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鼓楼,我的家就在二环路的里边

时间:2022-06-21 01:54:21

我在北京三环外的新城长大,却向往着二环内老城的生活;我没到过陈升在他的歌中唱到的地安门的百花深处,但确实是听着何勇的《钟鼓楼》长大。不过如果真的只在北京一夜,那走在地安门外和鼓楼大街你一定会喝很多酒、也一定会动真情,不仅因为这里美丽的街道、胡同,美丽的餐厅和美丽的钟鼓楼,更因为这里有美丽的普通人的生活。

从平安大街上的地安门路口向鼓楼方向走去,街面一下子热闹了许多,从某种角度来说这里可能是我最不愿意来的地方之一,原因不在地安门大街本身,而是因为地处大街西边的烟袋斜街与什刹海似乎已经成了秀水街和三里屯的合体,地处东边不远处的南锣鼓巷也是几乎到了摩肩接踵的局面,过多的人涌向这里会让人感到不安。不过我还是会经常光顾这里,喜欢电玩的人总能在地安门大街和鼓楼东大街上的一家家电玩店里找到自己钟爱的游戏。而且我从来不会否认这里有着美丽的街道和胡同,街道是城市性格与文化最细微又最集中的体现,每条街道都会有它自身的美丽之处。有人喜欢独气质独特文化多元的南锣鼓巷,也有人喜欢老字号云集古色古香的前门大栅栏;有人喜欢春日里玉兰花开的长安街,也有人喜欢夏日里柳树成荫的柳荫街。不过夏日的夜晚如果想从什刹海和南锣鼓巷的烦乱中解放出来,放松心情细细的在钟鼓楼附近逛逛也是一件惬意的事情。

入伏后的北京城闷热的就像被放进了桑拿间,在这样的中午就连三轮车胡同游的车夫也懒得拉客,我像游客似的背着相机从鼓楼大街绕到钟楼脚下,他也只是看了我一眼,并没有打算问我是不是想坐车游览胡同,接着还是躺在三轮车的后座上看今天的晚报。花园的石凳边围着一圈象棋的看客,有人摇着蒲扇,有人提着鸟笼,当然少不了指点招数的“高手”。不过也有人不为象棋“战况”所动,兀自躺在树阴下竹椅上睡着了,真是完美的胡同生活。大多数的旅行团都会带着游客登上修葺一新的鼓楼参观,大概是因为击鼓报时的表演更吸引人。我在钟楼上呆了一会儿,只有少量的散客会穿过幽暗的通道爬上高高的台阶登上钟楼观看那口明代的大钟,看来除了除夕夜平常这里一向比较冷清。我在很小的时候去过大钟寺的古钟博物馆,只记得大钟寺里面的那口钟也是很大很大,和钟楼上的这口钟哪个更大我就没有考证了。不过相同的是在每年的除夕夜这两口钟都会敲响108下,为新的一年祈福。钟楼四周尽是是低矮的平房,很多槐树枣树从两所房子的间隙生长出来,还有更远处是北海公园的白塔,站在这里都可以想象到那些胡同里的生活。不过美妙的景色不会无限延伸,转一个方向,西直门的高楼大厦早已是清晰可见,老城被压缩的越来越小了。

原本钟鼓楼的脚下有不少的酒吧,由于不远的后海和南锣鼓巷的人气越来越高,所以这里自然也就越来越清静。还坚守在这里的就只剩下在圈里小有名气的“疆进酒”酒吧了,任何时候都可以在这里听到知名地下乐队的演出。不过不知道是刻意喜欢这里的清静还是因为租金相对便宜,“南边”咖啡是一家刚开不久的咖啡馆。咖啡馆的窗户开得很大,几乎就要顶到了天花板成了通透的落地窗,从外面能看到屋里淡雅朴实的装修,有不少的电影海报挂在墙上,屋里没有客人,老板就躺在沙发上看书。同样坐在屋里能清楚看到钟楼浅灰色的墙体,屋外的大杨树枝繁叶茂,想必在冬天一定能看到钟楼屋顶上漂亮的绿色琉璃瓦。显然这样的天气喝热咖啡不太合时宜,一瓶冰镇的啤酒更符合现在的心境。窗外偶尔一晃而过几辆载着外国游客的红色三轮车,虽然晨钟暮鼓的美妙声音不再回响,但是我还是很高兴能在钟鼓楼下喝着冰啤酒,欣赏并享受着胡同里的生活。

“LUCE”餐厅让我一阵好找,最后终于在一个让我没记住名字的窄小胡同与旧鼓楼大街交汇的胡同口找到了它。餐厅看上去比网上说的还要“低调”,外表和旧鼓楼大街上所有的民房一样普通,只是在墙角有一个不太起眼的餐厅标志,要不是看到二楼露台上的凉伞,我大概还会继续寻找。鼓楼附近的餐厅都喜欢深藏不露的低调,即使是已经比较出名的豆腐池胡同43号的“CAFE SAMBAL”马来西亚餐厅和张旺胡同里的“床吧”也都只有一个门牌号和一个很小的标志。“LUCE”餐厅的外表低调,但是里面的设计并不粗糙,简单中透着舒服,明显的欧式风格。门口的香水百合花散发着浓烈的香味,一定是每日必换。吧台的四周用细木条不规则的钉在一起,不知道是不是借鉴了“鸟巢”体育场的设计风格,吧台边的酒架上有不少原产自意大利的红酒。楼梯夹角处的厕所门口贴心的摆了一个红色花纹的沙发,仿旧的小桌上有不少最新一期的时尚杂志。我没有过多的享受屋内的空调,就直奔二层的露台。不大的露台仅能放下两张方桌,不过仍然点缀着鲜花和绿植。天色渐暗,一排排四合院的灰瓦屋顶渐渐变成了黑色,胡同里的路灯亮了,远处的钟鼓楼也被灯光点亮。你不一定非要点一份意大利风味的大餐,因为这里有足够多不同口味不同做法的意面来满足你对意大利美食的热情。心情平静下来,便能感到有晚风吹过。一边是车来车往的旧鼓楼大街,一边是安静的胡同;一边是灯火辉煌,一边是灯光昏暗,“LUCE”餐厅就在这样的路口。有时候人生也是这样,转一个角度就能看到不同的风景。

我出生在海淀区的三环外,那里可以说是北京的新城,但却是听着何勇沙哑的唱着“钟鼓楼”长大。“我的家就在二环路的里边,……单车踏着落叶看着夕阳不见,银锭桥再也望不见西山,水中的荷花,它的叶子已残……”,这样的歌词让我一直向往着二环内老城的生活,虽然如今我依然住在老城外,但时常走在钟鼓楼的大街和胡同我还是会时不时的哼起这首歌。我没到过陈升在他的歌中唱到的地安门的百花深处,听说那也是一条美丽的胡同,也有人上世纪说八十年代这里曾有一家很有名的买卡带的音像店叫“百花深处”。不过如果真的只是“one night in Beijing”,那走在地安门大街或钟鼓楼的胡同里你一定会动真情、也一定会喝很多酒,不仅因为这里美丽的街道、胡同,美丽的餐厅和美丽的钟鼓楼,更因为这里美丽的普通人的生活。

上一篇:云茶源旅游景区简介等 下一篇:南新仓的华丽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