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人物性格分析

时间:2022-06-21 06:08:43

影片《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人物性格分析

[摘要]影片《老人与海》塑造了迷惘一代时期一位面对重压仍保持优雅性格的人物形象,这种优雅就是面对困难仍旧坦然、潇洒、永不言败。本文主要从影片的创作背景出发,探讨海明威在迷惘一代人中塑造出圣地亚哥形象的根源,并进一步从圣地亚哥的生活环境、他的话语以及他的人际交往三方面分析他的性格形成的原因,从而对影片所反映出的这一时代背景以及海明威的人生做出理性思考。

[关键词]优雅;创作背景;性格分析;理性思考

上世纪20年代初,侨居巴黎的美国作家格・斯泰因对海明威说:“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海明威把这句话作为他第一部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的题词,“迷惘的一代”从此成为这批虽无纲领和组织但有相同的创作倾向的作家的称谓。影片《老人与海》正是这一时期的作品,它成功塑造了一位深受重压却保持优雅风度的老人形象。纵观整个影片,我们都会被一种优雅的性格所慑服,这种性格就是面对重压时表现出的坦然、潇洒,永不言败。这一人物形象的出现,给迷惘一代的青年以精神鼓舞,带来了生活的勇气,也正因此海明威成为许多观众的偶像。本文主旨在于分析圣地亚哥这一性格形成的原因,从而让观众对本影片的创作背景以及作家海明威的人生有进一步的理性思考。

一、创作背景

影片是由海明威小说《老人与海》改编而成,其中主人公的生动形象再现了海明威对人生价值的思考。海明威的童年生活丰富,经常跟随父亲去钓鱼、打猎。一战爆发,海明威也去了前线,参与战争。大战结束后,美国人的思想意识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人们痛恨战争,既然生命变得如此转瞬即逝,人们应该怎样享受生活,他们对真实社会感到失望,开始怀疑那些传统的根深蒂固的道德观念,这就是所谓的“迷惘一代”。海明威亲眼目睹了战争的现场,了解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同情无辜的人们,他也对社会感到迷惑。很多出乎意料的事情经常发生,破坏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梦想,就像老人圣地亚哥在海上的生活,最后拖着大马林鱼的残骸,生命在此时成了一场孤独的战争,人类在其中必须控制自己,在无法预测中保持理性。在此,海明威同样也想为迷惘一代的青年找到一条出路,因此,他在自己创作的老人梦乡里插入了一头大狮子。狮子是一种带有统治象征意义的动物,影片中它的出现暗示着老人永远渴望着胜利,他把这种精神传递给了孩子,止孩子即年轻的一代永远保持着重压下仍然拥有硬汉的性格。

硬汉的性格引起过众多评论家的关注。有人认为,圣地亚哥确实像圣徒,他在窝棚中悬挂耶稣圣心图和科夫莱圣母图;他在搏斗中祈祷;他和耶稣的门徒圣彼得所共有的渔夫身份;特别是他自始至终忍受痛楚的坚忍,他在上岸以后扛着桅杆的屡扑屡起,以及他在故事的最后“拉起毯子,盖住两肩,然后裹住了背部和双腿,两臂伸得笔直。手掌向上”这样的耶稣受难般的庄严形象,都显示出老人的圣者气质。但是我们看完影片后发现,老人并不是圣徒,他是平凡的,他与人们,与他周围小小的渔村世界,甚至与广阔辽远的现代世界,均息息相关。他与渔民、与那个名叫马诺林的孩子和睦相处并且深受他的爱戴。他的性格代表着普通人的性格,性格的养成是这一时代造就的结果,也是人在生命的历程中所孕育的。这一点正是海明威的艺术魅力所在,也是影片深受欢迎之处。

