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贴都市 第4期

时间:2022-06-20 08:47:28

拼贴都市 第4期

西野壮平(Sohei Nishino)1982年出生于日本兵库县。他在读大阪艺术大学的时候,就开始拍摄城市里的形象标志物,并以此创作了《Diorama Map》(直译为“透视画地图“)主题的系列作品。从那之后,他一直漫步在各个城市的大街小巷里,用黑白胶卷拍下无数的照片,并以此为素材,把照片一张一张地拼贴起来。至今为止,他已经完成了世界上12个都市的作品。今后还打算在世界各地的城市继续制作这一系列。2005年,他获得佳能主办的“写真新世纪”摄影优秀奖。之后多次举办个人或集体摄影展。2009年,他的作品被Michael Hoppen 影廊推荐参加2009巴黎摄影展,受到了很多艺术收藏家的称赞,也因此在国内外引起瞩目。

周桥:这些照片是从空中拍摄的吗?

西野:不是,这些照片没有一张是在飞机上从空中拍摄的,基本上是从高层建筑、缆车或者是山上这样的高处拍的,比如说,用长焦镜头拍下来的。景物看上去都非常小,反而显得场景很大。在不同的地方使用不同的镜头,体现远近之分,非常有错觉感。也有就在地面上拍的照片,看上去好像是从空中拍下来的一样。

周桥:在拍摄之前,脑海里就已经有了鲜明的拍摄方法了吗?

西野:大概能有60%左右的把握。在当地到处走一走,拍一些街头小景和人物,观察街道,在脑海中留下印象,形成自己的创作主题。到了新的环境,一定要买当地的地图,熟悉附近的地形和情况。如果某个地方有明显的建筑特征,从照片看上去也是非常容易看明白是哪里。

周桥:在美术馆里看到你的照片时,就感受到了它的宏伟和壮大。制作一张作品大概用多少照片?需要花多少时间?

西野:不同的地方照片数量也不同。每张制作大概需要用4个月到半年的时间。我在当地拍的95%以上的照片都用上去了,除了失败的照片。这也可以说是我的一个纪实创作,是我在这个城市里,走到、看到、拍到的全部都放在一张作品里了。最早的《大阪》大概用了2000张到3000张照片,拍摄素材照片的数量年年都在增加,现在每幅作品需要拍摄大约5000张到6000张。2011年在制作德国柏林的作品时,拍摄的照片最多。

周桥:在拍摄过程中你有什么样的感觉?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呢?

西野:我在拍摄素材照片的时候基本上不想抱任何成见,而只是考虑自己如何融入到城市当中去。有时,当我离开自己拍摄的城市的时候,我才会渐渐地感受到我所拍摄的城市里的传统和文化习惯。因为我经常抱着大相机爬上屋顶或是避难通道,对我产生怀疑的人会把警察叫来,这是我在拍摄过程中常遇到的困难,但是我把这种麻烦当作乐趣,也就不觉得它是困难了。

周桥:你是从上大学的时候就开始拍摄制作这个系列了吗?

西野:对,我从大学二年级开始到现在一直在持续这个系列。在大学上的是摄影系。练习暗房制作的时候,老师要求大家在休息时间拍一些照片来,印出小样展示给大家看,并让大家挑选照片。我当时发现没有被挑选的照片反而更有意思。看着照片小样我们可以发现摄影者是如何接近被摄主体的,可以看得出来摄影者的兴趣、嗜好等内在的本质性的东西。我觉得非常有趣,就想着能不能通过这种手段来创作作品。之后我利用印照片小样的方式试着做了一些作品,并逐渐开始以城市为主题制作现在这个系列。

周桥:能给我们具体讲一讲你拍摄制作的这一系列作品吗?

西野:《Diorama Map》系列作品以都市为题材,重在表现人的记忆的暧昧性。我会走遍所拍摄城市的大街小巷,用黑白胶卷拍摄下无数的照片,并以此为素材,把照片一张张地合成起来,这就是我创作的手法。《Diorama Map》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成是城市的鸟瞰图。但是它和谷歌地图又不一样,不是真实的地图,而是作者经历的,记忆中的地图。这张地图里的每一个片断都是我的创作行为的一部分。我现在还在持续这一系列的创作,我将以世界的各个城市为对象,用写真去记忆各个城市现在的姿态。

周桥:你是否还在拍摄其他的作品?下一步有什么打算?

西野:“3・11”日本大地震以后,我开始拍摄气仙沼市。今后我想多有几个项目,改变一下自己的创作方向,另外我对映像也比较感兴趣。但是我不会放弃《Diorama Map》这一系列的。《东京》、《大阪》、《京都》、《广岛》这些作品都是在2004年左右拍摄的,我准备在2014年的时候再去拍一次,看一看这十年一个都市能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自己在这十年当中也发生了哪些变化,自己所关注的变化在那里也能体现出来,我认为创作中分几个时间段来表现也是非常重要的。

上一篇:细江英公 第4期 下一篇:风光摄影中的留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