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医诊疗方法与病名概述

时间:2022-06-20 08:48:41

畲医诊疗方法与病名概述

摘 要:探讨畲医的诊疗方法,疾病的命名与分类。通过深入浙江、福建等畲族村镇,走访近百名畲医后整理而成。

关键词:畲医;诊疗方法;病名分类;概述

中图分类号:R28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12)01-0085-03

Overview of Diagnostic Methods and Disease Name of the She Traditional Medicine

TAO Yunhai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Lishui City,Lishui 323000,Zhejiang,China)

Abstract: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methods,the disease naming and classify of the She Traditional Medicine were investigated.It is summed up after visting the She villages of Zhejiang and Fujian province, and interviewing nearly 100 She Medics.

Key words:She Traditional Medicine;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Methods;Disease Naming and Classify;Overview

畲族医药是畲族人民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和特殊的社会环境中为求生存、发展长期与疾病作斗争中总结出来的传统民族医药,具有独特的疾病观、诊疗方法、疾病分类法。为发掘民族医药,在深入畲族民间调查的基础上,将畲医诊疗方法与病名整理概述如下。

1 畲医四诊

畲医有其独特的诊病方法。畲医用看、闻、问、摸四诊来诊治疾病。

1.1 看诊

通过看病人的脸色、眼白、肤色、手指、舌苔、呕吐物、二便等来确定病人患病的性质是属寒、属热、还是属火属毒等。

1.1.1 看脸色脸色白为寒为虚为惊为暑;脸色黄为热为毒为火;脸色黑为毒为风;脸色红为热为火为风;脸色青为寒为惊。脸色白、青为阴病;脸色黄、黑、红为阳病。男子脸色呈灰白是饮食不消,女子脸色呈灰白是妇科病,气候变化脸庞时肿时消是风湿病,脸色寡白为肺病,脸色乌黑枯象是肝肾重病,早晨脸色青灰,中午呈红色,傍晚为青紫,视为麻疯病。

1.1.2 看眼球眼球发黄是胆病,发红是肚里有火,发生白点是体虚,大人平日流泪是风眼;看巩膜,以瞳孔为中心,分为上下左右4个区,上方为前部胸腹,下方为背部,内侧为左胁肋,外侧为右胁肋,观察巩膜有无红点、黄点、黑斑点等以确定患病的对应脏腑及患病的性质。

1.1.3 看眼白眼白黄为黄风,属热属火;眼白红为红风,属火属毒;眼白黑为黑风,属毒属热。

1.1.4 看鼻子 小孩手指常揉鼻子是疳积,鼻腔内生白疹子是肺热,大人鼻尖呈灰黑色是肾病,且病重。

1.1.5 看耳朵 平人耳轮红润,耳轮呈灰黑色是肾病,现于上端病轻,整个耳轮呈灰黑色而枯是重病。

1.1.6 看口唇 唇淡黄或发白是体虚或有内病;唇紫是胃里有水;唇桃红色为心有火;久病老人,口唇发白,眼眶发黑,眼球深陷是无治之症。

1.1.7 看牙齿 常人牙齿,牙龈丰满红润。如牙齿干瘪而发白是血虚,久病之人突然牙齿发黑,病势危急。

1.1.8 看手指甲男看左手,女看右手。男左手以拇指为起始,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依次对应脏腑为肝、肺、心、脾、肾;男右手以拇指为起始依次对应脏腑为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以确定患病部位;合掌看胆、气、血。女,相反之。再看指甲的颜色以确定疾病的寒、热、虚、实。甲壳色淡是血虚,甲壳凸凹不平有白点、裂纹、节状是气虚;小儿生病看食指:伸开手掌,观其阳面,血管颜色定病情,食指第一关节至第二关节间血管呈青绿色为惊风症,第一节至指尖呈紫黑色则为病情凶恶,难以治疗。

1.1.9 看舌苔舌苔黄燥为黄风,属热属火;黑燥为黑风,属毒属热;苔白为寒、为风;苔腻厚为湿、为食积、为疳积;舌苔黄厚、干燥有槽是体内实火严重,舌苔灰黑是肾病,舌苔发白是胃寒。

