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监管场所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6-20 08:33:57

关于监管场所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摘要】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信息化代表了一种信息技术被高度应用,信息资源被高度共享,从而使得人的智能潜力以及社会物质资源潜力被充分发挥,个人行为、组织决策和社会运行趋于合理化的理想状态。 监管场所的执法工作是司法行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法制建设、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手段。监管机关对被监管对象的管理,必须全面贯彻“依法管理、严格管理、文明管理、科学管理”的原则,加强执法工作信息化建设,提高监管管理工作水平。

一、监管场所信息化建设思路

(一)以“顶层设计”为要求,认真做好整体规划。监管场所信息化建设主要任务,就是要按照“基础网络全联通、主要业务全覆盖、重点部位全监控、推广应用全员化”的要求,着力建成“一个平台”即互联互通的基础网络平台,“两大系统”,即综合业务管理系统和智能安防系统,“两大信息数据库”,即警察管理数据库和监管人员管理数据库,“三大中心”,即视频会议中心、数据交换中心、监控(应急)指挥中心,并大力推动信息技术在日常工作中的广泛应用。结合实际,我们可以采取“全面规划、分步实施、逐步推进”的办法,坚持“六统一”,即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统一软件、统一招标、统一采购,扎实推进信息化建设。同时,积极完善信息化条件下的管理制度,逐步实现“网络一体化、办公自动化、安防智能化、工作规范化”的工作目标。

(二)以内部信息网为依托,加快网络基础建设。依托内部信息网络,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以监管特色工作为切入口,以提高教育改造质量为目标,以规范监管管理、改善管理方法、提高工作绩效为要求,以先进成熟的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主要手段,建成一个上下联通、信息共享、规范标准、安全、可靠、开放、高效的具有全局意义的数字化管理平台。平台覆盖上级各业务处室和下属各监管场所,提供与其它司法部门进行信息交换的接口,并通过对现有业务模式的有效整合与重组,强化内外部之间信息的交流和协作,优化业务处理流程,创新监管管理程序,规范管理行为,增强决策能力,促进监管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提升教育挽救质量和整个监管工作水平。

(三)以安防智能化建设为重点,切实提高技防水平

一是,多层次设防、立体式防范。整合地面的红外报警装置、围墙上的电子围栏报警装置和空中的远程监控摄像头,形成立体式的“三道防线”;监管大院AB门双门互锁、相互策应防范;门禁系统具备脸谱识别、IC卡识别及单人、多人辨识等功能;大门车辆检查区域的天棚、地面都设置摄像头监控。

二是,全方位布控、全天候监视。监控摄像头基本覆盖监管场所的重要部位和重点区域,形成上下贯通、左右策应,分级控制、集中调度的局、所、大队三级监控网络,监控系统24小时不间断运行,全天候保持监控录像,重点部位的记录信息可以长时间储存。

三是,信息互相联通,四位成一体。智能门禁、各监控点、监控中心、应急指挥中心相互联通,实现综合控制,形成信息(图像)采集、智能报警、远程指挥、应急处置“四位一体”的安防体系。

四是,引用3D模型,操作更直观。开发设置3D实体模型软件,通过创建场所内建筑3D实景与2D平面相结合的展示形式,实现管理人员点击实景模型即可实时调看该处监控图像,并实施与软件系统的联动操作。

二、监管业务应用系统。

1、综合应用管理平台。监管场所信息化建设是由众多管理信息子系统分步建设而成,而且这些系统建立在不同的技术体系架构,不同硬软件平台上,通过构建统一的综合软件控制应用系统实现对监管所、管理局和部之间各种子系统的集成和协调,以保证信息化建设的先进性和实用性。系统主要包括用户与权限管理、安全审计、综合查询和分析决策等功能。

2、门户网站。门户网站既是监管场所对外的窗口,也是内部沟通的桥梁。主要包括基础信息管理、文章信息管理、图片信息管理、模板信息管理、网上交流管理和角色权限管理等功能。

3、办公自动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以科学的管理模式对传统的监管管理模式进行改造,从职能划分的监管业务管理,转变为按流程划分的监管业务管理,是现代管理技术与信息化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办公自动化系统主要包括功能办公桌面、公文管理、档案管理、会议管理、公文搜索与查询等功能。

4、所政管理系统。所政管理系统是基于监管人员管理制度建立的能涵盖监管业务的管理系统,为被监管人员建立电子档案,能全面、准确、实时跟踪记录监管人员在整个监管期限中的行为表现,而且系统能根据需要进行配置,既可以单独管理监管或戒毒人员,也可以同时管理监管多类人员。

5、教育矫治系统。教育矫治系统是专门用于记录、查询、统计被监管人员思想改造、文化教育、技能培训、出所安置帮教及所内文化建设等各方面的业务信息,并对各项业务进行全程数字化管理的一个系统。

6、生活卫生管理系统。生活卫生管理系统是根据生活卫生管理台帐的实际需要制作,主要实现各种生活卫生报表的上报汇总功能,是一套满足从所到局进行数据统计汇总需要的信息化报表管理软件。

7、生产管理系统。生产管理系统根据生产业务管理规范和生产报表管理台帐的实际需要制作,其目的是通过系统实现生产报表的数据模式规范化、业务处理标准化、管理方式制度化。以此规范业务,扩大管理的广度和深度,提高管理的精度,最终实现业务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的目标。系统主要实现各生产类报表的上报汇总功能,是一套满足从所到局进行数据统计汇总需要的信息化报表管理软件。

8、心理矫治管理系统。该系统是指监管场所运用心理学原理,采用心理咨询以及心理治疗的方法和技术帮助监管人员克服心理障碍和监管期间出现的心理问题,促使监管人员心理素质的良性转化,以利于稳定所内改造秩序和提高改造质量。

9、行政后勤系统。行政后勤系统主要包括项目的立项、招标及验收、物资采购、固定资产管理、货币分房、住房分配等功能,其中,物资采购分为办公用品采购和监管物资采购两种。

10、警察管理系统。警察管理系统是司法部规划的三大信息资源库之一。警察管理系统主要实现警察档案的管理,主要包括基础信息、变动管理、奖惩管理、教育管理和党团籍管理等。

11、情报分析子系统。情报分析子系统可对已发生的事件进行处置,预防涉及场所安全稳定事件的发生,对收集到的各类信息采用智能神经网络算法进行全面整理、分析、预测、报警,尽可能阻止涉及安全稳定的事件的发生。当发生突发事件时,系统可以向应急指挥系统发送报警信息。

12、亲情电话系统。亲情电话系统采用CTI技术、IVR(交互式语音应答)技术和数据集成技术,由远程控制台总体控制,终端采用编号加密码的简易拨打方式,降低干警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实现数据共享、话费自动结算、限时限号等功能。

13、出所评估系统。出所评估系统以被监管人员日常行为的规范情况、自新能力的培养情况和守法心理的建构为指标,从考核奖惩、整体评价、认罪悔罪、文化技能、人身危险等方面客观公正地评价被监管人员的矫治状况和成效,进而科学准确地预测被监管人员重新倾向。

三、小结。本文对如何把信息化建设成果融入到监管场所的各个工作环节进行了探讨,由于监管场所信息化建设涉及到管理、教育、生活卫生、安防等各方面的业务,必然随着监管工作的发展和信息化技术的进步不断更新和变化。所以,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和改进。

上一篇:浅谈地下室防渗漏施工的技术保证措施 下一篇:墙体裂缝原因\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