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治郅,十八年

时间:2022-06-21 08:16:26

2012年伦敦奥运会,35岁的王治郅场均6分——两年前,亚运会决赛王治郅独得20分带中国队夺冠时,他就该功成身退了。伦敦一战,硝烟散尽。他老了,也疲了,时代已经抛在身后,他是该走了。

可天晓得,2013年亚锦赛,他又披挂上阵了。败给中华台北、无缘四强后,中国又在约旦面前遇到麻烦。王治郅鼓其余勇,首节11分,第三节连绵不断的2+1,强托起中国队。比赛最后时刻,约旦的阿尔索斯三分反超,但王治郅立刻再还以2+1。全场33分,几乎弹无虚发。中国队已经陷进泥淖的身体,硬生生被王治郅拉了出来。击败卡塔尔之战,王治郅13分11篮板,中国队堪堪保住亚洲第五。

从1995年到2013年,从王治郅首次打亚锦赛到如今,整整十八年的时光。他的国家队之路,一再拖延续命,但终于光影熹微。如果回顾其开头,则会发现:王治郅,几乎完整地经历了中国篮球史上,从最辉煌最传奇,到如今最无奈的时光。

实际上,从一开始,王治郅就是天之骄子。他16岁时就在八一队扬名,17岁为八一队征战之时,恰逢中国男篮在1994年世锦赛上,首次拿到世界前八。那就是所谓的黄金一代:胡卫东逸伦超群从心所欲,孙军满身花招全身抹油,郑武轻灵机巧踏雪无痕,阿的江行云流水,吴庆龙弹无虚发,李晓勇狠辣果决,巩晓彬逍遥从容,刘玉栋端凝厚重,吴乃群飘如御风,张劲松纵跃如飞,李楠沉稳精纯……外线天才和巩晓彬、刘玉栋、吴乃群,已经足以把许载、文景垠等一干韩国人压得抬不了头。何况,内线还有单涛和纪敏尚。

但韩国人不死心。1994年亚运会,他们发掘出了20岁的徐章勋后,觉得自己有了一方天地,觉得自己有了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可以跟中国队叫个板了。

但那时候,恰好也是王治郅的成长期。

没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可能无法理解那种感情。1994年前后,CBA尚未成型,男篮联赛还有所谓八强赛的时候,前卫队的陈照升、八一队的王胜先后出头,他们有技巧、能跑跳,但不是巨人。那时节中国队的内线,吴乃群、巩晓彬两米出头,刘玉栋198公分。中国男篮也有巨人,比如传说中的石挪威、穆铁柱,比如英年早逝的韩朋山和被伤摧折的宋涛,但90年代前期,你能够看见的巨人们,是是的胡章保,是浙江的余乐平,是北京的单涛和山东的纪敏尚,他们巨大,也能熟练地控制后场篮板,单涛和纪敏尚还有一手半截篮,但他们依然是老式中锋。

而王治郅,与他们所有人都不同。

当你觉得世界上只有单涛和纪敏尚时,看到王治郅的震撼是匪夷所思的。他能跑,跑起来像头鹿那样轻快;他能跳,跳得很高;他能扣篮,而不是像其他巨人那样,在篮下扎稳下盘,来个擦板上篮;他还能投篮,出手后左手臂显得如此修长。那个年代,郑武和胡卫东,比起其他中国球员,有股子仙逸之气(并不是说他们高一个等级,实际上孙军球技之烂熟,不下郑与胡,但他的风格,更圆熟贼油);王治郅比起中国其他所有内线,也就是多这么一股仙逸之气。就像当年森林狼古格里奥塔初见KG时的感想:

“我觉得他能做那么多事,简直不知道该放他在什么位置!”

1996年王治郅参加了奥运会,震动世界,代表作便是将大卫·罗宾逊生生盖下。他在CBA,则是另一个级别的存在。1996-1997赛季,那个辽宁队靠一个202公分的CBA扣篮王詹姆斯,已经能吃遍全国其他内线的时代,王治郅代表着这么一种令人骄傲的存在:他也能跑跳如飞,扣篮、封盖。那个时代,全国的内线都还在地板上打球,外援们独享飞翔和抢镜头的特权。但王治郅是不一样的,他代表这么种姿态:

“不只是比技巧,哪怕比身高比跑跳,外援能怎么干,我也能怎么干!”

