记者来华采访王并求画,返国后该记者写长文介绍王并刊载王肖像照片。

1996年 该法国友人再次将所藏王画,在图卢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楼展出。

2000年 参展成都现代艺术馆举办的“世纪之门:1997―1999中国艺术邀请展”,展出山水作品八幅,花鸟作品一幅。

2001年 应邀参加第一届成都双年展。接受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专访、上海电视台专访。

2002年 被聘为成都画院客座艺术家与批评家。被聘为四川美术学院国画系客座教授。应邀参加上海美术馆“高山流水:当代山水邀请展”

2004年 应邀参加周韶华“当代中国水墨神韵提名展”并获奖。

2005年 应邀参加“第二届成都双年展”。

2006年 腿摔断近一年未能作画。

2007年 应邀参加“第三届成都双年展”。重新开始习字和作一点小画。重点读牟宗三、康德、尼采、海德格尔等人著作。

2008年 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王敬恒艺术暨捐赠作品展”

王敬恒画山水,不止于摹仿,也不求之于写生。它们没有临摹之作对古人的谨守重复,无写生之作对自然形态的摹写拘泥。画面有一股发自山川林木的鲜活之气,蓬蓬勃勃,苍苍郁郁,令人神怡。这源于画家对山水造化的感应和生命意识的宣泄,也与画家淡泊功利、寂寞自处的心境有极大关系。当代的山水作品,有为“好看好卖”而画,有为“形式探索”而画,有为“风格创造”而画,各有各的道理与价值,但它们都对山水画的本体意义有所忽视:山水就是山水,就要有山川自然之气,有山水固有的生命魂魄,以及人对它的体悟。当代山水画或者掺杂了过多的世俗因素,或者被当作某种视觉语言实验的载体,反而不把山水自身看得很重要了,这不正常。王敬恒的山水技巧或可挑剔,但它相对纯粹,有鲜活的生命,这在当下,是十分可贵的。

郎绍君

我怀着无比尊崇敬佩之意来解读王老先生的作品。王老是一位对传统文化精神心领神会的画家,并且能把感受幻化的大自然通过传统文化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心领神会。他的山水画虽然结构茂密,郁郁苍苍,近似明清和黄宾虹的山水图式,但深入地看,他不拘泥古法,横涂竖抹,纵横恣肆,充分发挥出书写的自由性。那满幅跳跃的墨点墨线,松活灵动的浓淡铺陈,形体乖张的造型,鲜活跳跃的抒写,都是极强的主体自觉意识的表达,是画家思绪的自然流露,是其独特的语言方式,成为思想和意义的特殊载体。他的跳跃骚动的笔触,充满了对神秘之域的形而上追问,终于从黄宾虹和陈子庄的荫蔽下走了出来,远非黄秋园先生所及。因此可以说,王敬恒的山水画是我们研究传统画与当展空间中的一个既传承又发展的典范。

周韶华

上一篇:“王敬恒艺术暨捐赠作品展”评论 下一篇:目的论在法国电影片名汉译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