1.2 闻

闻病人的气味,久病老人卧床不起,注意语声、咳声、痰声、喘声,如有病情变化,声音与往日不同,传声不远,即将去世。

1.3 问

1.3.1 问鼻涕鼻涕清稀为伤风病,黄脓为风寒内闭,郁而化热。

1.3.2 问咳嗽咳嗽痰多黄脓带血为肺部疾病。咳嗽痰少痰黏如丝状且不易咳出为肺部难治之症。

1.3.3 问汗液恶寒发热出汗为伤风之汗,夜间盗汗是血虚之汗,白天自汗是气虚之汗,黄汗沾衣为黄疸之汗,出油汗则为病势垂危或急性病。

1.3.4问大小便小孩大便泡沫多是肚里有风,大便有黏液且呈红白色是痢疾,恶臭者是火气重、食积。

1.4 摸

主要是摸脉。摸脉用左右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摸在病人的手腕部外侧。鱼际至高骨为寸口,从寸口至尺为尺泽,寸后尺前为关。左手摸病人的右手寸、关、尺脉,右手摸病人的左手寸、关、尺脉。左手寸、关、尺反映病人的天、地、人;右手寸、关、尺反映病人的精、气、神。天,为病人的禀赋,地,为病人的体能,人,反映病人目前的病况;精、气、神为病人病情轻重的反映进程。摸病人的额头、手心,以诊寒热;摸病人的病处以辩虚实、轻重。

2 畲医临床各科的诊病特点

2.1 小儿风症

常诊天庭、年寿、山根间润泽或枯燥。看耳后色泽,红为热,紫为瘀,青黑色为风。观指甲,黑色为风。看指纹,风、气、命三关,浮在表,沉在里,青黑直透命关主危症。畲医诊脉,小儿人迎、寸口、趺阳三部遍诊互参辨证施治。

2.2 伤科

畲医对伤科尤其重视,把外力的碰撞、跌打、扭挫所致皮、肉、肌、骨、内脏损伤统称为伤。甚至连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退行性变引起的肢体疼痛也认为是风伤。

除了患者有外伤史外,医者望神色、观指甲、看眼睛、摸脉、触诊、药物探伤等。其中①观指甲判断受伤的轻重与部位。观甲根据白色环(俗称伤环) 轻伤环少,重伤环多。头部伤主要观拇指甲,胸部伤主要观食指甲,脐上观中指甲,腹部观无名指甲,四肢观小指甲。②摸脉的特点:新伤、瘀血停积者,脉宜坚实,不宜虚细。出血过多,脉洪大者恶;外伤症轻而六脉模糊者,预后不良。③看眼睛巩膜,以瞳孔为中心,分上下左右4个区,上方为前胸腹部伤,下方为后背部伤,内侧为左胁肋上下伤,外侧为右侧胁肋上下伤。巩膜有无红、黄、黑斑晕点。红点多新伤、轻伤,黄点为中度伤,黑斑晕为重伤或陈旧伤。④药物探伤法:用药物口服、擦搓、敷贴等来判断伤情。如用酢浆草30g、鲜威灵仙50g捣擦伤处,有伤者显青黑色,无伤肤色不变;或用杠板归(犁头尖)鲜根120g,捣敷伤处(皮肤破损不宜用)。或用虎头三七10g,红酒250g炖服,有伤者局部疼痛加剧,并肤色变化。

2.3 痧症

畲医选用下列方法来诊断痧症。

2.3.1 皮肤划痕法 医者食中指关节屈曲,沿患者2~5肋,乳中线内侧或腋中线,由上至下,稍用力快速划刮皮肤,如见皮下明显隆起,或很快呈现紫红色或暗红色者为痧症。或沿患者前臂手三里侧划痕,验症法同上。

2.3.2 撮天突穴 医者食中指关节屈曲夹撮患者天突穴3~5次后,患者即感舒适,并很快显现皮下紫红斑的痧痕。

2.3.3 验痧筋 既是诊断又是治疗方法。患者肘窝或肘窝表浅静脉红紫色或深青色者为痧筋。医者以手掌指拍击使静脉充盈,或出现红紫瘀斑,用银针放血色黑粘滞者为痧症。痧筋色浅为痧在气分;痧筋隐约为痧入血分;痧筋沉伏为痧毒攻脏重症。

2.3.4 查痧点 用灯心草或草纸醮茶油燃照,于患者额前、耳后、颈侧、胸前、腹壁、肘窝、腋窝处寻找皮下如蚊叮红痧点。

2.3.5 食生芋 生芋头刮去粗皮,正常人味觉敏感入口觉麻涩,而痧症咀嚼味同甘薯。

2.3.6 痧脉 畲医认为痧症脉象,头痛壮热者脉应洪实,但痧者反微迟;厥冷不语者脉应沉细,痧症者脉反滑数等。

2.4 妇科

畲医妇科除了用望、闻、摸外,尤重于问诊。畲医大多有“宁治十男不治一女”的思想,认为妇科病比男性病更复杂,同时女性有爱面子的心理,害怕讲出自己的讳疾,惹人耻笑,故不易诊断,所以要强调问诊,问诊主要问经、带。经量多色淡为气亏、色红或紫红为血热;量多色紫黑或夹有块为血淤;量少色淡伴小腹冷痛、畏寒肢冷为血寒,量少色淡面色萎黄为血虚,伴腰酸头晕为肾虚,伴气短便溏为脾虚,伴小腹胀痛拘按为血虚,伴带多粘腻多为痰湿。带量多色黄异味为湿热。

