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心室的人与事

时间:2022-06-21 07:44:35

我们经常夜郎自大,比如说人定胜天,但也经常妄自菲薄,比如说听天由命。事实上,人无法尽胜天,亦不可尽听天。人一向便是如此渺小又是如此坚强。在胜天与听天的矛盾之间,我们或者可以找到一条中庸之道,在奋进之中而不丧失悠游,在求索之中而又始终逍遥,在有为中无为,在无为中有为,真正做到游刃有余――这里,我们提倡25℃的恒温心态。

在变数频仍的命运里,如果说人总还拥有一件真正可以由自己调节、安抚甚至完全掌控的区域,也许,那就是心态、之所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人把心扩到海一样阔大,把春天的花朵移植进来。反之亦然,海虽浩瀚,花虽明妍,人却有可能完全看不见,这,就是心态的区别。在高山可以如履平地,在人潮可以如人空境,这,也是心态所致。不在意欠缺,不执求完满,便是完满。外表可以很时尚,内心却要远离时尚,便有真正的时尚。

据说,25℃是人所感到的最舒适的温度,是春城昆明的日平均温度,如果我们让一颗心始终保持25℃的恒温,那么,我们终于能在世间无所障碍地行走了。

安心有术,故恒清凉

三川铃:时尚杂志副主编

白滔滔:《TOP风尚》杂志执行主编

朋友们都笑说,三川玲与白滔滔结婚那太浪费了――三川脾气本来就足够温和柔顺了,没料想小白先生的脾气还要好,要见识此君生气骂人,那是一件艰难的事。有这样的好脾性,真应该分头去拯救某两个躁热不安的人呢……

他们俩的工作都需要紧贴这个社会,以使自己能敏感到时代的当前温度。但他们像持有一片隔热性能优良的石棉瓦。做时尚的三川玲从来就不是个“时尚家”:不在意名牌(除了抹在皮肤上的);不读畅销书;不听流行音乐……三川玲可名为“生活家”:爱做菜,爱吃,爱睡。空闲时,她沏好清茶,铺开宣纸,一笔一划写字。让她评价自己,她以为最可贵的地方是:对美源源不竭的倾慕之心。一切美,包括自然的,艺术的,科技的,人性的……在这种博爱里面,她偏爱家居设计与中国古代书画艺术。对那些疏离于流行大潮的物事,比如茶、茶艺、陶瓷、国画、中国文人、佛经、明清家具、北欧设计……她都有远超于同龄人的见识。

三川玲始终没有停止一个梦想:在生活与艺术之间寻到平衡点,让两者完美而和谐地融合。

而白滔滔是个“煲碟家”,他的闲暇除了属于三川玲,便属于电影。每天可以看若干张碟,如果从大学时数起,算算约有3000多张。这是他的激情,他的中流砥柱,靠着它,小白便能轻易抵挡所谓时尚,所谓流行对人的强力摆布。

对于三川来说,也许,当一个鉴赏专家是最合适的。而小白,则梦想有朝一日能拍电影。以他蓄储能量的速度,可以很有信心地判断,这绝非遥不可及。

他们的三层别墅远离市区,小白希望把书柜设在餐桌边,三川期待在花园里种熏衣草。

天才质朴,沉潜飞动

唐嘉:大唐陶业董事长

安琪:大唐陶业总设计师

安琪的朴素会出乎你的意外。在她纯乎天然的热忱里,你会忘记这一千多平方的厂房里90%的作品都出自她的设计,这些简洁得非常现代,同时又拙朴得异样古意的陶艺器皿令人瞳孔大张。即使那些她在工余间隙随手捏的陶粒,也令人,尤其是令大小女子们怦然动心。唐嘉与安琪曾经带着一小盒由陶粒,陶片串成的小饰品参加一个展销会,本没太在意,可正是这些小东西引发了抢购的小高潮。最令人惊叹的是,安琪没有接受过任何关于陶艺设计的专业训练。

但这样一个天才设计师,没有被身份所束缚的痕迹。她是毫不矜持的,朋友的到来使她兴奋。新展厅还没装空调,只有她汗津津的,因为忙着跟一屋子新旧朋友轮流说话,报告着大小生活事件。比如,搬厂房, 比如某间很灵的祖庙。她本想在那里摆孩子的满月酒,可是因为不合风俗而作罢。安琪母亲已信了近十年的佛,神清气静。安琪也是的。虽然她说话速度很快,但并不代表内心有波澜,只代表她想跟人分享心得的愿望有多真诚。

唐嘉与妻子在气质与穿衣风格上都相当接近。唐嘉是米色暗蓝竖纹唐装,安琪是宽身纯白上衣,淡啡色及地长裙,很舒服的面料。唐嘉架着宽边眼镜,语速徐徐,倒比安琪更像一个艺术家了。在购置衣装方面,安琪自称很理性,这理性的表现就是走极端,要不很贵,要不很便宜,便宜到可以是地摊货。她不在乎。

一直他们接的都是国外订单,时常应接不暇,很考精力。如今,他们正准备放弃国外市场,开发国内市场,完整地做自己品牌。唐嘉与安琪当然兴奋,但又不免有点忐忑,因为不熟悉。只是,比起做外单,这是更能使他们幸福的事。更幸福,仅这一点就够了。

心在花间,慢慢行走

谭柳:广告公司总经理

她像刚刚从丽江回来,带着安恬闲适的庭院气息。白色针织缕花小圆帽,棉布衣裳,白底红花,襟角松松挽个结,洁白的麻料宽身裤。谭柳黑发如云,在小圆帽的约束下,雾一样的散开,长及腰际。有人间她每天是不是要花许多精力来照顾这头青丝,因为那样一种富于个性的蓬松看起来需要复杂的技巧才能保持,可是,并不,因为天生如此,并不需要过分的料理,就像她的生活。作为广告公司的总经理,一天的事务可以令人眼花缭乱,可是她依然闲坐在花园里,在清茶与音乐的萦绕之间,顺便办办公。这有个先后次序――不是先把坚硬的办公室打扮成花园,不是这种妥协,而是直接把办公室搬到花园里。用心与赏心合一,压力与动力其实只在一念之间。而这种从容,来源于对生活先知先觉式的智慧。

除了经常要出差,谭柳便相当的soho了。所以,爱书人谭柳便有许多时间读书,书包括现在的专业及原来的专业:文学,东西方哲学。这是一个被诗歌、小说和哲人思想所围绕的人。而这些,都不是时代与潮流所能轻易干扰的事物。每月的花销,除了衣装,就是书、影碟与大量的杂志。

她也喜欢名牌,因为品质恒定,但并不追。见面那天,她的帽及衣便是从老鼠街淘得,还有从大村小镇淘来的琳琅玩意。在物质自由的前提下,在对世界与自己的稳定把握里,从心,不从潮流,便是真正的时尚,便可接近真正的自由。

与从事房地产业的先生一样,谭柳一直向往远方。先生是新疆人,这片被历史学家汤因比祈祷为下辈子降生地的辽阔地域,是谭柳最喜欢的地方,去得最多,停留得最久。今年,她的愿望是到很北很北的地方去,因为渴望见到神妙莫测的极光。她对北方有难言的惦记。

在恨不能天天提速的都市里,在“更快更高更强”的欲望下,谭柳很慢。

上一篇:有多少男人需要安全感? 下一篇:《亲密敌人》 拙劣复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