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情入画,让“故乡”焕发勃勃生机

时间:2022-06-21 01:52:39

鲁迅的《故乡》是其代表作之一,初接触这篇文章时,因过长的篇幅,学生容易产生厌学、畏难的心理,这给教学的开展与对全文的理解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了解决文本深入解读的问题,教师应该在整理文章整体脉络的基础上,活用插图等元素,让情节的发展更加生动形象,引导着学生走进“故乡的过去”,审视“故乡的现在”,憧憬“故乡的未来”。

一、追忆过去,“画”出神奇

《故乡》中的“我”追忆起过去,便联想到“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故乡不仅只有景牵动人心,还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闰土。鲁迅这段对故乡过去的追忆本身就极具画面感,它是一幅色彩鲜艳、绚丽浓烈的水彩画,浸润着“我”对故乡美好的怀念之情。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一边朗读着课文,一边让学生观察闰土在瓜田中刺猹的图片:“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在读完课文后,我向学生们提出问题:“结合图文,说说鲁迅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少年闰土的形象?”有的学生根据图中闰土的穿着打扮与鲁迅的描述,指出闰土个性鲜明;有的学生从闰土刺猹的动作,指出这个少年勇敢与无畏。随即,我又抛出问题:“结合图文说说《故乡》中的‘我’在追忆过去时寄托了怎样的情感?”绝大多数学生都能通过图文感受到“我对过去的缅怀之情。

图与文的结合、图与情的融入,使得闰土的形象不再只是干涩枯燥的文本,而是一幅生动有趣的画卷,为文本的解读搭建了一个便利、互动的平台。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灵活运用图画在表达内容、传递情感上的优势,在恰当的阶段“抛砖引玉”,提出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理解文本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图画的神奇功能得到进一步的发挥。

二、审视现在,“画”出沉郁

视野转向故乡的“现在”,色彩鲜艳、情感浓烈的水彩画转变为一幅色彩阴郁、笔墨厚重的炭笔画。鲁迅在文字表达上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实中的故乡与追忆中的故乡存在着千差万别,再回“故乡”,已是深冬季节,一阵呜呜呼啸的冷风吹过,“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这幅画卷让人不知不觉产生了一种萧瑟、荒芜之感,与“过去”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我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对这两幅图进行了对比,让学生在对比中感知故乡的变化,感知人情的冷暖,感知作者在文字与图画背后融入的情感。在让学生对比鉴赏完“故乡”的现在后,我才对文字进行解读。少年英雄闰土已经成长为迟钝、麻木、呆板的“木偶人”。那些记忆里鲜活生动的人一个个变了模样,变得或沉默寡言、麻木不仁,或泼悍放肆、尖酸刻薄。原本单纯美好的关系也变得生疏无比,中间夹杂的是世故与封建传统思想。这种环境与人情的变化更体现了当时社会的灰暗,衬托了“我”心中的悲凉。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这种情感的变动,了解作者的写作宗旨,在解读完文字后,我让学生再次看图,此时学生所感悟到的情感又发生了变化,他们不仅看到了物是人非,还看到了“故乡”的变味,那是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压榨下旧中国农村的一个缩影,每个故乡的人都在苟延残喘。

在融情于画、展开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巧妙运用前后图画的对比,让学生反复看图,结合文字去看图,从中感受到作者在思想情感上的变迁,让“故乡”的教学不再只是情感的附加,而是自身的感悟。

三、想象未来,“画”出朦胧

在《故乡》的最后,鲁迅憧憬、幻想出一幅故乡的美好画卷:“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与真实的故乡相比,“我”心中未来的故乡是美好的、梦幻的,即使是面对现实的阴晦,但是鲁迅仍然没有绝望,《故乡》中水生与宏儿就是鲁迅心中的希望,是重现美丽故乡的希望。

最后的“未来”是一幅极具浪漫色彩的印象画。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并没有直接对文字进行解读,而是选择让学生在自己阅读文本的前提条件下,观察图画,然后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我”在最后的情感发展变化,并整理出全文的情感变迁脉络。同学们纷纷指出,在前两幅画卷中可以感知到“我”从对故乡的憧憬、对童年的追忆逐渐转变为现实中美梦的破碎,感知到“我”内心的孤独、无奈与悲愤。而第三幅画卷则表现出了“我”心中的未来,那是与童年一般美好的记忆,是很多人走出的“一条路”,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光芒。最后,我还让学生们根据图画理解《故乡》最后“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句话的含义。

即使是直观的图画教学,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教师也应该留下充分的余地让学生自己去幻想,自己去发现,这样才能避免文本解读、图画教学落入俗套,才能进一步拉近学生与作者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知“故乡”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融情入画是一种以画为媒介的教学方法,图画让作者在情感、思想上的表达更加深入、生动。在教学《故乡》时,画可以展示从过去到现在、从现实到憧憬的转变,突出“我”在思想上细微的变化。因此,教师应该有机整合文本与插图,让文本解读更具活力。

作者简介:江西省赣州市全南县第二中学语文教师。

上一篇: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思政教育创新 下一篇:浅析跨国公司在华本土化对我国企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