3 畲医对疾病的命名与分类

畲医对疾病的命名和分类,有其特殊的命名和分类法。主要按疾病的性质、发病的时间、发病时的症状、形态、声音、体征、病变部位或互为结合来分门别类和命名,可以用风、寒、气、血、杂症五大类来概括。每类又根据症状分为72种,但多数已不能一一列举病名,仅个别可以说全病名。

3.1 风症

为人体感受外来风邪和内虚生风所表现的症状和体症。风症的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昏、重者肢体频发抽动、意识不清,或半身不遂,肢节麻木。畲医将风症分为内风和外风、小儿也有72种风症。

3.1.1 内风

由肝脾二神失宰所致。主要表现症状和体症为头昏、意识不清、肢体频发抽动、半身不遂,肢节麻木。可分为72种,男妇皆有。主要指脑出血、脑梗塞、青光眼、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癫痫和颅内动脉瘤等疾病多属之。

(1)按发病时抽搐姿势不同可命名为鸡爪风、撒手风、看地风、弯弓风、倒地风等;

(2)按兼症不同分为水泻风、黑沙风、肝痛风、夜啼风、呕逆风、肝胀风、潮热风、昏迷风、发冷风、迷魂风等;(3)按发病时的声音不同命名为羊风、马风、鹦鹉风、猪母风、乳吼风、狂言风等;

(4)以动物命名的有老鸦风、鹊惊风、蛇风、羊癫风、癫猪风、路鸟子邪风、鱼口风、马蹄风、鲫鱼风、螺蛳风、蛇惊风、乌沙风等。

此外还有寒风、五鬼风、散惊风、乌缩风、虎口风、内吊风、天吊风、缩沙风等等。

3.1.2 外风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之外风畲医称云斑、出云、四弯风、土风疮、风热疮、面游风、白驳风等。主要指皮肤疾病。其中云斑相当于荨麻疹、皮疹,根据症状不同又可命名为如米云、红云、纱云、雷云、钱云、猪母云、火云、朱云等。

广义之外风为现代畲医之认识,属人体感受外风之邪或外风夹杂寒、湿、热、毒、痧等邪气所致的病症,如头风、风痛、风湿、风寒、风水、风热、风毒、风痧、风疳等,主要指感冒、血管神经性头痛、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风湿痹、风心病等。

3.1.3 小儿风症

畲医认为小儿初生,阴气未足,性禀纯阳,身内易致生热,热盛则生风生痰;小几腠理不密,更易感寒邪,寒邪中人,必先入太阳经,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所以病则筋脉牵强,遂有抽掣搐弱,故一般临床上对频繁抽风和意识不清的都叫“惊风”,分为急慢二型,有急惊属实,慢惊属虚的说法,发病主要原因是外感时邪,内蒸痰热及久吐久泻,脾虚肝盛等。

小儿风证分72种,阳风、阴风、半阴半阳风各24种:

(1)阳风:嘻笑风、项直(强)风、蛇舌风、天丑风、太阴风。太阳风、上脑风、中脑风、下脑风、五软风、黄疸风、热肝风、惊哭风、塔头风、红皮风、胀血风、急性风、吐酸风、最慢风、前天脐风、急惊风、吹气风、凹脑风、凸脑风。

(2)阴风:疳积风、血痛风、骨痛风、血筋风、摆肾风、反腥风、痰肺风、擂头风、全身不遂风、锁喉风、噤口风、慢性风、慢胀风、慢脾风、斑毒风、香酸风、迷气风、神法风、摆接风、痿则肉风、嗳气风、吐血风、吞血风、钱毒风。

(3)半阴半阳风:单蛇出洞风、双蛇出洞风、牛鼻风、地丑风、日丑风、皮痛风、心风、锁肚风、半身不遂风、单卫风、双卫风、黄皮风、迷心风、祛痛皮风、砂惊风、痹麻风、迷痰风、胎毒风、慢惊风、痞血风、麻木风、肾重风、肺重风、胞皮风。

