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设计

时间:2022-06-21 03:58:12

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设计

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了自然界水循环的教学设计,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展开,学生易于接受,同时还应用了多媒体动画,直观的展示了水循环的过程。

关键词:水的形态;河流补给;水循环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10-0152-01

【导入新课】

师:李白诗云: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如果河流水真的“奔腾到海不复回”了,那么世界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生:略

师:要求把水体从形态和空间分布上做划分。

生:形态上:气态水:数量最少,分布最广

液态水:数量最大,分布次广

固态水:仅在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才能存在。

空间分布上:海洋水:最主要的水体,占96.53%;

大气水:占0.001%;

陆地水:约占3.47%,供应人类所需淡水【板书】

教师补充:1.以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河流流量大且变化与降水量变化相一致

2.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河流流量变化与气温密切相关。这类河流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

3.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的河流有两种水源补给形式分别是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和雨水补给,这类河流分布于我国东北地区。

4.地下水和湖泊与河流的补给关系主要看水位高低。地下水与湖泊水位高于河流水位则地下水与湖泊补给河流,反之河流补给地下水与湖泊。

【分组活动】阅读教材图3.2思考:

(1)河流补给是指河水的来源。图中河流的补给可能涉及哪几种水体

(2)河流与湖泊关系十分密切。假设河流水位与湖泊水位有差异,分析它们的补给关系。

生:(略)

师:我们已经知道,地球上的水资源数量是有限的,但是为什么没有用完呢?

生:因为地球上的水处在不断的循环运动之中

师: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师:什么是水循环?

生: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师:依据水循环发生的领域可以把水循环分为几类?

生:海陆间大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

师:绘制板画由学生说出水循环的环节

生:大循环:(海洋)蒸发水汽输送(陆地)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海洋)

陆地循环:(陆地)蒸发(蒸腾)降水(陆地)

海上循环:(海洋)蒸发降水(海洋)【板书】

生:为什么海陆间大循环是海洋上的水蒸发被输送到陆地之上而不是陆地上的水蒸发后输送到海洋之上?

师: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因为海洋上的水汽比较多,可以输送到陆地之上。陆地上的水蒸发之后同样可以通过水汽输送到达海洋上,形成降水落到洋面,但是海陆间的循环必须是从海洋出发再回到海洋,从陆地出发再回到陆地上。从陆地蒸发的水汽降到海洋上之后很难回到陆地之上,没有完成循环。

生:点头表示理解。

师:利用动画演示三种类型的循环,加深学生的理解。

师:指导学生完成P55活动

生:1.水循环是通过蒸发或蒸腾、水汽输送降雨、下渗和地表径流输送而实现的。

2.目前人类活动对水汽输送几乎没有影响,而对地表径流输送、下渗、降水等环节在局部地区却可以施加某些影响。其中主要通过地表径流来影响水循环过程。

3.人口增加带来生产和生活用水增加,不合理利用,水资源浪费,水体污染等。

4.主要措施:植树造林、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

师:水循环有什么意义呢?

生:1.水循环运动使自然界的水连续不断地运动、转化,使地球上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2.水循环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过程

(1)缓解了高低纬之间热量收支不平衡

(2)把陆地的泥沙、有机物和无机盐类输送到海洋

3.水循环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运动,不断雕塑地表形态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水体的分类,河流的补给,重点要掌握水循环的类型与环节,特别是海陆间大循环。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应结合实际来理解。

【课后练习】:

1.下列地理事物直接参与海陆间水循环过程的是(A、D)

A.滚滚东流的长江水 B.天山山区的冰雪融水

C.柴达木盆地的湖泊水 D.飓风的登陆

2.地球上淡水的主体是(B )

A.海洋水 B.冰川 C.河流水 D.淡水湖泊水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步步为营,重点突出,并且补充了河流的补给这部分知识。在讲解海陆间大循环的环节时学生提出的问题针对性很强,是我备课时没有考虑到的,说明学生用心学习了这部分知识,通过我的解答真正掌握了知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更增强了学生的节水意识,使其更加珍惜水资源做到合理利用水资源。

【板书设计】:

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1、地球上水的存在形式

从形态分:气态水、液态水、固态水;从空间分布分:海洋水、大气水、陆地水

2.河流的补给关系

二、水循环的过程

1.定义;2.类型;3.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

三、水循环的意义

上一篇:以思想大解放作风大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大发展 下一篇:高中计算机教学艺术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