王治郅和其他所有人都不一样。其他人你都可以归纳:孙军之贼滑圆熟,巩晓彬之举重若轻,胡卫东超逸绝伦,刘玉栋稳到如同机器,以及2000-2002那两年间,姚明的统治力。但在去N BA之前,王治郅给人的感觉是这样的:他什么都能做,而且都能做好。他能玩梦幻步伐,能抓篮板,能封盖,能急速跟进,能完成飞行扣篮,能投三分,能面筐运球,能传球。2002年的姚明有更恐怖的统治力,但王治郅有更行云流水的可能性。在亚洲赛场,他可以做到戏耍对手如无物,从技巧、身高、速率、智商上都深深羞辱对手,事了拂衣而去不留痕迹。2001年,韩国发掘到了徐章勋外的又一长人金周成,王治郅与他在东亚运动会上照面,两人各在对方头上砍了28分。

之后的事情众所周知。他去了N BA,然后发生了不归事件。他的名字消失了一段时间。等他回来时,姚明的国家队生涯正在匆匆奔向灿烂又悲壮的结尾。他赶上了姚明的第一次大赛(2000年奥运会,那时姚明还年轻)和最后一次大赛(2008年奥运会,那时姚明带着一只应力性骨折尚未养好的脚打球)。

哪怕到了2012年,到了王治郅在奥运会上场均只能拿6分的时代,也没人能否认:王治郅拥有FIBA规则下最全面的进攻技巧之一。他能投篮,节奏张驰有度的背身步伐+勾手,试探步+投篮假动作+突破的度不下德克,面筐突破的大幅度转身更是魔术般的动作。在纯技巧上,他是大师,中国上一代——郑武、刘玉栋、孙军、胡卫东、吴庆龙们那种举手投足球感烂熟的范儿,都在他身上了。他在NBA的不得志,从来不是因为技巧,而是他恰好遇到了所有天才外籍球员在NBA可能遭遇到的问题:他不是个强硬的肌肉对抗者;他的打法(善于跳投的长人)更适合FIBA;他不适应NBA级别的防守风格。

从他初次打奥运会到伦敦奥运会,已有十六年了。从他初次打亚锦赛到如今亚锦赛败北,十八年了。这些时光,抵挡得上他人生的一半。他的国家队生涯是一个中国篮球运动员可能想到的所有剧情集合:年少成名;巅峰;被神秘消失;低谷;归来;作为一个最老的老将,带最后一班岗。

他也恰好赶上了中国男篮的凋零时光。

1997年亚锦赛,中国男篮失冠,第二年亚运会,日本刚归化了迈克尔·高桥,气势汹汹,想给中国男篮点颜色看看;徐章勋则大言不惭,想单挑王治郅。结果日本被中华台北解决,中国赢了中华台北50分上下,决赛,中国112比92血洗韩国。那时节,王治郅居于中国队中,足可以睥睨亚洲。

他跟着中国队拿了1996年奥运会八强,他经历过小快灵的中国队。然后他再次归来时,赶上了姚明、杜峰、朱芳雨、刘炜们的时代,然后是2008年上位的孙悦和易建联入列。2008年之后,姚明归隐,朱芳雨、刘炜、王治郅们都老了。

最让人无法料到的是:当年,他先进的国家队,然后是姚明到来;到最后,姚明撤了,身边的人换了两三代,王治郅依然还在这里,继续站岗。他在国家队最高峰时加入,领受着所有的胜利光辉,十八年后,又作为那一代最后的老将,承担着时代凋零所带来的颓唐。他举手投足的技艺,代表着过去的荣光,仿佛一个活的中国篮球博物馆,你可以对着录像带指点:看见王治郅这个步伐、这个手感、这个走位了吧?精纯吧?聪明吧?那就是以往,中国男篮黄金时期,所闪现的光芒。

最后一个问题:

“如果王治郅……?”

2001年4月5日,达拉斯小牛主场对亚特兰大鹰。小牛队的16号王治郅出场8分钟,5投2中加两个罚球得到6分。第一个球,他在罚球线,接到霍华德·艾斯利的回传球,中投得手。那是中国球员的第一个NBA进球,那也可能是中国NBA转播史上被重放最多的几个球之一。那一瞬间,他是中国梦的最完美体现:少年天才,金童,统治CBA,去到美国,在NBA绽放第一朵花。

如果那时,他在NBA能得到多一点重用?这个问题太大了,我们不必想,只想一些最简单的:

如果2002、2006两届世锦赛和2004年奥运会,是他和姚明搭档出战,会发生什么呢?那时他和姚明都在巅峰期,他能投能突能跑能跳,能从高位不断给姚明塞出舒服的传球,而姚明被包夹时可以找到他,让他来投三分——连加索尔兄弟都未必做得到这样的互补。

这可能是我们所能看见的、中国史上最伟大的内线组合,可惜,我们永远都没法知道了。

上一篇:浪尖上的中国 下一篇:约翰尼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