另外还有脐风、赤游风。慢窍风、法钱风等,不在72种风证之中,患者临床表现象现代医学的“流脑”、“乙脑”等脑髓病变者,畲医也认为属“风证”,也用治疗风证的中草药治疗,但剂量较大,临床上也有疗效。

3.2 寒证

畲医认为,寒证由于人体六神中的肝神、肾神失养,精气亏虚,不能温煦肢体脏府,或畲民长期居住潮湿坐卧湿地,气候过于寒冷,或遇深山厉气,人体感受寒邪所致。

寒症的主要表现为肝肾二神主宰功能衰退的症状。或寒多热少、神疲、倦怠、乏力、畏寒肢冷、面色晃白、肢体寒颤;或纳谷不消,腹胀肠鸣,肾腰不适,四肢发凉,或头昏、头痛、遗精、尿涩或淋漓频数,或泻不消化便,舌苔灰白而厚,脉象沉而弱,四肢搐搦等,均显示寒势亢盛。

寒症按病因分,寒多挟湿、挟风,如风寒、冲水寒、气寒、里寒、寒痧;按时间分为三日寒、七日寒、二十四日寒、百日寒;按形态分为铁板寒、虎伤寒;按症状分为漏底寒、翻肚寒、假热真寒,各家72种寒症,名目大同小异。

3.3 气症

畲医认为,万物由气所化,生命的维持全赖于气,人体各种气机活动均由肺神主宰。肺神虚弱,肺神失宰,则生气症。其主要外致病因有外伤、邪气、湿气、疠气等;内致病因有内热、内虚、情志等。

气症的主要表现为胸胁胀闷而串痛,痛无定处,甚则因惧痛而见有呼吸困难,或见心烦、气急、咳嗽等,但腹胸触诊多无异常,脉象多沉。或头昏胀痛,脉象多浮。

气症按病因分,如跌仆、挤压、坠堕、打击、冲撞等外因所致的可分为气闭、气滞、气郁、气胸等;情志、虚弱等内因所致的可分为拗气、气少、气逆、气呃、气乱、气肿、气怯、气痰、气厥等;外感六淫,内伤七情,以及饮食劳倦,误用针药,均可不同程度损伤六神。如肺神气伤、肾神气伤、脾神之气伤等。

3.4 血症

血症的病因:畲医认为心神主司血液的运行,主宰十二条血路,二十八脉;脾神主司血液、肌肉,水精、谷精的运化,主宰血液、肌肉的活动。由于外伤和内伤的原因导致心肺二神失去主宰功能,则生血症。

血症的主要表现:外伤后主要表现为瘀血和失血的证候。前者多见瘀血肿块,胀痛固定不移;后者或因体内某部出血,或自诸窍溢于体外,出现头昏、心悸、口干诸症。

血症的主要分类和命名:按妇科的经、带、胎、产的出血证候或内科的吐血、咯血、尿血、便血等来分类和命名。基本上与中医的分类和命名相同。

3.5 杂症

杂症包括疮疡、蛇蝎咬伤、食物中毒、眼疾、耳疾、喉疾、骨折、外伤等上述四大症外的疾病。

畲医对疔疮疖痈多以发生的部位而命名,如长在风府、哑门穴处的称“对口疮”;长在下处称“羊胡须”、“老虎须”;长在百会穴的疔疖称“天疮”;长在白会大小不一数个疔称“七圹疔”;长在面部称“面疔”;长在口唇称“唇疔”;长在下腹称“肚疔”;长在会称“奇”;长在屁股处称“骑马痈”;长在处的称“老鼠偷食”;长在腹股沟处称“横闩”;长在虎口处称“探岔”;长在手背上的称“手面蟹”;长在脚面上的称“脚面蟹”;长在手指脚趾的称“天蛇”;全身都长的脓疮称“天罗疮”;小儿头上长的脓肿称“软壳蟹”;小儿头上多发性毛囊炎称“烂头”;喉疾多以形状、症候等分类和命名,如走马喉痈、靠壁喉痈、金钟悬梁、翁里莲花、日出日落、蛇出洞、单胀重舌、垂舌、虚火乳蛾、石蛾等。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3.

[2]雷后兴,李水福.中国畲族医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47-53.

[3] 陶云海,雷后兴.畲医六神学说初探[J]. 浙江中医杂志,2006:582-583.

[4] 陶云海,徐向东,雷后兴.暑痧的畲医诊断及疗法规范[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9,27(11):2351-2353.

上一篇:肥胖T2DM肝胃郁热证患者胰岛素分泌特点研究 下一篇:宁波地区成人及小儿重症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