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乡村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高的策略

时间:2022-06-20 01:39:26

略论乡村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高的策略

【摘 要】乡村小学由于教学设施不全,基础条件差,与时代结合的步伐缓慢等因素影响,其语文教学的难度较大,成效不显著,质量提不高。小学语文作为农村小学教育的重点内容,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研究的问题之一。

【关键词】识字教学;谴词造句;课外阅读

乡村小学由于教学设施不全,基础条件差,与时代结合的步伐缓慢等因素影响,其语文教学的难度较大,成效不显著,质量提不高。小学语文作为农村小学教育的重点内容,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研究的问题之一。

一、识字教学是基础

正所谓“九层之台起于垒土。”识字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从语文教学的一般规律看,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不识字就不能折词辨义,理解句子,就不能领会文章的层次结构和思想内容。小学生只有识了字,才能遣词句,进而布局谋篇,更准确,更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每个汉字都包括音、形、义三个因素,这三者是密不可分的。学生每学一个汉字,都要求能够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在识字教学的实践过程中,笔者发现识字教学无处不在,作为语文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采取多样的教学手段,积极寻求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识字很有必要。

首先,刚入学的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时间较短,因而教师就要充分利用游戏等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调动学生识字的兴趣。如在教“小”字时:“一竖钩,两只眼睛光溜溜”; 教“田”字时:“一块地,四方方,十字路,在中央”等等。其次,教师还可要求学生把自己最爱看的动画节目名称、把常吃的食品名称等写在卡片上,不会写的字可由父母代劳,装入“识字袋”中;也可以把书报、杂志、各种包装盒上认识的生字剪下来装入“识字袋”中。“识字袋”平时存放在家中,定期交流时让学生带到学校里来,贴在展示台上,供大家交流,比一比一段时间内谁认识的生字最多,谁就被评为“识字大王”。长此下去,“识字袋”渐渐重了,孩子们的识字量也逐渐增多了,知识更加丰富了。

二、谴词造句要强化

小学生在识字基础上,要进一步辅以遣词造句,加以提升其语文水平。所谓遣:派,送之意;谴词:排列词语;造句:组织语句。通常指运用词语组织句子。我们要指导学生领略字词的情味,让他也能重视词的锤炼。小学生是从一个字一个字学起,然后组词、造句。可以说学习写文章,是从学习组词、造句开始的。低年级的学生每学期要学量的生字,每个生字不仅要认会、写会,还要进行组词练习,这样就可以积累大量的词语,为学生说话、写话和作文打下基础。要想准确、生动地运用所学的词语,就要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不能用词不当、语意不清,表达混乱,这样容易产生歧义,影响正确意思的表达。理解词义的方法很多。一般可以利用工具书、上网等方法来查找词语的意思。

课堂上指导学生进行遣词造句训练时,首先要把握教材,按照新课程的标准和要求、按照新教材的训练要求、有重点的指导学生进行遣词造句的训练;其次要了解学生,课堂上一般情况下,对中等及以下学生的要求不要过高,也不能过低。不同年级有不同的标准和要求,同一班学生也有不同的层次,不同学生也存在着不同的差异。因此,要有层次的进行训练和指导。还要抓好基础知识较薄弱学生的培养和训练,巩固他们已掌握的知识,提升他们的能力。故而指导学生遣词造句的训练,要有的放矢、常抓不懈,培养学生理解词意、理解语言文字、准确遣词造句,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三、课外阅读要广泛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语文老师要经常给学生介绍好书,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愿望,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认知水平,首先就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帮学生选好读物,引导学生读好优秀的课外作品。一般地,低年级的学生的思维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应选取图文并茂的课外读物;中年级和高年级的学生的思维已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因此,可以适当地选择一些逻辑性、说理性较强的读物给学生阅读。

鲁迅先生曾经告诫少年朋友:“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采蜜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了,枯燥了。”这富有哲理的话,正是我们语文教师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的“金玉良言”。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时,选择的内容应较广泛,可涉及儿童生活、历史故事、科学常识等;也可以是小说、童话、寓言,不拘一格,只要是思想内容健康,有教育性,对儿童的思想、品德、智力、情感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影响的文学作品,都可以推荐给学生阅读,这样学生才能博览群书。同时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向他们推荐适合的书籍。

常言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作为一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份内的事。但是,正因为教无定法,我们都应该根据自己所长,各显神通,共同把我们小学的语文教学质量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黄雪容.关于新课改下乡村小学语文教学的思考.《琼州学院学报》,2008(S1)

[2]许忠诚.让语文课堂充满“情意”.《赤子》,2013(21)

上一篇:试卷讲评应坚持“以生为本” 下一篇:巧抄写 玩中学