二、性格成因

1.大海

人的性格形成与环境有一定的紧密联系,影片中所展示的大海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与老人圣地亚哥既是和谐统一,又是斗争抵御的矛盾关系。圣地亚哥坚忍的性格便是在他与自然的搏斗中形成的,这其中的搏斗也不再是一个老人与自然斗争,而是一种力量征服自然。他不仅仅从大海中获得生存的条件和生存的技巧,还从大海那获得朋友和对手。因此在主人公的眼里,大海是“仁慈的,十分美丽的,但是她有时竟会这样的残忍,又是来得这样的突然,那些在海面上飞翔的鸟儿,不得不一面点水搜寻,一面发出微细而凄惨的叫喊……”圣地亚哥把大海看成是仁慈的、十分美丽的,但又表现出对大海的另一面感情即残忍的、冷酷的。

独自在海上的日子,圣地亚哥看日升日落、观月隐月现,与鱼鸟做伴,和风水对话,他也变成了大海的一部分。大海的特征也体现在他的性格中,老人性格中的孤独与快乐都和大海紧密相联:“海洋是仁慈的,十分美丽的。”最终大海给予了老人一条“比小船还长两英尺”的大马林鱼。可是海洋又是残忍的――那成群结队而来的鲨鱼夺走了他辛苦追捕到的大鱼,粉碎了他的“光荣”。

作为大海中的典型代表大马林鱼以及鲨鱼和大的鱼骨架,在小说中则暗示着机遇和战争,生活中的不幸和战争的残酷。但是“老人的心灵之窗,那双眼睛,跟海水一样蓝,是愉快的。”老人的神态表达着他的生存信念和生命蕴义所在,一种不放弃生命、永不妥协的坚忍性格。影片成功地展示了一幅从海底到天空的巨型画卷,在这幅画卷上老人驾着一小舟在茫茫大海上航行,大海上到处是强者的追逐和弱者的逃奔,无处不隐伏着杀机;它所展现的是自然界中真真切切、自亘古又永恒的弱肉强食生存斗争的景象。面对鲨鱼不断残暴地摧残死去的大马林鱼,老人圣地亚哥感到自己也像挨到袭击一样,这生动地展示了人与自然界的殊死搏斗,更加反衬出人的伟大,同时也凸显了海明威人生搏斗的意志。

2.圣地亚哥的话语

影片展示的圣地亚哥虽然话语较少,但言词简练有力,从他的话语中我们看出一位处在重压下仍然保持优雅性格的老者。当老人屡遭失败后,他和孩子坐在饭店的露台上,不少渔夫拿他开玩笑,老人并不生气。孩子告诉老人他的爸爸让他走,因为他的爸爸没多大的信心,老人却说:“可是我们有,不是吗?”一句反问,表现出老人那超乎寻常的自信。尽管别人都为他感到难受,不相信他,但老人仍可以坦然面对,潇洒地说出自己是有自信的。可以说,老人是顶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去继续第85天的出海。然而他的希望和信心是从来没有消失过的。

出海后,老人放下了钓索,他想:“我总是把它们精确地放在适当的地方,问题只在于我的运气就此不好了。可是谁说得准呢?说不定今天就转运。每天都是一个新的日子,走运当然是好。不过我情愿做到分毫不差。这样,运气来的时候,你就有所准备了。”从老人的自身独白可以看出他也曾怀疑过自己的运气,自己有着精湛的捕鱼技术只是每次都差了一分运气。但是他并不因为自己的不走运而怨天尤人、而消沉,反而以更加积极饱满的心态去为即将到来的机遇做准备,这也体现出圣地亚哥那种永不被毁灭的坚忍性格。正如老人自己所言:“我也有这样一颗心脏,我的手脚也跟它们(海龟)的一样。”他有着一颗和海龟一样顽强的心脏。即使他的肉体被打败了,但是他的尊严和精神是无法战胜的。

在与大马林鱼继续抗争的第二夜,他发出感慨:“我很高兴,我们不必去弄死那些星星。”在老人眼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比照的。从这里可以看出,老人一方面是热爱大自然的;另一方面,却又有一种征服 大自然的思想在作祟。“我必须把它(指大马林鱼)弄死。”语言的重复使用进一步加强了电影的表现力度,老人只能靠意志的力量支撑自己的存在。“我使出所有的力量,而要对付的仅仅是我的意志和我的智慧。”此时,老人已不再把鲨鱼看做是较量的对手,他现在要与自己做斗争。他的内心告诉他:一个真正的汉子是不会那么容易就被打倒的,人生的真谛不过是在面对困境时精神不被战胜,“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消灭,但是不能被打败。”圣地亚哥的话语正体现出一个在面对巨大压力与艰难处境时,仍能保持微笑坦然应对的硬汉性格。

