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强化工程项目质量监理效率的有益探索

时间:2022-06-21 06:38:04

试论强化工程项目质量监理效率的有益探索

摘要:建设监理(咨询)行业是一个由多学科、多专业组成的技术密集型、智能型、管理型服务领域。建设工程监理制度是一种很有效的建设工程管理制度,已被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采用。而我国建设监理制始于1988年,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发展道路上,我国建设工程监理制度发展较快,已逐渐摆脱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几十年的工程建设管理模式,初步形成新的工程项目管理格局。而本文就如何强化工程项目质量监理效率作了进一步探析。

关键词:工程项目;质量监理;效率

中图分类号:F253.3 文献标识码:A

从八十年代初我国对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的执行以来,我国的经济正在快速的发展,项目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基本上实现了有法可依,依法监督管理的局面。而近年来,建筑业的快速发展给建设工程质量控制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很多建筑施工企业还是采用老一套的质量管理模式。而建筑作为人类活动的成果,其质量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施工项目单位和监理人员要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用户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质量至上”的原则进行项目工程质量的控制,采取全面的检测、监控手段为建筑工程安全生产提供有力保证因此,强化工程项目质量监理效率是非常有必要的。

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监理工作的目标

所谓工程监理,是指具有相应资质的工程监理单位,接受建设单位的委托,承担其项目管理工作,并代表建设单位对施工单位的建设行为进行监控的专业化服务活动。而质量监理是指在力求实现工程建设项目总目标的过程中,为满足项目总体质量要求所开展的有关的监督管理活动。工程监理是调整工程建设活动的最佳运行机制,其意义主要是提高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降低工程造价和维护市场秩序和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而工程项目建设是投资主体为达到一定的目的而斥资进行的一种建设活动,这种建设活动能否有效地投人使用,投资效益能否保证实现,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管理就是关键。下面就工程监理质量控制的组织机构和工程施工阶段监理质量控制实施等方面,全面的对如何强化工程项目质量监理效率的有益性进行分析。

工程监理质量控制的组织机构

2.1、监理质量控制的组织机构模式。要有效地建立一个质量控制系统的组织,必须首先明确质量控制的目标,按照质量控制目标分解的组织机构一般而言,目标的分解结构与组织的分解结构相对应,但由于质量控制目标通常分解比较细,并随项目开展目标不断细化。也只有目标明确了,才一能列出质量控制系统的各项任务;有了明确的任务,接下来就可以考虑部门的划分,确定质量控制系统的组织结构;有了系统的组织结构,还要分析和确定组织结构中各部门的职责范围,确定其管理职能分工,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质量控制系统的工作流程组织。

2.2、质量监理工作的程序和内容

监理机构在项目建设开工以前,应根据监理规划的要求,向承包商提出一套对所有工程项目进行质量控制的程序及说明,以供所有监理工程师和监理员、承包商方面的质检人员和施工人员共同遵守,使质量控制工作程序化、标准化。

2.3、工程监理质量控制组织机构的工作流程

为了提高监理组织质量控制工作效率,除了机构设置、人员配置、任务分工、职能分工和明确岗位职责以外,为了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监理工程师应对工程建设对象的施工生产进行全过程、全面的质量监督、检查与控制,即包括事前的各项施工准备工作质量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控制,以及各单位工程及整个工程项目完成后,对建筑施工及安装产品质量的事后控制。同时还要在工程监理质量控制中,监理工程师依靠质量信息来了解工程质量和质量控制系统运行情况,项目各参与方的人员也可以用信息来联系和沟通。因此,监理组织应该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信息流程,确保质量信息量的准确、及时和信息渠道的畅通。

2.4、全方位、全过程的施工旁站监理

监理机构派驻工地的监理工程师必须对承包商的各项施工顺序、方法、工艺采用旁站监督检查的方式进行有效地控制。具体监督内容及做法如下。

3、工程施工阶段监理质量控制实施

3.1、监理质量控制系统模式

监理质量控制系统模式采取质量的主动闭环控制系统(如下图所示)。

项目工程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而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则是沿着这一系列工程开展进行的。首先事前控制是施工前的准备阶段进行的质量控制。施工准备是为保证施工生产正常进行而必须事先做好的工作。施工准备工作不仅是在工程开工前要做好,而且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此外,项目工程还要以单元工程为基础,对工序控制手段进行程序化管理,通过对工程隐蔽部位及关键工序的监理、监督和管理,完成工程质量的监督和管理工作。

事中控制是施工过程中进行的所有与施工过程有关各方面的质量控制,也包括对施工过程中的中间产品(工序产品或分部、分项工程产品)的质量控制。对工程监理质量的控制主要通过巡查和旁站来完成,对于在巡视过程中发现的不符合要求的问题,要进行及时的纠正并督导施工,对整改结果要进行复查并作出书面回复。而事中控制是整个施工过程控制的重点,也是现场施工管理的核心。其中心任务是通过建立健全有效的质量监督工作体系来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合同规定的标准和等级要求,因此要建设一个优质工程,监理单位对施工过程质量实施监督和控制是最为重要的。

事后控制是指对施工过程所完成的具有独立的功能和使用价值的最终产品及其有关方面的质量进行控制。尤其是对施工中的隐蔽工程的验收,要结合隐蔽工程的相关规定,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由监理工程师对其进行现场检查和审核,对于不合格的隐蔽工程,要结合工程不合格制度,由承包单位进行整改落实,并需要对其进行复核后,方可准许进行下一道工序。

3.2、建立质量控制组织体系

工程质量监理不仅要监督工程实体质量,还要监督参与建设各方主体的质量行为及其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而监理机构必须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按照监理规划的要求建立层次分明、责任明确、系统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以保证监理活动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能够得到有效实施。工程项目的具体实施是由承包商按照工程设计图纸进行的,因此,承包商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质保体系才能保证工程建设顺利、优质地完成。

3.3、监理质量控制系统的实施过程

施工阶段监理质量控制按照主动闭环控制系统模式,推行以动态控制为主,事前预防为辅的管理办法,主要抓住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三个环节。第一加强合同管理,制定监理规划,监理单位接受建设单位的委托后,应加强合同管理,制定好监理规划。建立监理质量控制体系,以保证对所有施工环节进行有效控制。监理合同和施工合同的管理是项目监理机构的一项核心工作,整个工程项目的监理工作即可认为是对这两个合同的管理过程;第二是严格控制材料、设备的质量情况。监理应对进场的机械设备和建筑材料进行严格检查和管理。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进场设备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用于施工安装的机械设备,如塔吊、井架、搅拌机等,这些设备一般情况由承建商自己配备并在项目施工完毕后拿走;另一方面是指用于建筑产品本身的机械设备,如电梯、水泵等,这些设备在调试运转后成为建筑产品的一部分发挥应有作用。无论哪一种设备都具有相应的质量标准和适用条件。

结束语

总之,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负责质量监理工作的监理工程师应在熟悉设计图纸、有关资料的基础上,按照工程质量监理工作的程序和内容,并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及工程执行的标准规范对工程建设中的施工准备、现场管理、施工工序、工艺流程、质量检查验收等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

参考文献:

[1]刘康兴.工程监理施工质量控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0.

[2]王殿侠.滨江小区工程质量监理流程优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

上一篇:试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要点 下一篇:实例分析桥梁桩基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