3.圣地亚哥的人际交往

在影片中圣地亚哥交往的唯一对象就是叫马诺林的小男孩,小男孩的出现可谓是圣地亚哥生命的延伸。我们可以看到影片中一系列逆境的设置――连续84天没有捕到一条鱼;惟一跟随他的孩子也被家人叫走了;老人独自划到最远处,好不容易钓到一条大鱼,在归途中又碰到鲨鱼群的袭击等等。在种种困境中,老人也流露出自身的孤独:叹息孩子不在身边,叹息年老,讨论骨刺、运气、失败等等。然而小男孩马诺林的存在,逐渐消解了笼罩在老人圣地亚哥身上的悲凉成分。

小男孩马诺林并没有因老人的失败而对他丧失信心,他仰慕地称赞道:“要论打鱼,属您最行。”“有很多打鱼的好把式,还有些挺了不起的,可像您这样的就您一个。”当老人获得的成功又化为乌有时,孩子仍是乐观而又执著地反复说:“我不在乎,我昨天逮住了两条,然而我们现在要一起打鱼,因为我还有很多要学的。”失败面前,孩子没有丧失信心,而是表现出和老人一样的自信、乐观和执著。

老人与小男孩的交往,逐渐形成了面对重压时保持一种优雅的性格。当小男孩五岁第一次跟老人一起打鱼时就差一点送了命,但他对此并不害怕,而且还向老人津津乐道当时的情形,看似毫无情感的几句话,却显示了一个受到死亡威胁的孩子对生命、对死亡的感受,也就是在这种感知中潜移默化地形成了一种勇敢的性格。

小马诺林与老人相处得非常好,每次圣地亚哥打鱼回来之后,小男孩总要下海滩帮他搬回钓绳,扛钓钩、渔叉,还有那张船帆。当老人没有东西吃时,他总要先跟老人胡诌一些根本不存在的一锅煮米饭啦、鱼啦,然后给他弄来饭菜和啤酒,还把自己打来的鱼给他做鱼饵。在老人出海打鱼时,他还要早早起来送老人出海。平常他还要跟老人聊天,谈新闻,聊棒球赛,谈非洲。这些平凡的小事使老人摆脱了独自一人的孤独感,对生命有着一份憧憬,同时马诺林从老人身上所学到的不仅是捕鱼的技术,也不仅是自信、乐观、执著的英雄主义精神,还有一份爱心和对生命的尊重与慈爱。这是作者热爱生活的表现,也是作者深沉情感的流露,更是作者对于老人身上那种在面对艰难困苦时所显示的坚不可摧和不可战胜的精神的赞颂和肯定。

三、结语

《老人与海》的拍摄为海明威带来了更广泛的知名度,正如1954年瑞典皇家学院授予海明威该年度诺贝尔奖文学奖时,称赞他那样“精通现代叙事艺术。他在当代风格中所发挥的影响突出地表现在其近著《老人与海》之中,忠实地、不屈地再现了这个严酷时代的真实面貌,在这个充满暴力和死亡的世界中,主角看到了勇气和同情。”

影片直观地再现了迷惘中顽强拼搏的“硬汉”性格,他们以惊人的毅力和旺盛的精力,在同充满敌意的世界殊死搏斗,表现出共同的性格特征:“坚强刚毅、勇敢正直,无畏地面对痛苦和死亡。无论情况多么严重,困难多么巨大,死神多么可怕,他们都不失人的尊严,不失勇气和决心,表现出临危不惧的优雅风度。”

上一篇:关于中国电视媒体品牌问题的思考 下一篇:从尼采的酒神精神与太阳神精神解析《秋日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